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將機會提供給具有市政誠意的中生代

民進黨昨午舉辦「臺北市長市政辯論會」,讓四位黨籍參選人(本來有五人宣佈將參加臺北市長選舉,但後來其中的現任臺北市議會副議長周柏雅卻又報名參選臺北市議員,因而被剔除)顧立雄、呂秀蓮、許添財、姚文智(以事前抽籤結果為序),就其參選臺北市長的市政願景進行辯論。看完全場為時兩個鐘頭的辯論,再次見證了民進黨「五府千歲」,老人擋道,阻撓中生代「上位」的陋習,比被民進黨譏為「保守僵化」的國民黨更甚。民進黨宜將機會提供給具有誠意用心經營市政的中生代,否則,不要說是要在「七合一」選舉中攻陷臺北市,就是要想透過「二零一六」奪回執政權,也將是「不可能任務」。

實際上,本來民進黨要舉辦這場市政辯論會,就是要讓四名黨籍參選人好好地闡述市政願景,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辯論會的開場白中也表示,這次臺北市選戰非常熱鬧,但較少談市政,民進黨很誠意、認真辦辯論,就是要讓黨籍參選人「選市長、論市政」,也看參選者的風度、高度,相信他們會正面、公開面對怎樣贏中國國民黨,整合所有在野力量,供各界檢驗。以便於在進行民調時,讓接受民調的受訪者,從中挑出一位被認為具有市政誠意及經驗的候選人,能夠代表民進黨攻強臺北市。

既然是談市政,既然黨內初選進行民調是「全民調」而不是「排藍民調」,那麼,四位參選人在辯論中,尤其是在闡述其市政願景的「申論」部份,就應好好地利用及把握這一機會,向電視機前的觀眾清楚地說明其市政施政理念,以便在下一階段民調時,得到最多受訪者的支持。

然而,在「申論」中自稱曾任過「立委」和兩任桃園縣長、兩任「副總統」,因而具有管理經驗的呂秀蓮,卻在申論部分大談兩岸政治「獨汁」四濺,渲染其「坐黑牢」的歷史,並在結辯時提出候選人必須具備不要太子黨、不是中共同路人、不要拿四年七千萬預算學做市長的「三不」,以及要捍衛台灣「主權」、要貫徹黨核心價值、要再造首都風華的「三要」條件,還攻擊習近平的「中國夢」。如果說,民進黨的初選民調是實行「排藍民調」的話,呂秀蓮此舉或許還會得到擁有臺北市戶籍的泛綠受訪者的青睞;但由於初選民調是「全民調」,亦即不分藍綠都是受訪對象,而臺北市民藍大於綠,而且大多對兩岸關係的認知較為務實理性,呂秀蓮此舉並非是為自己「倒米」,發誓讓受訪者不支持自己乎?

因此,讓人產生一個強烈的感覺,呂秀蓮這樣做,要不就是其「台獨」本性的「習慣成自然」表現,犯了戰術大錯仍不醒覺,還在沾沾自喜,自以為得意;要不就是心想,反正在四名參選人的前一段的民調中,自已是最低的,亦即根本沒有希望「出線」,那就乾脆破罐子破摔,趁此機會大肆宣揚其「台獨」理念,只在乎「痛快一場」,不在乎能否出線了。

許添財的表現也令人不敢恭維。他雖然曾任升格為直轄市前的台南市長,擁有豐富的市政管理經驗,而且在「申論」中也談到了一些市政經營理念,但他明顯因是長期生活在台灣南部,而且其多次參選經驗都是在台南市,連其「立委」選民服務處也是在台南市,因而對臺北市市民的心態及需要,並不明瞭,所談內容令人有「隔靴騷癢」之感。而且,他是四人中,唯一以台語發言者(盡管也使用了國語,但講台語的時間多於國語),這豈非是發誓要讓不諳台語的部分臺北市市民聽不進去,或是展示其「一邊一國連線」的基本政治立場?然而,「一邊一國連線」的成員和支持者並不在臺北市,而是在台灣中南部,倘他要選的是南部的直轄市長,此計當然可以得逞;但在臺北市,就像呂秀蓮那樣,也是在初選民調中,將難以得到對國民黨不滿意的非泛綠市民的青睞了。

顧立雄是四人唯一的外省人二代,態度也頗為誠懇,但遺憾的是他的強項是在於司法改革而非市政,因而難以打動人心。不過,他在談到樓價時,引述他律師事務所的年輕律師常跟他抱怨,看不到未來、買不起房子,除了大幅增加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也主張提供價格合宜的公立托育,減少年輕夫妻負擔,並成立「臺北青年微型創投基金」,提供創業輔導,應是可以感動到廣大畢業後只有「二十二K」(月薪二萬二千元)的年青人,不分藍綠的。不過,由於對市政的不諳熟,尤其是他明知陳水扁家族涉貪證據確鑿,但他卻偏要為陳水扁、趙建銘擔任辯護律師,而當年「百萬紅衫軍」的主要「軍力」是臺北市市民,因而可能會在初選民調中,難以得到相當部份受訪市民的諒解。

而姚文智的表現,則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本來,當人們看到在主席臺上的四個講台,其餘三個都安置了麥克風,只有姚文智的講台沒有,不禁納悶,難道他怯場不參加辯論乎?但在嘉賓席的D區中,卻又坐滿了他的支持者。原來,他是嫌固定的麥克風「無從發揮」,而是佩戴了自備的耳掛式微型麥克風,還自製一本「翻臺北–3D立體書」,一邊講解臺北願景,一邊翻開「立體書」,連排立體大廈翻跳出來,還有飛機、風箏飛翔,最後出動了微型單車,令在場觀眾和記者讚嘆不已。他的在桃園機場捷運通車後,廢除松山機場,整合花博等其他公園,改建為 四百公頃 的臺北中央公園,並在周邊興建國民住宅,真是令人人心大動。事後,媒體追問他這本「立體書」的製作成本,當得知只有四千元時,更是讚歎不已。真是「四千元」的宣導效果,勝選動輒就是數十萬元的廣告。姚文智真不愧是文宣黨工及官員出身。

姚文智又何止是文宣靈活,由於他是在四人中,唯一生長在臺北市,因而對臺北市的市情十分熟悉;而且也是在二零一二年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在臺北市的十二名候選人,唯一能夠戰勝國民黨候選人的(氣走爭取連任的周守訓),因而無論是市政還是戰力,都比其他三人都好得多。就此而言,民進黨應將機會提供給既年輕,形像也好,而且也有市政誠意的姚文智。

實際上,姚文智由於曾任謝長廷競選高雄市長、臺北市長、黨主席、「總統」的發言人或文宣負責人,也曾任過「新聞局長」,因而口才了得,反應敏捷。今次市政辯論製作「文體書」,體現了他對市政願景的用心和誠意。就「單純技術觀點」而言,應是四位參選人中,在初選民調中最受受訪者歡迎的。而且由於他也是四人中最年輕的,可以重現民進黨以往在公職選舉中所凸顯的青春活力。如在初選民調中,使用的是「比照法」,應即比照國民黨的參選人,無論是年齡還是市政願景,都可能是與連勝文的差距最小的。

(發自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