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共收魯甸地震捐款逾六億 民間與官方力量合力展開救援

【新華社昆明8月14日電】記者從雲南省民政廳獲悉,截至8月14日17時,雲南省共接收昭通魯甸“8•3”地震捐款60606.82萬元,接收捐物價值近2億元。

其中,省級接收地震捐款48943.14萬元。截至14日17時,雲南省共接收捐物價值19532.38萬元,其中省級接收4519.91萬元。

另外8月3日那天,北京人劉寶宗剛坐飛機到成都就得知雲南魯甸地震的消息,作為一名公益人士,他單槍匹馬火速趕往魯甸縣。

到達魯甸後,劉寶宗第一時間找到當地團委,希望與政府合作為即將趕來的臨時志願者做安全培訓,同時表示要成立一個民間救災協作大本營,更好地協調各方力量。

現在,這個設在魯甸縣城特殊教育學校的大本營“駐紮”了包括壹基金在內的30多家民間救援力量,他們在這裡互相協調信息,組織物資調配和發放,以及學習各種安全防護知識。

可以說,這種民間組織與官方互相溝通協作的方式,成為魯甸地震當中志願服務的主要形式之一。

“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務好志願者,因為如果志願者吃不好住不好,不知道災情信息,不了解資源疏導,甚至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他們如何發揮自己的救援作用呢?”劉寶宗說。

劉寶宗是一名退伍軍人,以前特別熱衷於親身參與救災,但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進入北川參與志願服務,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不知道哪裏需要人力和物資。

而現在,志願者們不僅有了後勤保障,還有了發揮中樞神經作用的“眼睛”和“耳朵”,信息不斷從前方匯總再由後方發散出去,各種物資不斷進入前方,志願者也實現了輪休和替換。

在大本營,記者看到為志願者專門配備的“救援揹包”,安全帽、雨衣、膠帶、牙具刀具、防潮火柴、手電筒、反光衣一應俱全,甚至還有紙內褲和火石。劉寶宗說,揹包內物品的選取聽取了志願者的建議,非常實用。

在震中龍頭山鎮灰街子安置點提供兒童陪伴志願服務的成都授漁公益發展中心負責人覃俊和她的團隊正是這種新志願協作模式的受益者。

他們提供志願者服務的帳篷配備了紙筆和辦公用具等物品,還能實現住宿和洗浴,滿足了志願者“拎包入住”的需求。這個白色帳篷是由劉寶宗團隊負責搭建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40多名災區兒童正在帳篷內接受志願者舉辦的氣球手工課程培訓。覃俊的團隊除了參與兒童社區陪伴外,還負責志願者純凈水處理,而民間組織裏還有像藍天救援、善醫行這樣的專業組織。

劉寶宗說,經過幾次大災,民間組織專業性不斷增強。正因為如此,政府部門願意增強與志願者的互動,互相了解對方價值所在,也增進相互了解。

而當地政府第一時間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救援的做法也獲得了多個組織的肯定。善醫行醫療隊在其官方微博中表示,在災區為了讓專業的醫療隊進入災區,“一張小小的通行證得到了上至廳長,局長,下至工作人員的熱心幫助”,實為難得。

“越來越多的志願者懷抱一腔熱血來參與不是壞事,關鍵是我們這樣的平臺和政府如何去支持他們,引導他們成為更專業的志願者,讓他們更理性地去參與。”劉寶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