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岸協商行政首長及專業官員鼓個掌

為期三天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貨品貿易工作小組第九次會議,亦即關於《兩岸服貿協議》協商的第九次談判,已於昨日落幕。據報導,經過三天的協商,雙方針對「ECFA」早收情況、關稅調降、貨品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防疫檢疫措施、貿易救濟等相關議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台方充分表達了對汽車、石化、面板及工具機等四大產業的關切,陸方則比較關切石材、紡織、衣服、鞋類等傳統產業。雙方已對此充分交換了意見,並將內容帶回,各自研究及溝通。台方認為,此次談判最大的成果就是將台方的關切傳達給陸方,並充分表達對《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關切,一旦簽定會對台方產業有很大嚴重影響,陸方表示了解。 雙方也確實有意願,在互信基礎往前走。 台方主談代表、「經濟部」國貿局長充滿感概地說,談判的成果就是跟現況做比較,「只要比現況好就是進步」。

《兩岸服貿協議》協商第九次談判的順利進行,及獲得預期的成果,這是對「太陽花學運」及民進黨杯葛《兩岸服貿協議》的一次重大反擊,也是對台灣政壇和民間對「張顯耀案」將會嚴重影響兩岸關係發展尤其是兩岸協商的憂慮及悲觀情緒的有力廓清。其積極正面意義是十分明顯的,而且隨著時序的推進,其積極意義還將進一步展現開來。

實際上,《兩岸服貿協議》協商第九次談判,本應在今年四、五月間進行。但由於在原定舉行會議的前夕爆發了「太陽花學運」,而被迫暫停。後來在經過兩岸「力挽狂瀾」式地進行恢復氛圍的努力,尤其是在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問台灣後,八月初舉行的兩岸經濟合作會議第六次例會取得初步共識,將在八月底恢復《兩岸貨貿協議》協商,台灣方面極力希望能爭取在今年底中國大陸與南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之前,持續加緊《兩岸貨貿協議》的談判進度。

遺憾的是,偏偏在此時爆發了「張顯耀案」,而張顯耀就正是台灣方面出席兩岸經濟合作會議第六次例會的主代表,似乎對如期進行《兩岸服貿協議》協商第九次談判,以至是對整體兩岸協商的氛圍,造成頗大的困擾,尤其是台方主談代表曾一度被指控為「共諜」,這令兩岸的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及其首長,特別是談判第一線的官員,陷於尷尬的境地。不過,台灣方面仍然希望能夠如期進行協商,以實際行動反擊「太陽花學運」阻擾破壞兩岸協商的圖謀,恢復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發展及兩岸事務談判的信心。

顯然,在大陸方面,具體執行兩岸協商的部門,在「張顯耀案」的陰影籠罩之下,對如期進行《兩岸服貿協議》協商第九次談判,是否適宜及能否獲得進展,曾一度有所疑慮。因此,曾表示還有許多工作需要準備,包括陸方的一些涉及談判內容的部門尚未能整合,也包括一些與談人員來不及辦理出境手續等,因此恐會趕不上在八月底赴台參與談判。

倘陸方確實是存在著這些疑慮,當然可以理解。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尚未完成立法的情況下,兩岸進行「貨貿協議」談判,即使是能夠順利完成並簽署協議,可能又將會遭到民進黨當局的杯葛,遭到與《兩岸服貿協議》一樣的命途。而且更令人沮喪的是,大陸方面即使是出於尊重和照顧台灣民眾的良好意願,在協議中對台方進行大量的「讓利」,也不知道有哪些具體內容是「好心做錯事」,部分業者反而批評損害其利益。

因此可以說,陸方當時所說的部分部門尚未能整合,這是真實反映部分部門的「活思想」的。而所謂 至於「證件」問題,則估計是托詞而已。因為兩岸協商等一切涉台事務,在大陸方面是屬於政治任務,而「辦理證件」只是技術問題,以大陸地區的政治行政運作生態,所有技術問題,即使是多困難都要為政治任務讓路。過去這方面的事例還少嗎?

這可急壞了台灣的一眾官員們。既然陸方與談人員不方便出境,甚至不顧可能會遭到民進黨等「降格矮化」的攻訐,願意「移船就磡」到大陸進行協商。這折射出台灣方面的一些主管官員,越是遭到挫折就越是要克難前進的急切心情。實際上,他們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氣,「當官不為民做事,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個「事」,就是決心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專業知識,為台灣經濟也是為台灣民眾的福祉,做一點「事」。尤其是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突破以往先行訪問朝鮮的慣例,就直接訪問韓國,加快了中國與韓國洽談並簽署「FTA」的進度,而韓國是台灣產業對大陸出口的最主要競爭對象,單是一個玻璃面板,就鬥個你死我活,不要說是免稅,只要是進口關稅降低幾個百分點,就讓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國大陸的台灣產品「吃不了兜著走」!

或許,大陸高層從兩岸關係發展的整體考量,作出了「張顯耀案」不影響兩岸關係的準確判斷;也或許,大陸高層從更高視野出發,認為越是遇到困難挫折,就越是應該迎風而上,挫敗「台獨」勢力的圖謀;當然,也或許是被台灣相關部門官員的誠意所感動,決定還是到如期到台灣進行協商,向其給足了面子。否則,倘是讓台方代表到大陸談,就等於是「授民進黨以柄」,將到堪足敬佩的談判對手們的處境更為宭困。

「使命必達」。在三天的協商中,兩岸的談判團隊都已表現出了極為認真及專業的作風和態度。台方主談代表楊珍妮事後「惺惺相惜」地說,陸方主談代表、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陳星是一個非常沉穩、專業、冷靜的談判領導者,令她相當佩服。陳星基於互信,願意與台灣談判團隊進行互動,除了表現沉穩外,也願意傾聽意見,同時表達了解台灣部分產業面臨的困難。

其實,楊珍妮也在自我肯定,指出台方談判團隊也非常好、非常專業;而她也為能參與這次談判感到非常高興。實際上,既然大陸方面能夠以誠相待,自己就更不能「執輸」。畢竟,大陸的市場足夠大,充滿商機,台方對陸方有求。既然如此,楊珍妮還敢怠慢嗎?

由此可見,台灣的一些專業官員,也是可敬佩的,這是民進黨無法抹黑得了的。正因為他們的努力,在陸方的配合下,才有二十一個協議。遺憾的是,在所謂的「民主政制」下,他們的付出不但沒有被欣賞,反而還被攻訐為「黑箱作業」、「賣台」,受盡委屈。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台灣「經濟部」針對民進黨的無理取鬧,參考美國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中的溝通模式,除新增談判代表與利害相關團體座談外,還與國會及媒體溝通的方式,在每天談判結束後皆主動由楊珍妮以電話連線的方式,對在台北的記者報告談判進度,讓談判更加透明化,也有效減緩外界的攻訐,更是對外溝通一大突破。

讓我們為兩岸克難前進的相關行政部門首長及談判第一線的專業官員,拍個手,鼓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