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沒打仗,中國戰力如何?

中國雖然不想打仗,但是,中國不怕打仗!任何涉及危害國家利益之事,中國都將不惜一戰!

解放軍30年沒打過仗,卻被美國貼上“中國軍事威脅論”的標簽

以美國為首的霸權國家自1990年以來 平均每四年打一仗,幾乎天天處於戰爭狀態,卻要“勒令”別的國家,不許動用武力解決自己的領土和國家統一問題。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近三十年沒有打過仗的國家,卻要被貼上“中國軍事威脅論”的標簽。

雖然中國一貫主張用和平方式通過談判和磋商解決國際爭端,但從沒有作出過放棄用非和平方式收復失地的承諾,為了實現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統一戰爭,都是正義戰爭,就如同美國為了實現國家統一的南北戰爭一樣,無可非議。憑什麼中國一提用非和平手段解決問題,就似乎成了原罪,成了被告?

近年來,奉行“重返亞洲”戰略的美國,把遏制中國過快崛起、管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作為其最重要的戰略目標。美國美中印研究所主任丹•斯坦伯克在香港“中美聚焦”網站撰文,提醒美國人要克制 “妖魔化中國的需求”。斯坦伯克說,民調顯示,儘管中國不是美國的盟友,但大部分美國人視中國為友善國家。他認為中國防長常萬全去華盛頓給美國人帶去了更多的信心,那就是中國不想打仗,但也不怕打仗,中國願意幫助美國減輕國際安全重擔,即便不能成為北約式盟友,也可以成為太平洋地區的互助夥伴。

和平近三十年,中國還能打仗嗎?

“中國夢”被提出後,世界高度關注。在追求“中國夢”的過程中,中國不會避戰,也不會一味懼戰。對於一些特定的事件,當把所有和平途徑都走完後,戰爭也應是實現“中國夢”不能放棄的手段,畢竟國家尚未統一,對外還存在多處領土爭端。中國當然要堅持和平,但“中國夢”中應該包括強大國防。

中國需繼續加強國防力量建設,對美國形成戰略威懾力,這是所有上述思考得以成立的前提。中國的經濟實力越強,對世界秩序的觸動就越大,中國必須有足夠軍事力量抑制任何試圖用非經濟手段改變競爭規則的野心。

近來圍繞“打仗”的議論在中國媒體上逐漸多了起來,直接原因是釣魚島局勢緊張,一些輿論擔心中日在朝軍事摩擦的方向走。此外南海發生軍事摩擦的可能性也難排除,而在中國周邊熱點的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在晃動。中國的安全形勢出現一些尖銳的不確定性。

中國從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來,即使從中越邊界徹底平靜算起,也有快三十年沒打仗了。中國經濟發展一路快跑,社會開始有了罐罐,至少在感覺上,戰爭離我們已經很遠。如何對待打仗,全社會大概都需要一番久違了的思考。

首先,打仗不是好事,尤其是中國這麼多年沒有打仗,無論與誰打起來,都會給社會帶來不小的衝擊。戰爭如果打大了,有可能重傷國家經濟。因此中國不能輕易動打仗的念頭,尤其不能在其他手段未用盡的時候,為了“出口氣”而開戰。

第二,中國是大國,一方面與周邊多國的領土糾紛沒有清理乾淨,它們都在發酵。同時中國漸漸成為全球性戰略力量,與遠處大國的摩擦不斷趨緊,遠近的對手會相互借力,強化對中國施壓。這種施壓的最高形式就是戰爭邊緣遊戲,如果中國後退,會帶來一系列戰略後果,損害中國在世界上的綜合競爭能力。

第三,所有國家都不願意打仗,尤其不願意同中國這樣的對手打仗。中國一旦與任何國家交手,既是軍事對抗,也是意志對抗。由於中國是核國家,從理論上說已沒有誰能夠征服我們,因此如果真的捲入“棋逢對手”的戰爭,中國的勝負取決於中國社會能夠承受多少由於開戰而造成的各種損失。

第四,從概率上說,中國是冷戰後唯一沒有捲入任何戰爭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已經是“奇跡”。中國能否再保持二十幾年無任何戰爭,這是個國際關係學無法解答的問題。

第五,對待打仗,中國恐怕要樹立一種求實的態度,即要把我們各種戰略願望的排序搞得清清楚楚,把我們最不能接受的侵犯排序也搞得清清楚楚。只要壓力在我們的承受範圍之內,我們就當忍則忍。只要捅了我們的底線,我們就應毫不猶豫地予以軍事反擊。

第六,中國不可被征服,中國一旦與誰開戰,也不應有征服對方的念頭。中國打的是對方侵犯中國利益的冒進,是要教訓對方並教訓其他潛在的對手。中國打仗必須打得有理有利有節,這樣的開戰就不會與中國和平崛起構成戰略矛盾,中國的戰略機遇期會因打仗而一時紊亂,但不會終結。

第七,中國打不打仗,都要把對外競爭的主戰場放在經濟上,發展軍力並在必要時動用它,是要確保這個經濟擂臺不被搗毀。這是中國最擅長的領域,也是人類道德和國際法共同鼓勵的競爭方式。

