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中央調海軍征戰南海經過

1974年1月19日西沙自衛反擊戰打響後,考慮到當時南海艦隊兵力不足的實際情況,海軍根據南海艦隊的要求,向中央軍委請示,將東海艦隊的海軍護衛艦第18大隊調往南海艦隊,以加強南海艦隊的兵力,防止南越當局組織海空軍部隊對我西沙進行反撲(當時南越有美制驅逐艦9艘)。中央軍委副主席葉釗英、中央軍委委員鄧小平同意了海軍的建議,經報周恩來總理和毛澤東主席同意後,中央軍委以特急電報形式批復海軍,同意海軍護衛艦第18大隊調往南海,並指示福州軍區擔負起海軍護衛艦第18大隊南下通過台灣海峽時的組織指揮和掩護任務。

西沙戰事急,東海護衛艦大隊調南海

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海軍緊急部署東海艦隊執行調動計劃,由海軍副司令員劉道生中將具體組織指揮和實施。

由於此次行動是我海軍護衛艦編隊首次通過台灣海峽南下,軍事敏感性相當高,任何不慎都有可能引發海峽兩岸局勢的緊張,因此對保密工作的要求十分嚴格,整個行動被中央軍委定為機密級,除主要首長和作戰部門知道情況外,對其他人員嚴格保密。東海艦隊命令護衛艦第18大隊執行南調任務時,並未告訴部隊是調往南海,而是作為執行正常的春節戰備出海巡邏任務,進行備航工作。東海艦隊通知護衛艦第6支隊做好“昆明”號、“成都”號、“衡陽”號三艦的出海准備工作,務必於1月22日起航,巡邏海域為浙江南部海域。東海艦隊司令員馬龍少將親赴舟山組織部署。

護衛艦第6支隊按照東海艦隊的通知要求,在第一時間內組織好出海編隊。第6支隊副支隊長嚴恩明帶領支隊政治部保衛科科長黃鐵須等10多名機關幹部隨編隊出誨,海軍護衛艦第18大隊軍政主要官員也隨艦出海,組成的海軍編隊以“昆明”號為指揮艦,嚴恩明為編隊指揮員,編隊序列:“昆明”號為一號艦,“成都”號為二號艦,“衡陽”號為三號艦。

1974年1月22日(農歷大年三十)早晨6時許,海軍護衛艦第18大隊三艘導彈護衛艦,在護衛艦第6支隊副支隊長嚴恩明的率領下,由舟山起航,駛往浙南海域。

誨軍編隊出舟山過韭山列島、魚山列島,一直向南航行,許多官兵對此疑惑不解,怎麼編隊越走越向南主,這可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現象、中午時分,隨艇行動的艦隊首長下今,海軍護衛艦第18大隊三艘導彈護衛艦立即南下,通過台灣海峽,加入南海艦隊的作戰序列,保衛西沙群島。這個命令傳達以後,大家才明白了這次行動的目的和到達的地點,官兵們部非常激動,感到能執行這樣的任務十分光榮。

根據東海艦隊的命令,擔任指揮艦的“昆明”號制定了從大陳到福建沙埕的航行計劃,編隊起錨駛向沙埕港,於22日15時抵達福建沙埕錨地錨泊。

編隊過海峽,各級首長坐鎮來指揮

福州軍區接到中央軍委命令後,認真組織實施了海軍編隊通過台灣海峽的計劃,軍區司令員皮定均中將坐鎮軍區作戰指揮室,並定下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這是新中國成立25周年來,我軍海軍艦艇編隊首次通過台灣海峽南下,其重要的軍事和政治意義不言而喻。

對此,福州軍區司令部制定了海軍編隊通過台灣海峽的護航方案和海上情況處置預案,在獲得中央軍委批准後,皮定均司令員下達命令:海軍福建基地組織多支護衛艇、魚雷艇編隊進入沙埕、東沖、東山、崇式等8個港澳口內待命出擊;福建海岸炮兵進入陣地,做好射擊的准備;福建沿海海空軍雷達站全線開機,觀察掌握我海軍編隊三艘軍艦南下台灣海峽的艦位和空情;海軍福建基地派出有經驗的航海人員,為海軍編隊南下領航;駐閩空軍在福州、漳州機場的殲擊機進入起飛待命狀態,飛行員要坐在座艙裏,等待命令起飛;福州軍區技偵部隊加強對台灣國民黨海空軍部隊調動出動情況的掌握;所有擔負掩護任務的部隊進入一級戰鬥准備,擔負任務的領導幹部一律堅守崗位。並要求上述兵力行動必須在1月22日16時前部署到位。

