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的返回原定位將能有利本澳市民使用 電的返回原定位將能有利本澳市民使用

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指出,由於宏益電召的士有限公司一百個俗稱「黃的」的士特別準照,將於下月六日到期,故交通事務局屆時將會要求宏益在試驗期內以純電召形式營運「黃的」,試驗期為期九個月。在試驗內將會觀察運作成效,並將會根據實質執行情況來考慮將來的長期合作事宜。當局會採用多種方法監察宏益公司有否以純電召以外方式經營,若發現違反相關規定,試驗期的合同將即時完結,當局並會開展新的純電召的士服務公開競投。

交通事務局對「黃的」的處理,是一項「撥亂反正」的決定,有利於解決目前本澳居民「打的難」的問題。但是,要讓這項功能揮得好,還須做好各項工作,尤其是向廣大市民做好宣傳,使得所有居民都能知道致電電召的士的電話號碼,才能得以充分利用。

其實,要說「撥亂反正」,也不完全精準。畢竟,當年「電召的士」的誕生,只是為瞭解決「黑的」不足,而新增的士牌照又受法例限制,因而以「電的」補充解決。然而,隨著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在二零零二年賭牌開放,二零零三年實施內地居民「個人遊」之後,前來澳門的遊客,從每年一千萬人次激增至三千萬人次,對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也隨之激增。在尚未有軌道交通(輕軌至今仍在興建中),對巴士路線又不熟悉的情況下,的士就成了遊客們交通的搶手貨。但以目前只有一千零八十部「黑的」,及一百部「電的」的營運,實在是難以應對每日達到近十萬人次的龐大遊客量。因此就可見到,每日在各大酒店及新馬路民政總署附近的巴士上客站,都排起了長隊。

在此情況下,就嚴重擠壓了本澳居民的「的士使用權」。一方面,的士現時的士大部份聚集在賭場、酒店及口岸候客,甚少進入舊區接客,大部分的士都只是集中穿梭於各大賭場和口岸,少見出現於其它區分,再加上市區交通擠塞,出入耗時,士司機只選擇賭客接載,因而市民等候的士時間大幅延長,部分地區例如筷子基、青洲區的候車時間更超過一小時,情況相當嚴重。甚至部分居民居住區完全沒有的士行駛,當然就是再等多幾個小時也截不到的士。另一方面,「電的」已經背棄了原來的經營定位,加入了與「黑的」搶客的行列,除了是不敢公然違反不能在澳門半島的賭場和酒店排隊候客的合約規定之外,其它服務基本上與「黑的」無異,有時更會與「黑的」爭搶客人,因而已經不是隨傳隨到的「電召」,甚至是致電電召公司也沒有「電的」前來接客。老人要出行,甚至是病人要緊急送院,根本無的士可截可召,可謂「千呼萬喚不到來」。救護車的被濫用,可能也與的士難截的情況有一定的關係。

現今將「黃的」撥亂反正,重新回到「電的」的定位,從理論上來說,可以解決上述「本澳居民截的難」問題的一個辦法。只要交通事務局能夠像治安警察局和司法警察局、消防局,以各種方式宣傳報警的電話號碼那樣,以各種方式宣傳電召的士的電話號碼,使之家喻戶曉,市民在需要出行時,就必能「條件反射」地記憶起電召的士的電話號碼,並即時撥打電話召喚「電的」。這就可在「黑的」已經基本不進入居住區的情況下,居住區居民也能夠享受的士服務。而且,還可降低遊客對「電的」的使用率,因為試驗期及以後的新合約已經禁止「電的」隨街接客,而遊客又基本不知道「電的」的電召號碼,也將很少致電召喚「電的」,這就等於是將「電的」騰出來,專為有需要的澳門居民使用。

但這還不是解決「打的難」的徹底辦法,還需進一步設法予以改善。比如,進一步增加發放的士牌照。實際上,澳門目前的人口已達六十萬 ,每年有三千萬人次的遊客量,但總共才有一千一百八十部的士,平均每五百九十名居民,或每二萬五千四百多人次的旅客,才擁有一部的士,可能是世界上的「最低記錄」,不要說是難以應對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需要,就連是維持正常服務,也無法做好。

而對照之下,北京市常住人口〔包括郊縣〕為一千四百九十二萬人,在該市營運的的士則超過十萬部,平均每一百四十九人擁有一部的士;而臺北市的常住人口為二百六十萬人,卻擁有一萬多部的士,平均每二百六十人卻可「攤分」到一部的士。因此,澳門居民的「人均的士擁有率」,顯然是屬於較低水平。另外,北京市全年接待海外遊客三百一十五萬點五人次和國內旅遊者一億二千萬人次,國內外遊客平均每一千二百三十一名遊客就可「攤分」到一部的士。相比之下,澳門地區的平均每部的士乘載遊客的「負擔」,是北京市的二十點六倍。

何況,北京市和臺北市都擁有四通八達的地鐵/捷運系統,每天已有大量的市民和遊客由地鐵分流了交通流量。對比之下,就更顯得尚未有軌道交通的澳門,的士載客任務之重,及的士數量之少。還有,由於澳門景點分散,而外來遊客大多不瞭解巴士的運行線路。除了部份「背囊客」之外,相信多數遊客是以的士來作為他們遊覽各景點間的交通工具。何況,自開放內地居民以「個人遊」方式來港澳旅遊之後,有相當部分內地遊客是以「個人遊」方式來澳旅遊。這些「個人遊」遊客,既然是「個人遊」,顧名思義在澳門境內各景點之間遊覽,就不可能會像是旅遊團遊客那樣,以旅遊巴士為交通工具,因而對的士服務的需求也就大為增高。然而,平均每日每七十名遊客才「攤分」到一部的士,就顯得對於外地遊客而言,的士數量也是嚴重不足。

於是,我們就可看到或聽到如下的種種情況:一、在議事亭前地、大三巴等著名景點,經常有大群遊客在等候的士,但往往等候了許久時間,也未見有空載的士駛過。二、在港澳碼頭,往往是等候的士人龍排得老長,而前往接客的的士數量則不足,致使旅客等候的士的時間頗長。三、即使是在有的士排隊候客的地點,也常發生拒載並非前往夜總會消費的旅客之情形。原因很簡單,乘載遊客到夜總會消費,有數十元「介紹費」收入,這比乘載普通乘客要「和味」得多。四、最近「白牌的士」有增多趨勢,這折射了「正牌的士」供不應求,才使得「白牌的士」擁有市場。

因此,建議澳門交通事務局及澳門的士行業,以及交諮會、消費者委員會、旅遊發展委員會等相關機構,聯合到北京市及臺北市考察當地的出租車行業,結合澳門的實際情況,對澳門的士行業進行改革開放,增發的士牌照,將「乘客求方市場」改革為「的士供方市場」,就能在較大程度上改變目前的揀客拒載、濫收車資及服務態度惡劣等不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