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秘書長張去施來或是壞事變好事

海基會昨日召開第八屆董監事第一次臨時會,進行人事調整,主要內容是確認陸委會副主委施惠芬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秘書長一案。原來就是海基會副秘書長的施惠芬,「回鍋」海基會遞補「因故不能執行職務」的張顯耀,雖然是平級調動,但在掌管事物的重要性方面,卻算是官升「半格」。

林中森在主持會議時,對張顯耀的離職,說是「因故不能執行職務」,用詞頗為謹慎。這當然是依法行政的作文為,完全符合「無罪推定」的法治原則。何況,就連台北地檢署是否會起訴張顯耀,現在尚是未知之素。但從遣詞語氣中,也可看出林中森等人對前段時間的擾釀,自有一番看法。

確實,張顯耀是否違規甚至犯法,自可留待司法機關定奪;但將之上升到「共諜」的高度,則是荒唐至極,損人不利己。不要說是台灣媒體已指出的,「調查局」曾經的處理方式,涉嫌「兩國論」或「一邊一國論」,及不符合偵查間諜案的專業做法,就是從政治的角度而言,對海峽兩岸的談判團隊都帶來傷害,尤其是對大陸國台辦及海協會來說。

實際上,在早期的單一中台辦時期而言,它確是屬於軍情機構,是從「解放台灣」的軍事性質而定,其首任主任羅青長,時任中共中央調查部(現為國家安全部)部長,是延安時期中央社會部出身的老情治人員;次任主任楊蔭東的公開職務是黃埔軍校校友會副秘書長,但在國共內戰時期,他曾以其「黃埔校友」的身份,策動了不少國民黨軍隊中的黃埔軍校出身的軍官,起義或投誠;第三任主任楊思德,是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在被台灣稱為「徐蚌會戰」的淮海戰役時,是華東解放軍(即後來的「三野」)的聯絡部部長,曾奉中央軍委命令,攜帶電台潛入徐州的剿總司令部,與副總司令卻是中共特別黨員的張克俠、何基灃直接聯絡,理應內合,終讓解放軍取得「小淮海」的勝利,為緊接著的「大淮海」,解放軍以六十萬兵力及「小米加步槍」,打贏國民黨軍八十萬兵力及精銳武器,奠定了重要基礎。因此,此時大陸的對台工作,確實是以情治工作的思維及人員為主。

但自江澤民接任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後,為了表達對「和平統一」戰略轉變,及對台灣當局的誠意,避免發生誤會,就對對台系統進行重大人事組織調整,除了是成立公開的國台辦之外(與中台辦是一套人馬,兩個牌子),還摒棄了由情治人員出任其主任的做法,先是改由統戰系統的丁關根、王兆國,後是經貿出身的陳雲林(「江後」又轉為「外交系」的王毅、張志軍),並將原由羅青長、楊蔭東、棏思德分別帶進中台辦的具有軍情背景的工作人員,全部調離國台辦。而且,國台辦及海協會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與台灣方面的人員的公私交往中,不作任何與「情報」有關的活動,只是進行屬於調查研究的了解情況工作。

因此,將張顯耀說成是「共諜」,等於是將張顯耀的談判對手——國台辦及海協會,當作是情治機構,並將它「吸收」為「共諜」。這就陷國台辦及海協會於不義,而且也必會令不了解情況的台灣民眾產生嚴重的誤解,甚至是全盤質疑自張顯耀出任陸委會副主委尤其是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後,兩岸談判及所簽署的協議的正當性,連帶陸委會、海基會的作為也將受到否定,令到兩岸相關機構及人員都很受傷。何況,從目前事態看,張顯耀也並不是什麼「共諜」,即使他真的犯錯,也只是洩密,甚至只不過是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而已。但從談判學到理論及實踐來說,有時也需要施展一下迷惑或滋擾對方的戰術,放出一些真真假假的流言。因此,林中森的「因故不能執行職務」之說,沒有跟從當時那些聳人聽聞的傳言,就是實事求是的做法,也是維護海峽兩岸相關機構和人員的清譽。當然,更是保障兩岸協商能夠排除一切干擾,繼續順利進行的明智之舉。

但是,傷害仍然是造成了。這主要是體現在,馬英九極為盼望的「習馬會」,已經因此而被「搞砸」。實際上,近日北京一些涉台事物人員,包括辛旗等,都在撰文批評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及在其第二個任期未能兌現「建立歷史地位」的諾言,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相信就是為對醞釀「習馬會」叫停而製造輿論。

看來,今後兩岸相關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應吸取「張顯耀事件」的教訓,不論是公事還是私事進行接觸時,都不宜「單對單」,更不要閉門進行,而必須要有雙方的「第三者」在場。否則,就將跌落「共諜」或「台特」的陷阱,跳落黃河也洗不清。畢竟,官場上的「辦公室政治學」,還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或許,經過「張顯耀事件」後,由施惠芬取代其位子,反而是一件好事。由女性出任海基會秘書長這個重要職務,因為心思慎密,沉著細膩,就不會急躁冒進而誤事。實際上,人們都認為張顯耀的「出事」,根子就在於急躁冒進。做了過頭事,說了不該說的話。

而且,施惠芬是法學碩士出身,曾長期從事法務工作,由她來出任海基會秘書長,也回到了海基會早期,先後多任秘書長,如陳長文、陳榮傑、焦仁和、許惠佑等,都是法學背景的老傳統。實際上,法學專業知識有助於在談判過程中,對協議文字的嚴格審視,不容易出錯。而政治學者出身者,則容易理想高於一切,過於浪漫,反而不夠嚴謹。,

海基會的工作,遇到「張顯耀事件」的困擾,再加上「太陽花學運」的衝擊,尤其是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之前及之後,將會使兩岸談判的難度大幅增加。但為其如此,就更應當大作「不受影響」的輿論,反而更要推動兩岸協商,不要被民進黨等反對勢力得逞。因此,既然《兩岸服貿協議》被「卡」在「立法院」,就更應以「遇到紅燈繞道走」的手法,推出一些敏感度低,民進黨等「獨派」勢力關切度及阻攔度不高的議題。林中森昨日致詞中所提出的兩岸環保合作、飛航安全與適航標準、避免重覆課稅、爭端解決等議題等議題,其可操作性就甚高,民進黨「立委」拿不出什麼理由來反對及阻擾。在積毛成裘下,或會藉著一個拐點機會,將量變促成質變,兩岸協商再上層樓。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