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底縣市長選舉國、民兩黨優劣勢分析

今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將於11月29日進行投票,因國民黨執政績效不佳、士氣低落,總體選情對國民黨不利。但是,民進黨也未因此大獲其利,雙方不會出現實力翻轉的現象。下麵以“九合一”選舉中最重要的縣市長選舉為例,具體分析國、民兩黨目前的實力狀況。

一、國民黨總體處於劣勢地位

1、基本盤已經松動

在縣市長選舉方面,總體上藍營不像“總統”選舉略占優勢。2009年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得票率僅為47%,不但比2008年“總統”選舉少11%,也比上屆縣市長選舉下降2%,民進黨則為45%,比上屆縣市長選舉上升約6%,藍綠基本持平。2010年五都市長選舉更是如此,民進黨的得票率為49.87%,國民黨僅為44.54%,而五都占全台人口總數的60%。如果把縣市長和五都市長選舉的得票率相加,那麼在地方選舉中,國民黨的得票率遠低於“總統”選舉時的得票率,且還低於民進黨。當然,國民黨上屆地方選舉在臺北、新北、台中市各領先約7%、5%和2%,但隨著國民党施政滿意度不斷下滑,藍營支持率的下降仍在繼續,其優勢選區的領先幅度難以維持。

在此情況下,馬當局近幾年並未展開鞏固基本盤的動作,反而推行一系列針對泛藍鐵票“軍公教”的改革。比如,計劃延長“軍公教”退休年齡、降低退休薪奉、研擬將“軍公教”存款優惠利率從18%逐年下調至9%、把年終慰問金的領取人數從42.3萬人減少為4.2萬人等。這些改革措施並沒有為馬當局換來掌聲,反而出現公務員提前退休潮。更重要的是,每次針對“軍公教”福利制度的改革,都變成一場對“軍公教”階層的公審,讓“軍公教”群體的尊嚴和士氣大受打擊,用選票教訓一下馬當局的氛圍已經形成。最近成立的“軍公教廢票聯盟”在全台展開演講動員,據稱已有80萬人回應,國民黨的鐵票部隊不再牢不可破。

2、中間選民徹底失望

從中間選民的動向看,馬英九2012年連任時,得票率從2008年的58.45%,下降到51.60%,已經說明中間票流失嚴重,主要靠基本盤取勝。近幾年來,馬當局的執政滿意度始終低於20%,有時甚至低於10%,說明只有少數藍營支持者支持馬當局,在沒有兩岸議題發酵的地方選舉中,國民黨基本已失去中間選民的支持。如果說施政滿意度是民眾對執政者一時情緒性反應,那麼信任度則是民眾對執政者是否抱有期望的表現。2012年7月,台灣指標民調公司調查顯示,當時馬英九的信任度為28.2%,不信任度為59.4%。2014年該公司的同項調查顯示,馬英九的“信任度”跌至2008年就任後新低,只剩17.1%,不信任度高達65.3%。說明民眾在不滿馬當局執政績效的同時,也不認為馬當局能解決當前的困境,中間選民對國民黨執政徹底失望,未來70天不可能改變這種狀況。

3、執政錯誤將繼續發生

影響泛藍和中間選民回流致命因素莫過於馬當局和地方執政者繼續不斷犯錯。僅今年8到9月,已經爆發了多起傷害當局執政威信的爭議。先是“12年國教”改革,導致泛藍執政縣市帶頭抵制“教育部”決定;後有所謂張顯耀洩密案,馬當局荒腔走板的處理方式引發黨內外一致批評;餿水油事件令社會出現食安危機。目前,僅此三項危機均未處理完畢,每一項都會影響選情。作為執政黨,其犯錯機率本就遠大於在野黨,以馬當局執政風格而言,未來70天繼續出錯並不令人意外,這將給選情帶來致命打擊。

不過,諸多不利因素中也有積極面。

1、內部整合好於預期

由於國民黨握有執政資源,金溥聰又出任“國安會秘書長”,所以在利益交換和個人情資掌握方面都佔有優勢。正武參選登記前,國民党在基隆市、新竹縣、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雲林縣等6縣市出現分裂。經過整合後,宣佈退選的有彰化縣副縣長柯呈枋、涉弊被停職的南投縣長李朝卿妻子簡素端、嘉義市農會總幹事蕭淑麗、雲林“立委”許舒博胞兄許舒翔。目前僅剩基隆和新竹兩縣市確定分裂,而基隆市議長黃景泰在正式登記參選後立刻遭到檢調搜查。

在派系整合方面,“總統府資政”廖了以帶領台中縣紅黑派系大老一致挺胡,連“第三勢力”前省議員楊文欣家族也動員起來,補足胡志強在原台中縣實力的不足,選情大有回升之勢。

