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國徽設計的若干細節

10月1日我們即將迎來新中國第63個國慶節。60多年前,國徽是怎樣設計出來的?為什麼沒有出現在開國大典上?其設計體現了什麼樣的思想?本文試作梳理分析。

國徽為何未能與共和國同步誕生

新中國成立前夕,選定國徽的工作納入籌備開國大典的重要議程。但是,作為國家的標誌之一,國徽卻未能與共和國同步誕生。

開國大典之前,國徽圖案的徵稿工作與國旗圖案和國歌詞譜的徵稿同時進行。在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發佈的《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中,明確提出了對國徽設計的要求:“(甲)中國特徵;(乙)政權特徵;(丙)形式須莊嚴富麗。”

1949年8月5日,政協會議籌備會第六小組決定聘請徐悲鴻、梁思成、艾青三位專家為國旗國徽初選委員會顧問。

截至8月20日,共收到應徵國徽圖案稿件112件,各種圖900餘幅。其中有清華大學營建系的10個方案,有中央美術學院張仃、張光宇、周令釗等著名教授及政協工作人員鐘靈的方案。

8月24日,第六小組開始討論國徽應徵圖稿。大家認為“收到的作品太少,且也無可採用者。”最後的意見是“另請專家擬制。俟收到圖案之後,再行提請決定。”

9月初,毛澤東看到徵集的國徽設計圖案後,也認為不夠理想,並談了自己的意見:“國旗上不一定要表明工農聯盟,但在國徽上應當表明。”9月14日,第六小組傳達了毛澤東對國旗、國徽設計的意見,為國旗、國徽基本樣式的設計,確立了一個帶有方向性的重要標準。

9月25日,張仃、鐘靈提出了五個與政協會徽相似的國徽圖案,說明書寫道:“齒輪、嘉禾的結合,代表工農聯盟。”“襯景及五角紅星,代表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的領導,及共產主義的光芒普照全球。”“地球上面將我國版圖顯露出來,表現了我國特徵——地域遼闊廣大。”本文為敍述方便,將這一方案稱為第一基本稿,創意在於:後定型於國徽上的齒輪、嘉禾結合和五角星。

經過反復討論,大家對國徽應徵圖稿仍不滿意。毛澤東也感到這件事不能急,他說:“國旗已經決定了,國徽是否可以慢一點決定。原小組仍繼續設計,等將來交給中央人民政府去決定。”經過醞釀,代表們一致同意國徽圖案暫不提交政協大會討論,留待將來由中央人民政府確定。大會主席團最後議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清華大學教授林徽因、莫宗江提出的國徽圖案,也被要求修改並參加複選。本文將此稱為第二基本稿,創意在於:後定型於國徽上的天安門和五角星的基本定位。

9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國旗、國都、紀年、國歌詞譜四個決議案。應徵的國徽方案雖經多次評選,仍沒有一案能令委員們滿意,也就未能被採納,國徽方案只好暫缺。

這樣,10月1日開國大典時,歷史鏡頭中的天安門城樓上沒有出現國徽。國徽的缺位,充分反映了新中國領導人的慎重態度和求實精神,為後來圓滿設計國徽圖案留下了充足的時間。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徽對新中國國徽具有重要的思想導向和圖案定式作用

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頒佈有國徽。圖案是左邊一支麥穗和右邊一支稻穗(有時簡化為左右各一支帶芒的麥穗)組成圓環狀,這兩支嘉禾(稻麥穗)上部相會處有一個五角星,兩支嘉禾環繞中是一個圓形地球儀圖案,地球儀圖案上是鐮刀錘頭圖案。這個圖案,對18年後設計新中國國徽具有重要的思想導向和圖案定式作用。

1949年10月23日,清華大學教授林徽因、莫宗江提出的國徽圖案,經過鄧以蟄、王遜、高莊、梁思成的協助,又提出修改方案,寫出了《說明書》:“擬制國徽圖案以一個璧(或瑗)為主體;以國名,五星,齒輪,嘉禾為主要題材;以紅綬穿瑗的結襯托而成圖案的整體……璧是我國古代最隆重的禮器,周禮:‘以蒼璧禮天’。說文:‘瑗,大孔璧也。’這個璧是大孔的,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個瑗。《荀子‧大略篇》說:‘召人以瑗’;以瑗召全國人民,象徵統一。璧或瑗都是玉制的,玉性溫和,象徵和平……大小五顆金星是採用國旗上的五星,金色齒輪代表工,金色嘉禾代表農……”由這個《說明書》可見,圖案設計已經比較接近後來確定的國徽樣式。本文將此稱為第三基本稿,創意在於:後定型於國徽上的以紅綬穿瑗的結襯托而成圖案的整體。

1950年元旦剛過,國徽設計工作全面展開。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會決定邀請清華大學營建系和中央美術學院分別組織人力對國徽方案進行設計競賽。

共和國的第一個春天裏,中央美術學院專家又提出一個仿政協會徽形式而以天安門為主要內容的國徽圖案。該方案的突出特點是色彩鮮豔、風格寫實的天安門,形象是斜透視。本文將此稱為第四基本稿,創意在於:後定型於國徽上的以天安門為圖案主要內容。

