生源危機重創臺灣私立高校

“為徹底解決部分私立大學生源不足的困境,政府將鼓勵一些不達標的學校自主退場”。臺灣“內政部長”李鴻源近日作出這樣的表示。

這些學校退場後,政府將核准學校用地轉變為價格更高的商業用地進行變賣或開發,以補償運營造成的虧空。長時間困擾臺灣高校的招生問題,或許能夠通過一些學校的關門消失得以解決。

臺灣官方為何鼓勵私立高校退場,或許從這個場景中能得到點靈感。今年初,一場臺灣大學生足球聯賽中,虎尾科技大學足球隊吸引了諸多觀眾的注意。這所來自臺灣雲林地區的科技大學派出的首發陣容11人全部來自于越南。三場失利之後,虎尾科大一分未得被淘汰出了復賽。賽後虎尾科大的教練表示,球隊成績不佳的原因是去年初賽隊伍中的主力隊員全都畢業回了越南,導致復賽只能依靠替補隊員應戰。

與虎尾科技大學一樣,不少參加臺灣大學生足球聯賽的大學校隊都依賴外籍學生打天下。究其原因,一方面和臺灣民眾對足球熱情不高,本地大學生並不熱衷有關;另一方面,這種現象也體現了臺灣大學的“招生危機”,類似於虎尾科大這樣的身處臺灣偏僻地區的非名校無法招到足夠的本地生源,只好通過各種方式招收海外學生以填充,避免關門窘境。

臺灣大學生源危機由來已久,曾經的廣設大學政策與如今的少子化趨勢都被認為是造成這一危機的重要原因。臺灣歷任“教育部長”均曾提面出諸如“合併學校”“增加補助”等在政策試圖扶持招生困難的學校,但都成效不彰。

“少子化”的衝擊

近年來,臺灣每年僅有不足20萬人的新生兒,來面對160多所高校所產生的將近30萬入學名額的等待。根據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的預言,最遲2016年便會有大學倒閉。賴鼎銘的算法很簡單,1998年臺灣只有28萬人降生,就算這些人2016年全部進入大學,依然無法填滿大學名額。而1998年之後,臺灣的年出生人口更是逐年下滑,未來更是看不到大學招滿的可能性。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臺灣出生人口就從40萬人一路緩步下降,每年以1萬-2萬人的幅度跌落。到2009年,全台僅有19萬人出生,為避免生出“虎”娃,虎年2010年臺灣僅有不足17萬人出生,再創歷史新低。雖然臺灣從“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了生育補助政策,但每胎2萬台幣的生育獎勵和每月2500元台幣的育兒津貼顯然不足以刺激臺灣民眾的生育率。據統計,臺灣最近幾年的平均生育數僅有1.05個左右,不僅遠低於周邊的日本、韓國和新加坡,比照“(生)兩個不嫌少,(生)三個不嫌多”的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更是差距明顯。

少子化給臺灣帶來的危機不僅僅是大學招生問題,按照臺灣“教育部”給出的數字,未來幾年內,臺灣的中學招生都會出現問題。目前,臺灣“國中”平均每個年級約有30萬人在讀,而今年小學三年級生僅有24萬人,即便這些三年級生三年後全部升入“國中”,也至少有6萬的缺口無法填補。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臺灣開放大陸學生赴台讀書之後,通過吸引陸生的方式拯救臺灣瀕臨關門高校的呼聲也一時四起。但是根據已經結束的三屆招生情況來看,每年兩三千人的名額都無法招滿,陸生只對臺灣排名靠前的名校感興趣,偏鄉地區的私立高校根本無法招到陸生,依靠陸生拯救臺灣高校的想法並不實際。

廣設大學的迷思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經濟起飛的過程中職業教育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每每提及自己的成功經驗,臺灣首富郭台銘總會將一部分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曾經在“中國海專所”接受到的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發達的臺灣,並不需要太多高校吸收高中畢業生,因此,在1993年之前,臺灣只有50所左右的大學。

1994年,臺灣開始實行“廣設大學”政策,為了讓校名更響亮更有吸引力,臺灣諸多技術學院紛紛升級為科技大學,技術專校則順勢更名為技術學院。20年不到的時間,臺灣高校數量增加了兩倍,現在已經超過160家大學。

