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十大銀幕經典形象

我們也許沒經歷過她們的生活,但我們熟稔她們的面孔和故事,她們是中國女性十大銀幕經典形象。

神女

浮華背後的傷痛

1934年出品的黑白默片《神女》的背景是20世紀20年代初的大上海,一位身處底層的妓女,為讓兒子受到良好教育,從而有個出人頭地的未來,她含羞忍恥、不辭勞苦,最終鋌而走險地對黑社會老大拔刀相向。女主角扮演者阮玲玉,與影片中的女主角有著相同的傳奇而悲劇的人生,最終也在“人言可畏”的絕望中香銷玉殞。

白毛女

新社會讓“鬼”變成人

白毛女是新中國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它彰顯了舊社會將人逼成鬼,新社會將鬼變成人的社會巨變。喜兒因逃避惡霸侮辱而長年躲在深山,最後變成白毛女。她身上凝聚了在惡勢力下不屈不撓的反抗意志和復仇精神,鼓舞著無數革命軍人的鬥志。在1950年攝制的電影《白毛女》中,田華扮演喜兒。

祥林嫂

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一個頭發花白的女人在風中一步步向前走去。那句“我捐過門檻了,真的”還在風雪中回蕩。祥林嫂,這個魯迅筆下的經典形象,在迫害與抗爭的輪回中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來。為反對再嫁,保持自己的貞節,地進行了“出格”反抗;為了贖“罪”,她去土地廟裏捐了門檻。她在封建禮教和迷信的雙重打擊和人們冷漠的風刀霜劍中苦苦掙紮。最終,在新年的祝福聲中淒涼死去。在1956年攝制的電影《祝福》中,白楊飾演祥林嫂。

林道靜

知識女性的革命訴求

沖破舊禮教束縛,投入新時代大潮,林道靜代表著一代知識女性的追求和精神風貌。地堅持尋找與時代共振的個人出路,逃避淪為男人“玩物”和“花瓶”的命運。她是新時代出走的“娜拉”,不想重蹈無數中國女人的覆轍,於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革命之路。在1959年攝制的電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靜的扮演者為謝芳。

吳瓊花

從個人解放到群體解放

辣妹子吳瓊花是苦大仇深女性尋求解放的典型。當南霸天拷打逃跑被捉回的瓊花時,惡狠狠地間她:“你還跑不跑?”瓊花火辣辣的大眼睛放射著不屈的光芒,昂然答道:“打不死就跑!”

吳瓊花從女奴變成女戰士再到紅軍女幹部的過程,代表的是一代被壓迫女性反抗惡勢力的成功。由於時代的限制,1961年攝制的電影《紅色娘子軍》中的男女主角擯棄了包括愛情等個人的一切“小我”情感,而全力聚焦革命的“大我”,從解放自我,到走向解放人民,是解放理想的質的跨越。祝希娟飾演吳瓊花。

江姐

舍生取義的女烈士

潮濕陰暗的牢房裏,繩子綁著她的雙手,竹簽從她的指尖被釘進去,鮮血順流而下,她強忍疼痛,怒斥頑敵。江姐,因革命回憶錄和長篇小說《紅岩》的出版,而成為中國革命女烈士的經典人物。1965年攝制的電影《烈火中永生》,又讓其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於藍飾演江姐。

李雙雙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婦女代表

一個婦女走近灶邊,揭開鍋蓋,倒水、揉面、切面,一系列的家常動作,本色、自然。動作幹淨俐落,正如其性格,感性爽朗。片中李雙雙和丈夫“先結婚後戀愛”的調侃,實際是當時中國農民比較圓滿的愛情家庭生活的寫照。婦女隊長李雙雙潑辣、爽直的個性,成了社會主義農村婦女的新典型,具有強烈的理想化色彩,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理想主義,乃至烏托邦精神的放大體現。同時,李雙雙正直、溫存、忍讓的性格也具有強烈的民間傳奇性,展示了中國農村婦女新的精神風貌。1962年攝制的電影《李雙雙》中,張瑞芳飾演李雙雙。

陸文婷

忍辱負重的中年知識女性

小小的診療室和手術刀上有她生命的全部意義:追求、信念、樂趣。對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來說,來自各方的壓力構成了其基本的生存空間。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真的是“活得匆忙,來不及感受”。工作,責任,愛情,家庭,生活本身的酸甜苦辣,成了煩不勝煩的重負。從小說到銀幕,陸文婷承載的是為平凡而又非凡的中年人高唱頌歌。潘虹在1982年拍攝的影片《人到中年》中飾演陸文婷。

胡玉音

別有風情的“豆腐西施”

胡玉音是湘西古鎮的“芙蓉仙子”、“豆腐西施”,她是最早的個體戶,也是最早被割的“資本主義尾巴”。在她身上結合著柔弱與剛強的矛盾性格:作為如水的湘妹子,她經歷了丈夫自殺後痛不欲生和被罰掃街病倒的孤苦伶仃。同時,她又是一個內心剛強的女性,獨自挑起家庭重擔,面對迫害咬牙挺過。她與右派秦書田同病相憐中進發愛的火花,從懷孕、難產到獨自拉扯兒子長大,忍辱求生,辛酸備嘗。在一退再退的命運捉弄裏,盼到了噩夢醒來後的明媚早晨。劉曉慶在1986年攝制的《芙蓉鎮》中飾演胡玉音。

秋菊

女性維權意識的覺醒

因為丈夫被踢傷,山村婦女秋菊堅持要討個說法。為此,她挺著懷孕的大肚子,一次次上訴。那種自尊、自強和自信,表現出了新時代女性的獨特魅力以及農村婦女的真性情。在1992年攝制的《秋菊打官司》中,鞏俐扮演秋菊。

(王樽 王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