2、選制變化有利於增加投票率

國民黨目前最大的困難是支持者無意出來投票,但今年的選舉增加多項基層選舉,除2009年“三合一選舉”的縣市長、縣市議員與鄉鎮市長選舉外,還增加了村裏長和少數民族區民代表及區長的選舉,有利於國民黨基層動員,起到“小雞拱母雞”的作用,增加縣市長的投票率。從以往經驗看,2008年“立委”選舉投票率僅為58.5%,而2012年第一次“總統”與“立委”合併選舉後,“總統”選舉的總投票率為74.38%,區域“立委”選舉投票率升到74.72%,說明“總統”選舉對“立委”選舉有帶動作用。同理,鄉裏長選舉也因基層選舉的熱絡,驅動藍營選民投票,從而提升總體投票率。

因此,國民黨雖然總體選情嚴峻,但是仍有補救辦法。能否勝選,要看國民黨後續的固票措施是否到位,黨內團結是表面功夫還是真正全黨動員,以及在未來兩個月中是否錯誤頻頻。

二、民進黨不能過於樂觀

民進黨目前占盡優勢,但並不等於可以大勝。

1、士氣高漲勢在必得

全社會的“反馬”氣氛給予民進黨最佳擴大版圖的機會,民進黨只要“打馬”就能獲得選票,可謂事半功倍。目前,民進黨中央評估在10多個縣市民調領先,蔡英文也定下“拿下9至10席縣市長,不拿下台中不算贏”的目標,全黨上下士氣高漲,支持者的投票意願強烈,屆時基本盤有望全部開出。

2、整合協調良好

在整個党內初選階段,由於整體形勢大好,許多地區只要參選就能當選,所以參加党內初選者爆炸,就連選情艱困的臺北市都有呂秀蓮、許添財、姚文智、顧立雄等多人參選。不過,蔡英文憑借個人人脈和權威,平息了多數黨內紛爭,目前僅剩新竹市有前市長蔡仁堅挑戰黨籍參選人林智堅,彰化縣有“台聯黨”前“立委”黃文玲分民進黨的票。加上民進党支持者總能集中票源給黨籍提名者,所以綠營分裂的影響不大。

3、在青年票中明顯占優

台灣青年人一向對政治冷感,有民調顯示,大約有7成年輕人接受調查時會表明其政治傾向,但是實際上卻只有不到3成人願意去投票,所以過去一般認為民進党在青年票中領先,但實際收獲不大。近年來,台灣青年人參政意識上升,特別是“太陽花學運”後,青年人參政熱情大大提高,今年“九合一”的基層選舉青年參選人數明顯增加。民進黨對爭取青年族群一向重視,今年5月提案要求將青年公民投票權門檻從20歲降至18歲。7月中旬,蔡英文公佈“民主小草”青年參政計劃,鼓勵年滿23歲青年,以民進黨籍或無黨籍身份參選村裏長、鄉鎮市民代表,民進黨將提供輔選、文宣團隊協助打選戰。而目前年輕世代的意識形態和民進黨較為接近,當其投票率上升後當然對民進党有利。特別是首投族,全台每年約增加20多萬新選民,4年約120萬人,約占選民總數5%以上。本次縣市長選舉,很多縣市的勝負差距很小,因而首投族可能是左右選舉結果的“關鍵少數”。據稱臺北市柯文哲對連勝文,首投族支持度之比是8:1,具有明顯優勢。

民進黨選情看好,但也有隱憂。

1、政黨滿意度不進反退

盡管大環境對民進党有利,但民眾對民進黨的滿意度卻和國民黨一起大幅下滑。綠營“新台灣國策智庫”6月11日公佈民調顯示,民進黨滿意度從今年的1月、3月到6月呈現下滑,分別是36.6%、28.9%與24.9%。該智庫8月的民調亦顯示,滿意國民黨表現的民眾為23.6%,滿意民進黨的為27.3%。可見除部分繹營支持者外,廣大中間選民雖不滿國民黨執政表現,但對為反對而反對、提不出建設性意見的民進黨也不認同。因此民進黨的版圖並未因藍退而綠長,民眾對兩黨的不信任同時加劇。

2、缺乏執政資源

民進黨沒有“中央”執政權,地方執政縣市只有6個,在資源調動和使用方面與國民黨存在差距。尤其是進人選舉沖刺期,無論是文宣戰還是組織戰都需要大量金錢和人脈投入,在近幾年台灣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僅憑政黨募捐款,而無行政資源支持,選戰會很吃力。

所以,民進黨是大勝還是小勝,主要取決於外部條件的變化,而非自身進步,具體而言就是要看藍營支持者是否回流,以及年輕人是否積極投票、選情並非十分樂觀。

綜上所述,年底縣市長選舉藍綠雙方還是以拼基本盤為主,雖然國民党支持者流失,但由於北部一些縣市在上屆選舉中領先較多,而民進黨並未將勝勢有效化為選票,因此國民黨不至出現崩盤的局面。但如果馬當局未來70天施政仍問題不斷,那麼在選情緊繃的情況下,流失少許選票就能改變選舉結果,藍營須高度警惕。

(金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