目前遭受“招生危機”的高校中,絕大多數都是“廣設大學”政策之後升格或新成立的學校。在臺灣各科技大學中,除老牌名校如“臺灣科大”“臺北科大”以外,其餘各校招生情況均不理想。位於東部、南部等偏鄉地區的私立學校,即便推出“免住宿費”“入學送平板電腦”等優惠政策,招生情況依舊不讓人滿意。據臺灣“教育部”給出的數字,臺灣每年科大系統和職業院校的缺額高達1.6萬多人。在大學遍地的臺灣,聽起來“低人一等”的科大和職業院校將是高校關門潮的第一批浪花。

“招生危機”帶來的負面效應首先體現在了大學教師上。此次臺灣大學退場爭議源起於屏東永達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的欠薪風波。9月初,永達職業技術學院二十幾名教師包車北上“教育部”表示已經被校方欠薪八個月,要求“教育部長”蔣偉寧給條活路。

面臨“飯碗危機”的並非永達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一個群體。近年來,由於僧多粥少,繼“流浪教師”之後,四處代課謀生的“流浪博士”團體也在臺灣出現。據統計,博士生畢業一年後,待業或失業比率高達4.5%,比高中職學歷的民眾還高。

造成“流浪博士”現象的原因很簡單,最近十年,臺灣超過160所大學院校培養出的博士畢業生,從每年1500人,到將近每年4000人。而最近十年臺灣所有高校才增加6000個教學職位。非名校畢業的博士連面試機會都找不到,只得四處代課以求溫飽,代課費每小時僅有600元新臺幣上下。曾經有“流浪博士”投書臺灣報紙,表示自己月薪不足2.2萬新臺幣,低於法定大學畢業生最低薪資。

此外,“廣設大學”政策使得臺灣大學生的品質逐年下滑。1990年以前,臺灣的大學入學率僅有不到30%,大學畢業生被認為是人中龍鳳,而目前這個數字已經超過97%。2008年,一位學生以7.69分考入大學,創下當年臺灣大學入學分數新低,也讓全臺灣人大跌眼鏡。目前,臺灣大學畢業生月薪已經不足2.5萬元新臺幣,和16年前的薪資持平。在各個學歷的比較中,大學生的就業率也是最低的。

引發爭議的無奈之舉

面對少子化的衝擊以及“廣設大學”政策的負面遺產,臺灣歷任“教育部長”都曾提出“合併”“補助”等政策扶持排名後段的私立學校,但效果均不甚理想。由於不少學校都是當地政治樁腳,甚至乾脆是當地政治人物所經營,政府一般不敢得罪,此次作出的以土地為誘因鼓勵私校退場也是無奈之舉。然而即便如此,提出此政策的臺灣“內政部長”李鴻源還是被批的滿頭包。

根據臺灣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私立學校破產或解散,校地需要充公。在這種情況下,不會有任何一家私校願意退場。“廣設大學所造成的後遺症在法律上已經無解,是政治問題,通過地政手段鼓勵私校退場,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李鴻源所提出的地政手段,指的是私校退場後,政府收回部分土地,其餘校地返還給校董進行買賣或開發,所得用於教職工的遣散費用。然而臺灣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卻在其網站上發佈聲明,譴責李鴻源為私校退場爭議恐嚇社會,批評李的政策是“假退場、真圖利”。聲明中說,如果臺北市精華地段的私校退場,將獲得上百億元的暴利。若此政策最終出臺,將會有沒有招生問題的私校惡意退場,校方得利,教師遭殃。

聲明中還提到,私校退場後給予教師遣散費用的不是校方,而是由“教育部”督導的私校退撫基金管理會,如果教師拿不到遣散費用,是“教育部”的失職。面對這些批評,李鴻源只是簡單地回應道,“內政部”是在為未來五到十年會發生的問題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希望各界給予意見,而不要急著批評政府。

目前,臺灣教育部門已經編列出了包含29所私校在內的輔導名單,包含21所高中職與8所大專院校,如果這些學校發生招生或欠薪的問題,“內政部”和“教育部”將對其進行轉型和退場的輔導。至於這29所學校的具體名稱,官方則不願透露。

(馬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