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關係的質與量:過去、現在、未來

由於政治對峙的原因,長期以來,台灣與大陸雙邊經貿交流一直受到官方不同程度的幹預,所幸由於雙方都採取非對抗性的經貿政策,政治介入並未完全堵死經貿交流的通道。兩岸各具有的比較經濟利益條件,互補互利,在市場機制的引導下,雙邊經貿交流持續快速發展。

以雙邊貿易為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公佈的資料顯示,貿易總額由一九九○年的五‧六億美元,逐年增加至二○一三年的一二四三 ‧八億美元,一九○~二○一三年間平均每年成長率約一五%。同期間,台灣對大陸出口值由四三九億美元增加至八一七‧九億美元,台灣自大陸進口值則由七 ‧六億美元增加至四二五 ‧九億美元,每年平均成長率分別約為一四%和二四%。目前大陸已是台灣最主要的經貿夥伴,第一大外銷市場、第二大進口來源、最大的出超來源地。

兩岸雙邊貿易快速發展

隨著兩岸雙邊貿易快速發展,台灣對大陸貿易依賴程度不斷提高,而大陸對台灣貿易依賴度則呈現先上升後遞減的趨勢,相互依賴度呈現不對稱的格局。以雙邊貿易總額計算,一九九○~二○一三年間,台灣對大陸貿易依賴度由四‧二%逐年增加至二一 ‧六%;而同期間大陸對台灣貿易依賴程度,則先由五‧五%逐年上升至最高點七 ‧二%,嗣後再逐年遞減至四 ‧七%。兩岸雙邊貿易相互依賴程度不對稱的現象,顯示大陸作為台灣的貿易夥伴地位越來越重要,而台灣作為大陸的貿易夥伴地位則反之。目前台灣是大陸第五大進口來源地、第七大出口市場、最大的貿易入超來源。

兩岸雙邊貿易商品結構,過去二十多年來呈現顯著變化。台灣對大陸出口貨品主要為工業原材料、半成品和機器設備及其零配件等,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HS 85)、塑膠及其製品(HS39)、機器及機械用具(HS 84)、人造纖維絲(HS 54)等一直都是台灣對大陸出口前十大主要貨品;而鞋靴(HS64)、浸漬、被覆或黏合之紡織物(HS59)、針織或鉤針織品(HS 60)、人造纖維棉(HS 55)、紙、紙漿及紙製品(HS 48)等,近年來已被排除在前十名之外。

台灣自大陸進口的貨品,一九九○年代初期前十大主要貨品中,工業用或藥用植物(HS 12)、礦物燃料(HS27)、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泥(HS25)、棉花(HS 52)、衣著及服飾附屬品(HS 61、HS 62)等,近年來已退出十大之外,取而代之的是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HS 71)、光學、照相儀器及器具(HS 90)、化學品(HS 29、HS 38、HS 39、HS28)等。台灣自大陸進口製造業半成品所佔比重逐漸增加的現象,顯然與台灣逐漸鬆綁進口限制有關,而大陸製造能力提升也是關鍵因素。

兩岸貿易貨品結構與台商投資策略相關

台灣與大陸的雙邊貿易高速成長,以及貨品結構特徵的變化,與台商到大陸投資行為密切相關。台商到大陸投資,早期由於政府管制,且當時大陸投資環境仍不夠好,投資的案件數不多,且平均規模也很小;直到一九九○年代中期過後才大幅增加。歷年累計至二○一三年底止,經濟部核准在大陸投資件數四○七六二件,投資金額一三三六‧七九億美元,大陸是台灣對外投資最主要地區。

台商在大陸投資,早期主要落腳在廣東,其次是江蘇、上海和福建、河北等沿海地區;近年來,廣東、浙江、河北等地所佔比重呈現相對減少的現象,其他各省市也呈現不同幅度的萎縮,京、津、魯、冀、遼為主體的環渤海灣地區,及以重慶、成都、西安為重心的中西部地區,則逐漸受到台商的青睞。

就投資行業而言,主要為製造業,其次為服務業,其他行業較少。不過,就長期趨勢來看,製造業所佔比重呈現遞減現象,而服務業、營造及水電煤氣業則反之,呈遞增趨勢。在各項製造業中,早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紡織、皮革及其製品等傳統製造業,自一九九○年代中期起,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電子零組件等技術密集製造業呈逐年增加之勢;基礎製造業的比重在不同階段中大致維持在四分之一左右,沒有太大改變。近十多年來,受到技術密集製造業大量投資的排擠,基礎製造業和傳統產業一樣所佔比重都呈現相對下降趨勢。

