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歌、國徽、國印誕生全過程

1949年的10月1日,毛澤東站在巍峨的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在隆隆的禮炮聲中,在嘹亮的國歌伴隨之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從此,每當東方露出第一縷晨曦,國歌就會唱響,國旗就會升起。從此,五星紅旗的紅色成了我們最熟悉的顏色,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成了我們最熟悉的旋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號成了我們傲視天下最有力的依靠。

那麼,這些產生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讓我們聞之睹之就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新中國圖騰:國旗、國歌、國徽還有蒙著一層神秘面紗的國印當初是怎麼誕生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重溫65年前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確定

在籌備建國的各項準備工作中,國旗、國歌、國徽的確定是一項重要內容。

1949年6月,新政協籌備會指定以馬敘倫為組長,葉劍英、沈雁冰為副組長,張奚若、田漢、沈雁冰、馬寅初、鄭振鐸、郭沫若、翦伯贊、錢三強、蔡暢、李立三、張瀾(劉王立明代)、陳嘉庚、歐陽予倩、廖承志等為成員的籌備會第六小組負責擬定國旗國徽國歌方案。7月4日,第六小組第一次會議決定:登報公開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設立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和國歌評選委員會。7月12日,新政協籌備會制定了《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條例》。

從7月15日起至26日,經毛澤東、周恩來修改審定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分別在《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新民報》、《大眾日報》、《光明日報》、《進步日報》、《天津日報》等各大報紙連續刊登。國內各報和香港及海外華僑報紙也紛紛轉載,在全國人民和海外華僑中引起熱烈反響。

徵稿啟事發出後,應徵稿件如雪片一樣紛至遝來。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共收到來自海內外,包括當時尚未解放的國民黨統治區的應徵國旗圖案2992幅,國歌歌譜632件,歌詞694首,國徽圖案900幅。

這一幅幅圖案,一首首歌詞歌曲,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期盼祖國獨立、統一和富強,為新中國誕生傾注的極大熱情。

8月5日,第六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決定,聘請徐悲鴻、梁思成和艾青參加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聘請馬思聰、賀綠汀、呂驥和姚錦新參加國歌評選委員會。8月16日至20日,政協籌備委員會在北京飯店413會客室特設臨時選閱室,將所有應徵設計稿集中陳列、展示。在國旗的討論中,經過反復比較篩選,政協國歌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從2992幅國旗圖案中精選出38幅印刷成冊,發給出席政協會議的每一位代表。

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開幕。9月23日,新政協全體代表662人分為11個小組,對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進行了認真的討論。

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協商座談會。郭沫若、沈雁冰、黃炎培、陳嘉庚、張奚若、馬敘倫、田漢、徐悲鴻、李立三、洪深、艾青、馬寅初、梁思成、馬思聰、呂驥、賀綠汀等出席座談會。毛澤東首先談了對國旗的意見。他拿起由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的方案說:“這個圖案表現了我國革命人民的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毛澤東講完,與會者一致鼓掌同意。

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同時,全體一致通過了關於國旗、國歌、國都、紀年的四個決議案。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確定了國旗圖案離開國大典僅三天,首都人民連續三天突擊趕制了無數面五星紅旗。其中有一幅特製的大國旗,就是開國大典上毛主席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開國大典上,毛澤東主席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于今天成立了!”在隆隆的禮炮聲中,軍樂隊奏響了威武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毛主席在天安門親手升起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的新華社答讀者問中關於國旗的說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的紅色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係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在形式上也顯得緊湊美觀。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以後,歷次憲法均保留這個規定。1990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當天國家主席楊尚昆簽發了主席令予以公佈,並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升降國旗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升旗時,必須將國旗升至杆頂;降下時,不得使國旗落地。為此,國旗衛士們在降國旗時,練就了過硬的收旗動作:當國旗在2分07秒的時間內降到國旗杆底座時,一名戰士迅速用雙手將國旗托住,而後另一名戰士將旗面均勻地打成折疊狀,此動作精確在13至15把之間。

更換國旗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不得升掛破損、汙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為確保國旗的聖潔和完整,天安門廣場上空的國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換一面。每逢重大節日,必須更換新國旗。即使國旗不受損,懸掛的最長時間也不能超過10天。

更換國旗旗杆

豎立在天安門廣場的旗杆曾更換過一次。

第一根國旗旗杆是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升旗時用的那根旗杆,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國旗旗杆,高度達32.6米。更換旗杆基於兩種考慮,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國旗旗杆確實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大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堂修建起來了,旗杆的高度已明顯顯低,與之不相襯。

改建後的國旗杆基座頗有講究,共分為三層:內層四周是高80釐米的漢白玉欄杆,東西兩邊各有2米寬的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環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赭色花崗岩帶,象徵“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四季常青,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用56個黃色銅墩連成的護欄,象徵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國旗式樣和含意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

國旗的整個圖案,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團結。

國旗的色彩,紅色表示熱烈,象徵革命,祖國大地似紅霞一片;配以黃色五星,顯得光明燦爛;五星呈黃色,還有象徵中華民族屬黃色人種之意,以表現民族的特徵。

旗面左上方綴著的五顆黃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我國人民所包括的四個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顆小星環拱於大星之右,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和人民對黨的衷心擁護。這也體現了我國政權的特徵。

據國旗設計者曾聯松同志撰文介紹他的設計構思說,五顆星所形成的橢圓形,猶如一片秋海棠葉子,象徵我國的疆土領域,以體現地理特徵;其中四顆小星,還表示祖國有文字以來四千年的歷史及其燦爛文化的特徵。

五星位於旗面的左上方,似閃閃星辰居高臨下,金碧交輝,映照大地,江天寥廓,山河壯麗。國旗整個圖案,莊嚴華麗,簡潔明朗,氣勢磅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確定

最早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是周恩來。1949年7月初,他在審批“徵集條例啟事”時就說:我個人的意見最好就用《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不過大家可以討論,再徵求一下群眾的意見。果然應徵稿中有很多人提出這樣的建議。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中華民族遭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原為上海電通影片公司1935年拍攝的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它一經誕生,迅即成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它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中國各族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高昂的戰歌,鼓舞了無數中華兒女用自己的血肉,築成了萬眾一心、團結禦侮的新的長城。無數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高唱著、呼喊著“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冒著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不懼流血犧牲,英勇衝鋒陷陣,為挽救祖國和民族的危亡,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

1940年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在紐約演唱了《義勇軍進行曲》,接著他又灌制了一套名為《起來》的中國革命歌曲唱片,宋慶齡親自為這套唱片撰寫了序言,使這首歌享譽世界,成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線一首高昂的戰歌。在當時的反法西斯戰線上,《義勇軍進行曲》是代表中國人民最強音的一支戰歌。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在盟軍勝利凱旋的曲目中,《義勇軍進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在徵集國歌的評選討論中,大部分代表和應徵稿傾向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但也有一部分代表和應徵稿認為,應當修改歌詞中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一句。

1949年9月25日,在中南海豐澤園座談會上討論國歌時,周恩來明確表示,就用原來的歌詞。他說:“這樣才能鼓動情感。修改後,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情感。”最後,毛澤東拍板,與會者一致贊同,用《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並交政協會議表決。座談會結束時,毛澤東、周恩來和與會者一起合唱《義勇軍進行曲》。

9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