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怎樣欣賞和培養鄧小平

毛澤東和鄧小平分別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他們各自開創了一個時代,對中國現代歷史的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作為兩位歷史偉人,他們之間的關係微妙而複雜。鄧小平一生經歷具有傳奇色彩,三落三起,全與毛澤東有關。他第一次被打倒是因為在江西中央蘇區擁護和執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反對當時的“左”傾中央推行的教條錯誤;第二次、第三次被打倒則是因為不贊成毛澤東晚年的某些錯誤思想和錯誤政策。他在每次被打倒後,都能東山再起,而且在黨內的地位一次高過一次,最後成為中共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這也與毛澤東對他的欣賞和培養有關。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毛澤東,就沒有作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的鄧小平,也就沒有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變革。

鄧小平是毛澤東最欣賞、最滿意的接班人

從新中國成立到1976年9月去世,毛澤東最為關注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經濟建設。他曾懷有雄心壯志,要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1958年發動的“大躍進”,目的就是希望用盡可能短的時間趕上和超過英國、美國兩個有代表性的資本主義國家。第二件事是反修防修,防止黨和國家改變顏色,防止資本主義復辟。他在新中國成立後發動的大部分政治運動,包括反右派鬥爭、“四清”運動、“文革”等,都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說:“建立新中國死了多少人?有誰認真想過?我是想過這個問題的。”他認為,如果黨和國家改變顏色,他和許多革命先烈“畢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諸東流了”。第三件事是選擇和培養接班人。這件事是與反修防修聯繫在一起的。毛澤東認為要防止黨和國家改變顏色,選擇可靠的接班人至關重要。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直至逝世,有不少人進入過他選擇接班人的視野,主要有六個:劉少奇、鄧小平、林彪、張春橋、王洪文、華國鋒。其中,劉少奇、林彪、華國鋒處在較為突出的地位。

劉少奇是毛澤東的接班人廣為人知。這不僅因為自1945年中共七大後他長期是中共第二號人物,而且因為毛澤東曾對外公開宣佈劉少奇是他的接班人。1961年9月24日,毛澤東在武漢會見來訪的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蒙哥馬利問他繼承人是誰,他說:“很清楚,是劉少奇。他是我們黨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後,就是他。”

因為劉少奇被打倒,林彪在“文革”爆發後被確定為毛澤東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與劉少奇不同的是,林彪這種接班人的地位還被正式寫入了1969年中共九大通過的黨章。此後,“接班人”一度成為林彪的一個正式身份。在黨章上正式確定某人為接班人,這在中共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反映了“文革”時期中共黨內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狀態。

華國鋒是毛澤東生前最後選定的接班人。在毛澤東逝世後,華國鋒成為中共新的領袖。

與上述三人相比,鄧小平的地位看似不突出。毛澤東從來沒有明確宣佈過接班人是鄧小平;鄧小平的接班人地位也沒有被寫入過黨章;鄧小平也不像華國鋒,在毛澤東逝世後最終實現接班。但實際上,在毛澤東考慮過的接班人人選中,鄧小平是他最欣賞、最滿意的。

毛澤東對鄧小平的高度評價

毛澤東作為中共的領袖,會不時發表對下屬的看法,對他們的品行和能力作出評價。在中共眾多高級幹部中,毛澤東對鄧小平讚譽之多,評價之高,是其他人所不能與之媲美的。

延安時期,毛澤東就公開表示自己對鄧小平的欣賞。1945年2月15日,他在中央黨校作《時局問題及其他》的報告,讚揚鄧小平按辯證法辦事。他說:“鄧小平同志講:事情怎麼樣辦?照辯證法辦事。我贊成他的話。”在報告的另一處,他說:“我們黨的歷史上有這樣的時候,只講光明,講不得黑暗,這不是辯證法,沒有照鄧小平同志的意見辦事。”除鄧小平外,毛澤東還讚揚過劉少奇“懂得實際工作的辯證法”。可見,按辯證法辦事,是毛澤東對黨內高級幹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種極高評價。這種評價,毛澤東是不輕易作出的。

新中國成立後,鄧小平與劉伯承主政西南,在軍事才幹之外,進一步顯示出了極強的政治才幹。對此,毛澤東自然看在眼裏,記在心裏。1951年夏,民主人士梁漱溟參加西南土改團,在四川生活了四個月。回到北京後,毛澤東把他接到中南海吃飯,同時瞭解四川的土改情況。他對毛澤東說:四川是一個很亂很複雜的地方,但解放不過兩年,就出現了安定的形勢,說明劉、鄧主政有方。他特別讚揚鄧小平年輕、能幹,深得人心。毛澤東聽後說:梁先生看得蠻准,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論文論武,鄧小平都是一把好手。在這裏,毛澤東給予了鄧小平文武雙全的美譽。

