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穩定發展 推進台澳交流合作

【本報訊】駐澳門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盧長水昨日表示,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推進了臺澳間的合作與交流,獲致許多實質的成果,希望未來臺澳未來就互免航空公司稅捐、司法互助與共同打擊犯罪等議題進行交流與協商,促使臺澳官方關係朝向制度化、機制化與常態化發展。

駐澳門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昨晚舉行晚宴,盧長水主任在致詞時表示, 澳門雖然幅員不大,但在近代中國大陸歷史發展卻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澳門是開啟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視窗,也是中山先生推動革命志業進出之地,103年前,中山先生首倡革命,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在中山先生漫長的革命歷程中,無論在人力、物力及革命理念的倡播與行動上,與澳門有著諸多的歷史淵源,在澳門慶祝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及推動民主理念,別具意義與感覺。

臺灣與澳門民風相近,兩地的民眾重視和諧、純樸善良、熱情好客、深富人情味。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有很多的澳門居民到臺灣就業工作,甚至定居下來,臺灣與澳門本有份特殊的感情。過去以來,臺澳兩地的互動往來也十分密切,民間社團的交往頻繁,民眾往來熱絡,去年(2013年)澳門居民有7萬5千多人次到過臺灣,是非常高的人口比率;去年來到澳門的臺灣旅客超過51萬人次,幾近整個澳門的人口總數,是臺灣人出境旅遊最高密度的地方。2013學年度在臺就學的澳門學生超過4千5百人,居外來學生人數第2位。從過去的歷史與現在的發展看,臺澳關係是相當的緊密與特殊。

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澳門扮演著獨特的橋樑角色,今天兩岸關係能發展到這樣的程度,澳門是功不可沒的。在2008年5月馬總統執政以後,致力改善兩岸關係,以「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恢復兩岸的制度化協商,兩岸迄今共舉行了10次兩岸高層會談,共簽署了21項協議,並達成2項共識。這些協議攸關臺灣經濟發展、兩岸交流秩序與人民權益保障,不僅務實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相關問題,更對兩岸關係朝向制度化、機制化與常態化發展,產生深遠而正面的影響。

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也回饋帶動了臺澳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的進展,並獲致許多實質的成果。2011年7月,台灣駐澳門機構完成更名,而2012年5月澳門駐臺的「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也正式揭牌,為雙方關係豎立新的里程碑;此外,陸委會王郁琦主任委員更於去年8月27日訪問澳門,在澳期間與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特首)崔世安先生會晤,此為歷任陸委會主委首次與澳門特區政府特首會面,雙方並以正式官銜互稱,對於臺港澳及兩岸關係的發展深具指標性意義。今年2月,臺澳由雙方辦事處主任在澳門簽署了「臺灣與澳門間航空運輸協議」,除顯示臺澳官方互動的順暢,也再度展現臺澳關係的良好與密切。

盧長水主任指出,崔世安先生於今年8月連任澳門特首,在崔特首上一屆任期內,臺澳關係獲得長足之進展,我們深信在崔特首展開新任期後,臺澳仍會在既有的穩定基礎下,持續深化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推動臺澳實質關係向前邁進。效法兩岸協商所獲致的重大成果,我們希望未來臺澳雙方能夠就互免航空公司稅捐、司法互助與共同打擊犯罪等議題進行交流與協商,促使臺澳官方關係朝向制度化、機制化與常態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