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馬英九任內將難將有兩岸政治對話

台北論壇基金會前日舉辦「二零一五年台灣內外政策環境的展望」研討會,邀集來自「紅藍綠」、「美中台」智庫一起討論兩岸關係的發展與演變。

據台灣媒體報導,曾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的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政策中心主任卜睿哲,在研討會上發表論文時大膽預測,兩岸在二零一五年不會有政治對話,因為目前台灣公眾輿論無法接受兩岸政治對話,其次就是兩岸認知上的差距,暫時也無法跨越。但卜睿哲認為,「馬習會」不是不可能,不過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到底是國內或是國際、是黨對黨、領袖對領袖還是其他的定義?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卜容智的這個「大膽預測」,其實已不算「大膽」,而是已經明擺著的事實。只不過是,他把在二零一五年不會有兩岸政治對話的原因,歸結為「目前台灣公眾輿論無法接受兩岸政治對話,其次就是兩岸認知上的差距,暫時也無法跨越」,是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因而也就對在二零一五年能否實現「習馬會」作出了錯誤的結論。實際上,「習馬會」之所以會破局,其原因除了是馬英九堅持要在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場合,有違一個中國原則,及干擾習近平在國際舞台大顯身手的戰略意圖之外,還因為馬英九只是但求在「習馬會」中,與習近平握下手、會個面,就可籍此建立自己的「歷史地位」,甚至是將之當作為國民黨「九合一」選情打氣的「工具」;而不想談任何內容,尤其是要躲開進行兩岸政治對話。

這不但是自相矛盾,而且更是不切實際,因為既然要進行世紀性的「習馬會」,就不能不進行兩岸政治對話,光是為見面而見面,使得「習馬會」失去其應有的重大政治意義,浪費甚至是踐踏這個聚焦全球眼光的極為重要場合,那倒不如不見。因此,卜睿哲把「習馬會」與兩岸政治對話割裂開來的思維方式,是脫離甚至違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規律及方向的。這簡直是打破卜睿智所謂「中國問題專家」,及曾多年在美國國務院出任主管美國與中國(包含台灣)、日本、韓國等雙邊國際關係事物官員資歷的「齋缽」。

當然,倘卜睿智是站在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高度」,擔心倘進行兩岸政治對話,就將會導致「太平洋第一島鏈」在最重要的關節點——台灣出現突破口,從而令到「重返亞洲」戰略難以實現,而刻意將「習馬會」與兩岸政治對話割裂開來,那又當別論。或許,正因為如此,在金溥聰駐美之後,越趨表現出親美傾向的馬英九,才一方面表達拒絕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強硬態度,另一方面卻又堅持要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國際場合進行「習馬會」,表面上是對實現「習馬會」很有誠意,實質上卻是要讓「習馬會」破局。因此,卜睿智的這番談話內容,實際上已是為「馬金體制」最近的一系列表現,作出了最佳的註腳,或是與「馬金體制」在唱「雙簧」。

實際上,兩岸在二零一五年難以開展兩岸政治對話的根本原因,並非是如卜睿智所言的「目前台灣公眾輿論無法接受兩岸政治對話,其次就是兩岸認知上的差距,暫時也無法跨越」,而是馬英九本人或是優柔寡斷,或是刻意為之地錯失了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最佳時機。——馬英九在二零零八年的「總統」大選中,以大勝二百多萬票的優勢壓倒其民進黨的對手,簡直是氣勢如虹,萬眾歸心;而遭受陳水扁貪腐案折磨的民進黨則呈現極度弱勢,當時就連民進黨內自己也認為再也難以翻身。倘馬英九能在此時當機立斷,拿出魄力全面執行《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五項任務,在已經落實其第五項「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的基礎上,在執行其第一項「促進盡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及第三項「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的同時,也落實其第二項「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及第四項「促進協商臺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做到經濟領域協商與政治範疇對話同行並舉、分頭進擊,就一定能夠乘勝進擊,一鼓作氣,全面完成的。

遺憾的是,馬英九並非是一個具有遠大理想及懷有政治謀略的政治家,而只是只求個人歷史地位、忽略民族利益,只求眼前成績、不顧長遠成就的技術官僚,因而拋棄了其原有的「終極統一」理想,推出了消極的「不統不獨不武」,以抵制積極的「促統反獨止武」,只顧進行積極領域的協商,拒絕進行政治範疇的對話;儘管恢復了兩岸談判,也簽署了二十一項協議,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因為違背了經濟基礎推進上層建築發展的規律,在推進兩岸政治對話上遲疑,錯失時機,而使得經濟領域的成績缺乏政治對話的強固支持,因而讓民進黨有機會「鹹魚翻生」,捲土重來,難於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現在,馬英九在內政甚至國民黨內部一塌糊塗,民望極低,而且也根本無法突破被綠營指摘「賣台」的心魔,也就根本無法在他的任期之內,開展兩岸政治對話了。因此,卜睿智的上述說法,是不符實際情況的,至少也是本末倒置的。

現在,馬英九的任期,只剩下一年多,亦即在二零一六年五月十九日卸任之前,只有二零一五年是一個完整的年份,在目前台灣地區的政治態勢下,當然是不可能進行兩岸政治對話。既然如此,又何必強求「習馬會」?

因此,在距離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還有一個多月之際,習近平刻意找來臺灣的統派團體,重申已經有十多年不提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填平馬英九只講「各表」不談「一中」的「模糊地帶」,並直接否定馬英九主張的「不統」,從而將北京的兩岸政策前景一次說清楚,堵死了 「APEC習馬會」的幻想之路。在此情況下,倘若馬英九仍然死抱只求任期偏安,不望長治久安的消極無為心理,因而就連是不在國際場合進行的「習馬會」,也不可能實行,當然也就不可能在二零一五年進行兩岸政治對話了。

其實,馬英九的性格也注定了在其任內不可能會有兩岸政治對話。他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就是阻礙兩岸政治對話的絆腳石。誠然,兩岸政治對話不能與兩岸和平統一談判劃上等號,但卻是兩岸政治談判的初級階段,既然馬英九決心「不統」,進行兩岸政治對話就變成了無的放矢,無效之舉,又何必浪費時間及機會?

當然,卜睿智所說不會有兩岸政治對話的是二零一五年,是與前日研討會的「二零一五年台灣內外政策環境的展望」主題相契合,而不是其他年份。那麼,兩岸政治對話何時可以進行?這要看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的情勢。如果國民黨勝選,無論是吳敦義,還是朱立倫單反當選,或許都有可能實現。如果是民進黨勝選,則機會很微。不過,倘民進黨能夠大徹大悟,放棄「台獨黨綱」,則又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