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風吹拂下“年味兒”依然濃鬱

【新華社昨日報道】 在中國北方城市河北石家莊市博物館旁的東大街,火紅的燈籠、對聯、窗花和年畫擺放在大街兩側。隨著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來臨,城市和鄉村都洋溢出濃鬱的“年味兒”。

中國時下正勁吹“節儉風”,但闔家團聚、寄託祝福、祈願新春新氣象的“年味兒”並未變淡,而是變得更加純粹濃鬱。

2012年底,中共中央出臺了八項規定,之後陸續出臺禁止公款購買年貨節禮,禁止公款購買賀年卡、臺曆、掛曆等系列禁令。

在民間,倡導“光碟行動”反對“舌尖上的浪費”,呼籲少放煙花爆竹助力防治霧霾等倡議,也獲得不少市民認同。

記者採訪發現,今年絕大多數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都取消了大擺筵席、大吃大喝的表彰會、團拜會、聯誼會等大型聚餐聯歡活動,代之以群發短信祝賀新年。

中國素有“無酒不成席”的傳統,在厲行節儉的大風氣中,這個春節少了應酬,多了團聚,年夜飯和酒類消費價格也因之變得更加親民。

據統計,2013年初以來,52度五糧液的市場價已經縮水一半,而53度飛天茅臺酒的價格也從高峰時的1800元跌落到不到1000元。

中國飯店協會統計,2013年高檔餐飲企業近九成營業額同比下降,同比降幅達40%到50%。大眾餐飲企業平均營收增長速度均在10%以上。

除夕,坐在電視機前,一家人一邊吃年夜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是不少家庭的選擇。

“前幾年年夜飯都在大飯店吃,飯菜品質倒是不錯,也省了忙忙碌碌,可是總感覺少了些一家人自己動手的氣氛。”石家莊市民武子龍說,年夜飯也不再是“頓頓剩飯、年年有餘”,而是講究葷素搭配、清淡健康、量少花樣多。

為反對“銀屏上的浪費”,2013年8月,中共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各省級衛視不再大場面、大明星、大製作奢華攀比辦晚會,代之以追求草根、親民、創意和聯歡氣氛。

晚會少了,公眾能近距離觀看的文化活動卻大大增加了。據河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王振儒介紹,春節期間,將有700多項非物質文化展演、民間花會表演、民俗廟會等文化娛樂活動供市民參與。

隨著節儉深入人心,社會風氣逐漸轉變,百姓年貨採辦的理念也不再是越多越好,而是量入為出。

“超市正月不關門,春節期間不囤貨。”石家莊市民李蘭說,往年春節,家裏都囤置大量食品招待客人,往往浪費多,今年可以隨時需要隨時去超市商場購買了。

節儉風強勁吹來,以往奢靡之風褪去,但親人團聚、祝福新年的年味兒並沒有變淡。相反,春節假期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多元、新鮮,年味兒也越來越濃鬱。

另外,火紅的春節,少不了“福”字,很多人要寫“福”字,家家戶戶要貼“福”字。國務院參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表示,“福”字是最純粹最深切的春節符號,包含了中華民族全部的生活理想。

馮驥才說,中國人把過年的所有理想都集中在了一個字上,那就是“福”,這是中國人最糾纏的一個漢字,也是最理想化的一個漢字。小到家庭的幸福、居家的平安、闔家的歡樂,身體的健康,大到社會富足,國泰民安,都是中國人的“福”。

馮驥才說,祈福,就是祈求富餘發財,家安事順,功業興旺,一切生活和社會的慾望得到滿足;辟邪,就是避免災禍、疾病和不測風雲。這是人類有生以來和有史以來兩個最基本的願望。

東西南北過大年 美食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