1956年9月13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上,力薦鄧小平擔任新設立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在講到為什麼鄧小平適合擔任這一職務時,他讚揚鄧小平公道、厚道、能幹、會辦事,顧全大局,對自己要求嚴格。他說:“我看鄧小平這個人比較公道,他跟我一樣,不是沒有缺點,但是他比較公道。他比較有才幹,比較能辦事。……他比較周到,比較公道,是個厚道人,使人不那麼怕。”他還說:“這個人比較顧全大局,比較厚道,處理問題比較公正,他犯了錯誤對自己很嚴格。他說他有點誠惶誠恐,他是在黨內經過鬥爭的。”

1957年11月,毛澤東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蘇聯。在同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談話時,毛澤東說準備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赫魯曉夫問他:有人接替嗎?毛澤東說:有。我們党裏有幾位同志他們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條件。接著,他一一評價了中共中央的幾位主要領導人。毛澤東說:第一個是劉少奇。這個人在北京和保定參加了五四運動,後來到你們這裏學習,1921年轉入共產黨,無論能力、經驗,還是聲望,都完全具備條件了。他的長處是原則性很強,弱點是靈活性不夠。第二個是鄧小平。這個人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柔中有剛,綿裏藏針,很有發展前途。如果把毛澤東在這裏對劉少奇和鄧小平的評價加以比較,可以看出他對鄧小平的評價實際上是超過劉少奇的。與劉少奇相比,毛澤東對鄧小平更寄予厚望。   “文革”爆發後,鄧小平作為“黨內另一個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與“黨內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劉少奇一起被打倒。不久之後,他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參加工廠勞動。1971年“九一三”事件發生後,鄧小平兩次給毛澤東寫信,要求出來工作。1972年8月14日,毛澤東在鄧小平的第二封信上寫了一個批示,對他作出三點評價:“(一)他在中央蘇區是挨整的,即鄧、毛、謝、古四個罪人之一,是所謂毛派的頭子。”“(二)他沒歷史問題。即沒有投降過敵人。(三)他協助劉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戰功。”除此之外,毛澤東還指出:“進城以後,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沒有做的,例如率領代表團到莫斯科談判,他沒有屈服于蘇修。這些事我過去講過多次,現在再說一遍。”這些評價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毛澤東肯定了鄧小平在中央蘇區是站在以他為代表的正確路線一邊的,並因此遭受批判和處分。這個批示對鄧小平的複出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1973年鄧小平再次複出後,毛澤東又對鄧小平進行過多次讚揚,對鄧小平優秀的政治品質、卓越的領導才幹,有時甚至不加掩飾地表露出喜歡和欣賞。

在這年12月12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提議鄧小平擔任中央軍委委員和政治局委員,然後對與會的鄧小平說:“你呢,我是喜歡你這個人的,咱們中間也有矛盾啊,十個指頭有九個沒有矛盾,就是一個指頭有矛盾。”在12月1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向與會人員這樣介紹鄧小平:“我們現在請來了一位總參謀長。他呢,有些人怕他,但是辦事比較果斷。他一生大概是三七開。你們的老上司,我請回來了,政治局請回來了,不是我一個人請回來的。”12月31日,毛澤東在中央軍委會議上再次談到鄧小平。他說:“鄧小平現在是中央政治局委員、軍委委員了。他呢,我喜歡他,有些人有點怕他。打起仗來呢,此人還是一個好人啊。”

1974年底,毛澤東在長沙與周恩來、王洪文談話時,又對鄧小平作了一個概括性的評價:政治思想強,人才難得。這個概括性的評價是對上述各種評價的一個總結,反映了毛澤東對鄧小平的全部看法,是毛澤東欣賞鄧小平的最根本原因。

毛澤東為鄧小平量身定制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在選擇接班人時,首先考慮的人選,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劉少奇,而是鄧小平。

毛澤東開始考慮接班人問題,應該是在1953年。這年3月,斯大林逝世。據毛澤東的機要秘書葉子龍回憶說:“記得斯大林去世前後,他曾當著我的面說過:斯大林太累了,高處不勝寒啊!我也不想當主席了。”這年下半年,毛澤東不止一次地提出中央領導層要分一線、二線,希望自己退居二線,由其他同志主持一線工作。毛澤東所講的退居二線,實際上是要辭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後改稱國家主席)。1956年9月中共八大期間,毛澤東在同一些外國共產黨代表團談話時說:“我的方針是兩個主席都辭掉,想做一些科學研究工作,做名譽主席和政治局委員就可以了。”

對毛澤東“兩個主席都辭掉”的要求,八大之前中共高層曾開會進行過認真的討論。討論的結果是:對毛澤東辭去國家主席的要求,“大家認為可行”;對辭去中共中央主席的要求,“也認為將來適當時機可行,只是暫時還不可行”。什麼是“將來適當時機”?雖然當時沒有作出明確決定,但實際上毛澤東和中共高層是達成了默契的,這就是毛澤東在八大後繼續擔任一屆中共中央主席,將在九大辭職。

辭職問題確定後,接班人的問題隨之浮出水面。在這個問題上,雖然毛澤東有一個“防風林”的說法,認為他的“防風林”有好幾道,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人在必要時都可以接班,但毛澤東的傾向性是很明顯的,這就是讓鄧小平接班。中共八大增設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可以說是毛澤東為鄧小平量身定制的,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培養鄧小平當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