1950年6月11日,國徽組召開會議,這次會議原則上通過國徽採用天安門圖案。

6月15日,張仃拿出了新設計的國徽圖案(張光宇、周令釗提供技術意見,曹肇基助理繪圖),並寫出說明書:“一、紅色齒輪,金色嘉禾,象徵工農聯盟。齒輪上方,置五角金星,象徵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二、齒輪嘉禾下方結以紅帶,象徵全國人民大團結,國家富強康樂。三、天安門——富有革命歷史意義的代表性建築物,是我五千年文化、偉大、堅強、英雄祖國的象徵。”

清華大學營建系的國徽設計工作,由梁思成擔任設計組長。小組成員有: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汪國瑜、朱暢中、胡允敬、張昌齡、羅哲文等。經過幾輪設計,反復修改,拿出了新的國徽圖案,代表工農聯盟的三個基本元素(工、農、聯合)、四個基本構件(齒輪、麥穗、稻穗、紅綬帶)的組合佈局,獨具匠心。一是齒輪的設計。從原方案看(本文所稱的第三基本稿),圖案低端中心位置最初設計的是圓形的玉璧或大空的玉瑗,現在簡化改變為圓形的齒輪,既體現了工人階級在新中國國體中重要地位的喻義,也隱玉瑗於齒輪中,優化發展了紅綬穿瑗成整體圖案的原創意思路。二是嘉禾的設計。考慮到中國北方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南方的主要農作物則是稻穀,不能只出現任何一種農作物,兩種農作物都必須表現出,因此在圖案設計中把麥穗、稻穗各分作兩束,在圖案中分為內外兩圈。外圈為麥穗,內圈為稻穗。為了避免在視覺上產生散亂的感覺,巧妙地用由齒輪中心穿出的延長綬帶捆紮的方法,使兩束稻麥穗形成一個整體出現在圖案中。這個設計元素的靈感,顯然來源或參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徽的圖案。

6月20日,政協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專題討論國徽方案,這也是國徽審查小組最後一次評審清華大學營建系與中央美術學院分別提出的方案。兩張草圖主體內容相差不多,如都有天安門,不同的是,清華大學設計的是正面投視圖像,顏色是金色和紅色兩種;中央美院設計的是從側面斜視的投視圖像,顏色是五彩的。會議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

6月21日,國徽審查小組負責人馬敘倫、沈雁冰向政協全體大會提交了審查報告。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全體會議同意國徽審查小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之後,清華大學國徽設計組又根據周恩來的建議,對稻穗造型細部形象作了細緻的局部改進,重新繪製了整幅的國徽完整圖案,送交國徽審查小組。

立體模型國徽是政治性、藝術性、自然性和歷史性四個標準的完美統一體,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雄偉氣魄

國徽圖案定下來後,梁思成向中央力薦由清華大學營建系雕塑教授高莊來完成國徽立體浮雕模型的設計塑造任務。高莊反復揣摸發現,平面圖案個別構件的位置、紅綬帶的動感以及麥稻穗的弧度與造型要做一些修改,才能使國徽盡善盡美。生性耿直的高莊本著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對藝術一絲不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給毛澤東寫了一封態度誠懇、意見直率的信,認為國徽方案中尚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直言:“主席,你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但不是一個藝術家……”毛澤東同意了高莊的修改意見。高莊率領助手夜以繼日地工作。經過一個半月的辛勤勞動,完成了國徽浮雕模型的設計和塑造工作。相對於平面圖案,高莊設計的立體模型國徽在藝術上更加臻于完善:禾穗並列向上,或剛或柔,象徵著全國各民族的團結共存和蒸蒸日上;紅綬帶有規律地穿梭,與天安門城牆呼應,給人以堅強、安定的印象。此外,對天安門的大小、華表的位置等也做了一些修改。

8月18日,國徽審查小組審議通過了國徽浮雕模型。其後,莫宗江據此浮雕模型,繪製了國徽方格墨線圖和國徽斷面圖。接著,高莊又夜以繼日地連續工作近一個月,在9月中旬完成了國徽浮雕造型的製作任務。定型後的國徽立體模型是政治性、藝術性、自然性和歷史性四個標準的完美統一體,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雄偉氣魄和時代精神。

1950年9月20日,毛澤東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1)兩把麥稻組成正圓形的環。齒輪安在下方麥稻稈的交叉點上。齒輪的中心交結著紅綬帶。紅綬帶向左右綰住麥稻穗而下垂,把齒輪分成上下兩部。(2)從圖案正中垂直畫一直線,其左右兩部分,完全對稱。(3)圖案各部分之地位、尺寸,可根據方格墨線圖之比例,放大或縮小。(4)如製作浮雕,其各部位之高低,可根據斷面圖之比例放大或縮小。(5)國徽之塗色為金紅二色:麥稻、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色,圓環內之底子及綬帶為紅色;紅為正紅(同於國旗),金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澤之金)。

莊嚴、神聖、富麗而且完美無瑕的國徽,在1950年國慶節掛上天安門城樓。

綜上所述可見,國徽的最終定型不同於國旗、國歌,國徽設計集中了大家的聰明才智,博眾家之長。它是多方面參與、階段性完成、集體創作的成果。

(陳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