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新城填海區,一片汪洋都不見…… 遙望新城填海區,一片汪洋都不見……

人們常說,台灣地區的行政效率低下,政績低迷,是因為在野黨「立委」在「立法院」撒野,以霸佔主席臺等方式,杯葛阻擾法案的審議,使得許多有利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法案,拖延了「立法院」幾個會期也無法通過,使得政令出不了「行政院」。因而宋楚瑜慨嘆:「不回到台灣,不知道文化大革命還在搞」。實際上,目前台灣地區的政經狀況,就像大陸地區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一樣,在野黨以「造反派」的姿態,「造反有理」的籍口,懷疑一切,否定一切,反對一切,打倒一切,使得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民眾生活難以得到改善。這樣的妨礙民生的「民主」,不要也罷。

而在我們澳門地區,雖然也有個別反對派議員,幾乎也是以「造反派」的姿態,懷疑一切,否定一切,反對一切,打倒一切的態度,批評和阻擾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各項法案,也盡管剛剛發生了「反離補」運動,迫使特區政府撤回確實是存在爭議的「離補」法案,但由於澳門特區並不存在「文化大革命還在搞」的政治氛圍和土壤,也由於建制派的力量強大,因而各種法案獲得通過的機率較高,尚未至於出現「政令出不了政府總部」的狀況,這是澳門特區之幸,也是澳門民眾之幸。

但澳門特區在某些施政領域,卻仍然發生了行政效率低下的狀況。而其成因,卻不是來自於反對派議員的阻擾,而是特區政府某些主管部門的官僚主義作風,甚至是來自於內地某些企業的「大跳草裙舞」。因此,單是一個輕軌工程,一個新城填海區工程,就足以形成羞於見人的「澳門速度」。

實際上,輕軌規劃儘管在澳門半島部份,還可推說是由於倫敦街一段走線遭到反對,而遲遲不能定案,但離島的線路,則並沒有收到任何人的杯葛抵制,而且其工程量與內地同類工程相比,只不過是「小菜一碟」,但其進度仍然有如龜速,不知還要拖多久?

其實,從宏觀來看,輕軌工程已經錯失了最佳時機。倘在最初提出的當年就能夠拍板決定上馬,建好時正好承接著賭牌開放及內地居民「個人遊」所催發的經濟發展浪潮,因而就恰好發揮輸運遊客的作用。而且,也因便於澳門居民出行,相信一些可以經由輕軌線路上下班的居民,就不會急於購買汽車,從而適當減低汽車量的增長率,塞車的現象也就不會像現在那麼嚴重。

至於新城填海區的進展,就更是不用說了。當然,有人說是其規劃的諮詢工作尚未按原計劃原成,因而實質性的填海工程也就未能跟隨進行。其實並非如此,既然特區政府的一句口號,是「科學決策,科學施政」,就應當在建設新城填海區的工作中,也以「科學決策,科學實施」的精神,分頭進行,填海工程還填海工程,規劃諮詢還規劃諮詢,互不拖牽,即使規劃諮詢尚未完成,填海工程也不受影響。因為填海的範圍,是國務院早於二零零九年就已批獲,按照國務院批覆劃出的「紅線」,圍堤填海就是了。而且,A區和C、D、E區的地理位置相隔較遠,即使是同時進行填海工程,也不會互相幹擾。但中央的批覆已經下達五年了,除了已在二零零六年「偷步」填海的B區之外,現在連地都沒有看到,真是「一片汪洋都不見」。

在印象中,回歸前的幾項大型填海工程,包括北安、新口岸新填海區、澳門國際機場,及黑沙灣馬場對開海面的三幅填海區的填海工程,其進度都相當快,並不像現在那樣拖泥帶水。兩相對比,又如何能體現澳門回歸後,「澳人治澳」的優越性?

其實,在新城填海區這個項目內,難以體現「澳人治澳」優越性的,又何止是在工程進度緩慢方面?已經是關係到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實際上,現在形成民怨頗重的一個因素,是在於樓價貴,居民上樓難;而特區政府雖然有心解決這個問題,卻遇到土地匱缺的制肘,正在千方百計地挖掘土地資源,以供興建公屋和市場樓宇,甚至不惜要向中央申請租賃橫琴的十平方公里土地。因此,在此情況下,倘若可容納十二萬人口的新城填海區能夠及早完成,就可在較大程度上,紓解居民對「上樓難」的怨懟情緒。但是,有關行政業務部門,卻是以單純業務觀點,按部就班甚至是得過且過的態度來應對相關工作,而沒有將之提升到襄助特首崔世安及特區政府紓解民怨,穩定民心的高度。這又算得上「以民為本」嗎?

現在最令人鹹到尷尬的是,新城填海區A區,與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工程是緊密相連的。其中澳門口岸區與澳門市區的通道,就是經由A區相接。現在,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已經完成,即將進行基礎設施工程。珠海市方面為了方便施工,已經在情侶路與口岸人工島之間搭建便橋,作為運送工程材料和人員往來的通道。而在澳門口岸的設施建設方面,由於連接市區與口岸人工島的A區仍是「一片汪洋都不見」,必會倍增困難。盡管也可模仿珠海的方式,搭建便橋溝通,但在人工島澳門口岸的設施建好後,尤其是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此時新城填海區A區仍是在進行填海工程之中,大橋就在澳門「斷線」,形成國際大笑話。一項國際觸目的跨海交通工程,竟然在澳門這邊「卡」了「殼」,這讓澳門特區的臉面往哪裡擱?

據說,A區的填海工程受阻,是因為承建商前期準備不足,包括機械配置、材料進口審批及管理體系設置等都不理想,因而「大跳草裙舞」。據說還另有內情,就是匯率變化導致其「計唔掂數」。但在過去,這類涉外工程首先政治工程,也是外匯工程,無論是算「政治帳」,還是算「經濟帳」,都是優先工程,不能延誤,必會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為中國工人階級增光,哪會有「跳草裙舞」的道理?

實際上,由於承建商「跳草裙舞」,而致A區填海工程受阻,澳門特區政府舒緩居民因「上樓難」而積累的民怨的工作,也隨之而受阻,間接影響「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形象,也不利於維護澳門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因此,即使是因為人民幣匯率變化而令承建商「計唔掂數」,其上級單位更應算「政治帳」,督促其克服困難,盡快恢復正常工程進度。另外,內地相關部門今後在承接涉外工程時,也須預早計算匯率變化的風險,而不能將自己的「經濟賬」,擺在國家對外形象的「政治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