當然,和平崛起也不應該意味著處處容忍,不敢使用武力。正如習近平所說的“底線思想”,中國外交政策具備了基本的原則和底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以我既不排除中國有捲入戰爭的危險,也不排除中國有和平崛起的可能性。

據悉,2013年解放軍舉行了系列軍事演習演練,進行全方位、多領域軍事訓練探索實踐,緊貼作戰任務、作戰對手、作戰環境,加強檢驗性對抗演練,強化實兵實裝實彈訓練,加大訓練難度強度,提高部隊複雜困難條件下可靠遂行任務能力。提高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能力。據瞭解,2013年解放軍進行各種軍事演習演練活動近40場。這些演習演練涉及陸空聯合戰鬥、遠海實兵實彈對抗、諸軍兵種聯合防空、常規導彈火力突擊等眾多課題,突出特點是實戰化的聯合作戰、體系作戰和對抗演練。

毫無疑問,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正義之師、文明之師、威武之師,不但能打仗,而且能打勝仗。

中國不好戰,但也不懼戰

近年來,日本“購島”、“拜鬼”等行為企圖升級中日島爭,使得擦槍走火風險進一步加大。而且日本是一個善於戰爭冒險的國家,為此,中國必須做好戰爭準備。

中國要有堅定決心,必得到外部力量的更多尊重,以致不怒自威。不懼戰也不好戰,中國或許會再次奇跡般地避免任何戰事,即使打起來,對方也不敢無限打下去。他們會及時尋找同中國休戰的臺階。

中國需繼續加強國防力量建設,對美國形成戰略威懾力,這是所有上述思考得以成立的前提。中國的經濟實力越強,對世界秩序的觸動就越大,中國必須有足夠軍事力量抑制任何試圖用非經濟手段改變競爭規則的野心。

中國下的棋局越來越大,每落一子都可能有驚人的潛在牽動力。沒有意志我們終將被壓垮,沒有智慧和謀略,我們就會自陷變局。中華民族面臨著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驗。

專家稱,爆發中美戰爭的原因,往往都是美國插手中國內部事務比如臺灣、東海、南海等等所引起的!所以,中國是正義之師!中國雖然不想打仗,但是,中國不怕打仗!任何涉及危害國家利益之事,中國都將不惜一戰!

中國導彈:沒有敵手能夠承受

據俄羅斯《軍工信使》週報2013年8月14日報道,過去十年裏,中國軍隊改頭換面,自信十足地躋身全球最強大軍隊前三甲。其實,說中國軍隊排第三也許有些保守。

俄媒稱,在保持軍事裝備數量幾乎沒變的情況下,中國人民解放軍更新裝備,質量突飛猛進。中國軍工企業的生產能力相當強大。全世界目前有三個國家的軍工企業有能力製造幾乎所有類型的武器裝備,不僅能滿足本國需求,還能用於出口。中國就是其中之一。

但中國軍工企業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首先表現在發動機、高精度武器、發動網絡閃電戰所需的各種控制系統等領域。但這些不足絕對談不上嚴重到損害解放軍戰鬥力的地步。中國製造的發動機質量較外國遜色之處完全可以靠數量眾多來彌補。

同樣,高精度武器的欠缺也能用大量常規武器來替代。更何況人們現在發現,西方軍隊慣用的高精度彈藥造價高昂,經濟上不划算,導致無法經常更新,反而削弱了戰鬥力。從這一角度而言,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該領域的不足可能反而是個優勢,尤其是在爆發大規模“兩軍對壘”式經典戰爭的情況下。

文章稱,中國軍工企業繼續奉行複製和合成外國技術的方針。幾乎所有進口的外國武器裝備都被中國人研究,並造出仿製品。然而,模仿通常也伴隨著某些有創造性的革新和改進。更常見的是,仿製品結合了俄羅斯、西方和中國的技術。仿製本身也需要中國自身科技水平過硬!

種種跡象表明,不出意外的話,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5至20年後就能在裝備方面成為全球最強大的軍隊。美國和俄羅斯只能通過研發新一代武器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優勢,但研製新武器著實很難,況且中國也在努力完成這一任務,也有可能取得成績。

美國某軍事週刊最新評估了全球軍事強國,綜合實力排名前7的是:美國、俄羅斯、中國、德國、印度、英國和日本。

法國前軍官、亞洲軍事顧問專家蒙希普拉蒙迪認為,以綜合實力論,全球前7名應該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日本和印度。他具體分析說,論陸軍力量,位置依次為:中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和英國;論空軍力量依次是: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德國、法國和以色列;論海軍力量依次是: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印度、法國和中國。

據稱,中國資深軍事專家張召忠認為,就核武器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五位;就潛艇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兩位;就水面艦艇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八位;就作戰飛機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四位;就坦克裝甲車輛和輕武器而言,中國名列世界第一位。

對於戰爭,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少將王海運稱,有備才能無患、能戰方能言和,充分的軍事鬥爭準備是避免戰爭的最有效途徑。中國對待安全挑戰的方針應是,“扎實準備、慎言開戰”。

《美國週刊》網站1月1日文章稱;美軍仍是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戰鬥力量,在一對一層面上尚無對手。但美軍會發現任何以核“末日大決戰”收場的長久戰,代價都太過高昂。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