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東渡日本
1914年8月9日,在善耆的六王子憲英溺水而亡、全家悲傷之際,第四側福晉生了。善耆驚詫地說:“啊,憲東來了!”他和四側福晉早有約定,生男孩取名叫憲東,意為“把他憲(獻)給東亞”,和日本友人禍、共同實現“東亞繁榮與和平”。
七歲那年,憲東和哥哥、姐姐一起,穿著日本樣式的服裝,到日本小學上學,第一堂諫學的是“天皇萬歲”。也是在這一年,憲東的額娘給憲東講述了他的父王善耆、日本浪人川島浪速與蒙古族巴布紮布共同舉行“滿蒙獨立運動”遭到失敗的往事。憲東還知道了在1914年,自己的親姐姐--十四格格過繼給了川島浪速做養女,改名川島芳子。
1921年,善耆和第四側福晉歸天了。遺孤們有的留下管家,有的出國留學,只有年紀較小的十八子憲開、二十一子憲東和長孫連組沒有確定的去處。福晉赫舍裏氏召見川島浪速,兩人商定把憲東送到日本接受武士道教育。福晉傳下口諭,為憲開、憲東、連組准備行裝,讓他們跟隨川島浪速東渡日本。王爺去世,福晉的口諭自然是最高諭旨,不容違抗。
離開北京,憲東周圍的一切都變了,身邊沒有了僕人服侍,也沒有人再喊他“王子”。川島浪速和川島芳子開始按照日本的規矩對他進行嚴格的管理,憲東也改名川島良治。在這裏,憲東和川島芳子一起接受武士道教育,每天按時聆聽川島浪速的關於武士道學說的“教誨”。令憲東不能忍受的,是川島浪速的變化。川島浪速所謂的教育不是訓斥就是謾罵。過去,川島浪速在王爺面前,甚至在王子面前不敢放肆,總是擺出一副謙恭的樣子。到了日本,川島浪速謾罵王爺的後代就像天天少不了的家常便飯-樣。憲東等幾位善耆後人和川島浪速之間很快產生了情感上的隔閡。隨著憲東的身體日漸健壯,他的毅力和悟性也有很大的提高。憲東開始認識到,日本侵佔朝鮮和中國的領土不對,是侵略鄰國的行為。
接受紅色思潮
1927年年底,憲東考入東京府立第六中學,和十九哥憲容住在租賃的一間民宅裏。一年半以後。哥哥結識了東京學生運動領袖加藤惟效。加藤惟效是日本共產黨員,在他的影響下,憲東走進了一個嶄新的精神世界,接受了赤色思潮的洗禮。
加藤惟效目睹了憲東兄弟二人的思想轉變,但他無意吸收他們加入日本共產黨,他希望兄弟二人將來學業有成,回國加入中國共產黨。加藤惟效期盼他們兄弟成為革命戰士,但他認為從一個帝王家庭出身的青年成長為具有堅定信仰的革命者,前面有一條漫長的路。憲東畢業後,加藤惟效建議他報考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軍事。
加藤惟效還告訴憲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已在江西建立起強大的根據地,將來可以去投靠。現在一要努力學習,二要認真做人,同時,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信仰。只要你努力向革命靠攏,革命黨人會和你取得聯系的。
畢業後,憲東到日本關東地區炮兵大隊當見習軍官。期間,憲東暗中和哥哥籌劃回國的途徑,希望早日回國參加革命。1934年3月,溥儀當上了偽滿洲國傀儡皇帝。幾位在偽滿洲國做事的哥哥都懷有幾多復辟幻想,希望憲東回來幫忙。憲東回國前心情是忐忑的,首先他擔心回去找不到參加革命的機會,其次擔心陷進偽滿洲國的泥淖。在舉棋難定的時刻,憲容和加藤惟效推了他一把,鼓勵他回到祖國去,肯定會找到參加革命的機會。當時,憲容在一所日本大學裏任教,而加藤惟效已成為職業革命家。
