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市政辯論立意佳惟將走過場

盡管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針對綠營臺北市長參選人的亂象,提出了「在野整合勝選方案」,建議黨的提名人若民調落後非國民黨人士五個百分點以上,黨就不提名,改為支持非民進黨籍的參選人,但卻被黨主席蘇貞昌以裁示送交黨內「二零一四選舉對策協調小組」研議的方式,予以「凍結」,並以「以快打慢」的方式,按原計劃於明日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臺北市長市政辯論會」,由顧立雄、呂秀蓮、許添財、姚文智等四名臺北市長參選人進行市政辯論,將至今仍不願加入民進黨的柯文哲排除在外。

「臺北市長辯論會」受租場時間限制,包括主體的「辯論」,及含有播放「綠色新政,品質保證」影片、蘇貞昌致辭並與參選人握手等內容的「開場」,以及含有主持人結語、蘇貞昌與參選人握手的「活動結束」在內,僅有兩個小時的時間。而主體「辯論」則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為「申論」,四位參選人各發言六分鐘;第二階段為「提問與回答」,由「市民提問」和「參選人提問」兩個環節組成,每位提問者的提問時間為一分鐘,每位參選人在每一個環節的回答時間為兩分鐘。第三階段是「結論」,每位參選人的發言時間為五分鐘。

因此,雖然由全體參選人在初選民調之前進行市政辯論,確實是展體現了民進黨黨名中的「民主」、「進步」全部要素,但由於受時間限制,每位參選人的全部發言及與辯(包括提問及回答)時間,只有不到十五分鐘,而且四位參選人平時都與臺北市的市政事務接觸較少,因而能否籍著這個市政辯論會提出更睿智成熟的市政建設遠見,令人產生疑問,這是否是「為辯論而辯論」,走過場而已?

其實,在這四位參選人中,除從未任過公職和黨職的顧立雄之外,都曾經有過「更遠大」的政治企圖心。其中,曾任八年「副總統」的呂秀蓮,一直在做著「第一位女總統」的美夢。「紅衫軍」興起時,陳水扁請假,呂秀蓮說自己是「備位元首」,隨時接任。她卸任「副總統」後,就為自己直接參選「總統」作準備,為此成立了辦公室,也創辦了《玉山周報》為自己大造輿論,並曾在二零零八、二零一二年的「總統」大選前夕,宣佈參加「總統」選舉,但都在民進黨黨內初選時主動退選。現在她以「副總統」的「九五之尊」來低就直轄市級市長,未免委屈。但奈何被譏為「五府千歲」之一,年已「古來稀」的呂秀蓮,不好好安渡晚年,卻還要在名利場上與年輕人爭名奪利,真是可悲可嘆。

有人戲謔,正因為呂秀蓮「為台獨奮鬥而忘家」,至今仍是獨身,沒有「含飴弄孫」的機會,才想到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未免過於刻薄。但必須注意到這麼一個事實,按照《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的規定,她的「卸任副總統」禮遇,除「邀請參加國家大典」外,其餘的按月致送新禮遇金、提供處理事務人員、司機、辦公室及各項事務等的費用、供應保健醫療,及供應安全護衛等項,到二零一六年五月十九日就告結束。因此,她的參選臺北市長的其中一個動機,說不好就是「為稻糧謀」,繼續領受「公餉」。

現任「立委」的許添財,曾任未升格為直轄市前的台南市長,現在爭取參選並當選直轄市而且還是首府的臺北市長,不存在類似呂秀蓮的「委屈」問題。但不可不知,許添財曾經有意參選民進黨主席,而且他首次透露這一「宏偉大計」意願,還是由呂秀蓮親自進行專訪,並在《玉山週報》上公開發表的。現在卻與呂秀蓮一道去爭奪臺北市長,不知是否會有「冤家路窄」之嘆?許添財的參選,可能是來自「扁系」的意志,畢竟他是「一邊一國連線」的重要成員,而且他是陳水扁的大同鄉(兩人都是台南官鄉人),也曾任過陳水扁「總統府」九人決策小組成員。因此,他的參選臺北市長,似乎是要「弘揚延續」前市長陳水扁的政績傳統。

在四位參選人中,四十九歲的姚文智是最年輕的。他的從政經歷與謝長廷密切關聯,曾在謝長廷競選高雄市長時出任其競選辦公室的主任;謝長廷當選後先後出任高雄市政府新聞處長和副秘書長;謝長廷任「行政院長」時,他任「行政院新聞局長」;二零零六年謝長廷競選臺北市長時,他任競選總部的副總幹事;二零零八年謝長廷競選「總統」,他是競選總部的文宣部主任;民進黨在野後,他又是謝長廷智庫維新基會「影子政府」執行長及台灣長工會秘書長。他對民進黨最大的貢獻,是在二零一二年的「立委」選舉時,在臺北市第二選區(大同區及土林區部分裏)殺出重圍,以三千多票的差距,氣走爭取連任的國民黨周守訓,從而打破國民黨在前一屆對臺北市十二個「立委」席位的「壟斷」,也是在臺北市十二個「立委」議席中,民進黨唯一的一席,可說是「萬藍叢中一點綠」。 因此,他的參選臺北市長,既有個人的「趁熱打鐵」、「擴大戰果」的意願,也有為「謝系」立威增光的宏志。

顧立雄是四人中,唯一的外省人第二代,但早在解除「戒嚴」之前就已主動退出國民黨,並在民進黨成立後參加民進黨。不過,他過去尚未正式參與民進黨的政治活動,只是作為陳水扁的御用大律師,曾為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和趙建銘「台開案」進行辯護。

其實,這四位民進黨人,都不是參選臺北市長的「強棒」。盡管近年臺北市居民的心態已有所變化,但藍大於綠的基本盤仍然存在,因而人們常說,國民黨隨便提名一隻貓參選都會當選。因此,這四人的參選臺北市長,只不過是逢場作戲而已。不過,可能也另有所因,比如呂秀蓮的「為稻粱謀」。

但最大的原因,是間接地來源自於黨主席蘇貞昌的私心。與二零一零年自己搶先宣佈參選臺北市長相反,蘇貞昌這次與蔡英文一道,為了「二零一六大夢」而愛惜羽毛,刻意避過「七合一」選舉,這就為黨內「B咖」、「C咖」「填補空白」提供了機會。但由於民調仍低,勝算不高。當然,對姚文智來說,他的參選臺北市長,將有利於他在二零一六年爭取連任「立委」。而許添財也是現任「立委」,但他的選區在台南市,就沒有這個效應。

而且,這四人還將面對柯文哲的搞局。其中,在初選階段,如果泛綠陣營中「泛綠整合」的呼聲極高,無論是採納洪智坤的「整合方案」,還是「兩階段民調方案」,都將是柯文哲得利。倘若整合失敗,柯文哲以無黨籍參選,四人中的任何一人出戰,都將會被其扯走大量基本票源。

因此,盡管明日的市政辯論照常進行,但對民進黨的選情並不會起正面作用。當然,卻可展現民進黨的「民主」、「進步」精神。但是,只有兩個小時的「市政辯論」每人的發言時間只有十四分鐘,能說些甚麼?能否將每位參選人的市政藍圖闡述清楚?恐怕也只能是「走過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