台商赴大陸投資後,一般會繼續利用既有的產業網絡,自台灣採購所需原材料、資本設備等,投資促進了台灣對大陸的出口擴張,兩者存在相輔相成的關係,逐漸形成了兩岸產業垂直分工體系。不過,隨著上、中游關聯產業也陸續前往大陸投資,就地供應,或大陸本身產業鏈漸趨完整後,大陸事業即減少自台灣採購,顯示兩岸商品貿易和直接投資之間存在相互替代的關係,這種現象改變了與台灣原有供應鏈的連動關係,進而導致兩岸產業在製造方面的分工縮減。

兩岸產業分工調整與時俱進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赴大陸投資的台商,絕大多數都保留母公司在台灣繼續營業。這些廠商在兩地安排的生產活動,普遍採取水平分工方式,惟留在台灣生產之產品大部分的附加價值較高。此外,在大陸的事業主要負責生產,其他的活動如研發、新產品設計與測試、市場行銷等絕大多數由台灣的母公司負責。

台商在大陸投資事業基本上是全球佈局之一環,近年來,受到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潮流影響,以及隨著大陸經營環境改變,台商在兩岸的分工佈局已有所調整。首先,台商愈來愈重視利用大陸的資源與市場腹地,並利用特有的產業網絡進行跨境分工佈局。其次,隨著大陸事業生產的比重不斷增加,在台母公司關閉製造部門的案例有逐漸增加的跡象。第三,近十多年來,製造業在兩岸投資佈局,採用「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營運模式者愈來愈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陸產業快速發展,兩岸產業分工與合作形勢已逐漸發生質變。首先,由於大陸企業逐漸壯大,兩岸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趨於白熱化,讓互信基礎原本薄弱的兩岸產業關係雪上加霜。其次,台商在大陸投資逐漸形成的產業聚落,例如蘇州(昆山)、東莞等電子產業聚落,過去與大陸本土企業的聯結不深,未來隨著大陸「十二五規劃」政策支持,大陸本土企業逐漸壯大,產業不斷升級後,在大陸的台商產業鏈生態有可能出現質變,是否會侵蝕台灣在兩岸經貿關係的相對優勢,值得進一步觀察。

兩岸產業競合關係的質變

此外,近年來東亞各國積極推動雙邊或多邊的經濟合作,形成另類的貿易保護主義,對台灣構成了嚴峻挑戰。台灣試圖融入東亞經濟整合的行動,受到國際政治現實的阻撓;與大陸雖然已簽署ECFA,但後續協議進展不順,其中,服貿協議卡在立法院,貨貿協議後續協商進程延宕,不僅不利於兩岸經貿交流正常發展,而更嚴重的後果是,其他國家出於對兩岸關係生變的疑慮,或對台灣自由化的決心與態度不信任,與台灣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受到波及。EC F A 後續協議卡關若不能突破,勢將影響台灣融入東亞經濟整合的進程,大陸對台灣的磁吸作用不減,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只會增加。

其次, 從微觀面看,未來兩岸產業競合關係可能出現新的風貌。儘管目前兩岸產業發展仍各具有優劣勢,台灣的產業基礎較強,產業鏈較完整,研發與創新能力較優,但缺乏品牌和市場支持;而大陸具有多元且廣大的市場腹地,在合則兩利的經濟誘因引導下,兩岸產業合作應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隨著大陸企業愈趨壯大和成熟,兩岸企業優劣勢或將出現消長,可能挫傷兩岸企業合作的意願;此外,大陸積極建構本土的產業體系,不在乎全球產能格局;而台灣產業卻受制於市場腹地,發展空間遭到壓縮。對台灣而言,除了儘早完成ECFA後續協商並付諸實施,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為了發揮兩岸產業優勢互補、共創雙贏利基,兩岸應攜手合作,善加利用ECFA機制,強化兩岸產業發展政策協調,避免重複投資、產能過剩、導致惡性競爭,並化解兩岸產業界「相互競爭」的心理障礙。

(高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