1935年2月9日,憲東回到長春,改名金憲東。哥哥金璧東(憲奎)立即向偽滿洲國宮內府遞上報告,請求溥儀“皇上”接見。溥儀得到報告,第二天便“降旨”接見。一番交涉後,憲東去了偽滿軍高射飽團。金憲東的能力受到日本高射炮專家的贊譽,被分配到偽奉天(沈陽)第一高射炮兵團任副團長。不久調轉到沈陽鐵西區防空部隊任隊長。在日本人眼裏,金憲東連連榮升,值得慶幸。但對追求革命的金憲東來說,卻一直在為不能加入組織而焦慮。
走進抗日組織
此後的幾年裏,憲東目睹了戰亂中的祖國和人民所受的苦難,而傀儡溥儀的親善之舉,疏遠了他和愛新覺羅族人的感情,拉大了他和族人之間的距離。在此期間,金憲東頻繁地和有抗日思想的親戚聯系,准備兵變,投奔抗日武裝。但舉行兵變難度過大,一來尋找抗日武裝並非易事,二來高射炮團的軍官基本上是日本人(日系官兵),中國人(滿系官兵)只有十幾個人。就是這十幾個人,也不願意和金憲東接近,因為金憲東是傀儡皇上的族人,是大漢奸金璧東和大間諜川島芳子的弟弟。
在金憲東陷入極度痛苦的時刻,共產黨隱蔽戰線的領導人正悄悄地向金憲東走近,但一直沒敢貿然發展他參加組織,一是因為殖民統治太嚴酷,發展必須謹慎;二是憲東的家庭背景太複雜。
1944年,東北共產黨領導的地下組織經過多年考察和縝密研究,終於批准了接納金憲東加入抗日青年地下組織,並且批准奉天共產黨地下組織主要負責人之一章晉為金憲東的直接領導人。金憲東就此成了抗日青年地下組織的一名成員。他作為黨領導的隱蔽戰線上的一名戰士,用機智勇敢和不怕犧牲的精神,贏得了戰友的信任和稱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央領導彭真等人到達沈陽,對金憲東的工作和貢獻予以高度的贊揚。金憲東詳細地匯報了日軍在沈陽的軍火儲存情況,並帶領進駐沈陽的八路軍和蘇軍提取武器彈藥,武裝新兵。此後,金憲東也由地下轉入公開,主要負責清查敵偽軍事物資的儲存地點,保衛軍火儲存的安全。隨後,東北地下黨組織推薦金憲東參加八路軍李運昌部隊,李運昌任命他為沈陽衛戍司令部第二縱隊副司令,負責保衛鐵西工業區和維持鐵西區的治安。經組織同意,金憲東改名為“艾克”。
歷經“文革”浩劫
1966年,“文革”風暴肆虐。年過半百的艾克被造反派列入“不死心”的反動分子的行列。
家被抄的那晚,“徹底鏟除封建餘孽艾克”、“堅決打倒鐵帽子王爺艾克”、“艾克要老實交代和大特務川島芳子的關系”等口號不絕於耳。剛聽到這些離譜的口號,艾克感到毛骨悚然,這些大帽子扣上其中的一頂,就夠他受的。
他估計這回凶多吉少,也許會把自己投入監牢,也許死神正向他招手。後來,事態發展並沒有那麼嚴重,他沒有被逮捕,也沒有坐牢。經過一段時間的“文革”烈火的考驗,艾克逐步適應群眾運動了。他常常在批鬥會上低頭閉目養神,根本就不聽群眾呼喊的口號,有一次,甚至差點兒睡著了。艾克多次笑容可掬地對革命群眾說,自己生於1914年(民國三年)8月9日。在他出生那年,清王朝的大廈已經倒塌,他父親已不是肅親王,更不用說他艾克了。
浩劫過後,歷史最終把公正還給了他。1981年,艾克經上級批准離休,享受副處級待遇,1988年改為享受地專級待遇。2002年3月13日,艾克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