據參加此次領航任務的海軍福建基地司令部航海保証處領航組原副組長林春恩回憶:1月22日17時30分,海軍編隊從沙埕港起航,19時經福建臺山島以南誨域進入台灣海峽。

這天晚上,正值農歷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在辭舊迎新,福州吱內鞭炮齊鳴、爆竹聲聲,而在福建沿海3000公里的海岸線上,在福建的空軍機場場站,在各級指揮所裏,上萬名陸海空軍官兵都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艦艇上、飛機駕駛艙裏、海岸炮兵陣地上、高山雷達站裏,做好了戰鬥的准備。

從中央軍委到海軍、福州軍區的各級首長都非常關注這次海軍編隊南下的行動安全問題。在中央軍委指揮所,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元帥在關心著海軍編隊的動向;在海軍指揮所,海軍副司令員劉道生中將坐鎮指揮,不時詢問編隊的位置;在東海艦隊指揮所,東海艦隊司令員馬龍少將和參謀長田作成少將的眼睛緊盯著海軍編隊南下的航線,一分鐘都不敢離開。

海軍編隊轉入台灣海峽航行後,編隊就拉響了一級戰鬥警報,編隊官兵進入一級戰鬥准備,全編隊實行燈火管制,並且加強了艦首瞭望。這時海上風浪漸起,冬季的台灣海峽受季風影響,風浪特別大,9級的大風卷起了一個又一個巨浪,撲上艦首,沖過駕駛台,打到後甲板,整個編隊被淹沒在浪濤之中,坐在炮位上的官兵衣服雖然全被打濕了,但戰士們仍然堅守在崗位上。海軍編隊南下,國民黨一路“護航”

據悉海軍編隊離開沙埕港後不久,國民党軍方就掌握了我編隊南下起航的資訊,國民黨軍設在台灣海峽西岸的雷達站始終跟蹤著我編隊南下的動向。

據海軍福建基地原政委黃鐵須少將回憶,海軍編隊南下時,在烏丘以東海域有一支國民黨海軍“陽字”號驅逐艦編隊在巡航,我海軍編隊在臺山島以東轉入向台灣海峽航行的航線後,這支正在巡邏的國民黨海軍驅逐艦編隊即駛離烏丘以東海域,退回到台灣海峽中線以東海域,好像是為我們讓出了南下的航線。我海軍編隊在南下途中沒有與國民黨海軍艦艇相遇,也沒有遭到國民黨海軍的攔截,南下過程之順利,切實出乎意料之外。

1月23日淩晨3時,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元帥打電話到福州軍區作戰指揮室瞭解情況,當獲悉“三個小夥伴”已順利通過烏丘時,他說:“那好,你們辛苦啦。”

海軍編隊於1月23日6時抵達廣東潮陽企望灣海面,汕頭水警區司令員魏治國帶領措潛艇第74大隊的編隊在海上接應,他還登上“昆明”號護衛艦慰問官兵,並對疼軍編隊進行了補給。魏治國司令員告訴海軍編隊指揮員,有一架國民黨軍偵察機一路跟蹤到企望灣後才返回台灣。官兵們風趣地說:“這是台灣國民黨軍派飛機為我們一路護航,他們辛苦了。”在企望灣交接以後,海軍編隊在南海艦隊的領航下繼續南下廣東湛江,稍作休整後即開赴西沙群島。

1974年底,“貴陽”號護衛艦完成修艦任務後,也通過台灣海峽南下歸建,海軍護衛艦第18大隊完成了整建制的搬遷任務,正式落戶南海。

由於我軍加強了南海艦隊的兵力,南越軍不敢貿然對我採取反攻行動,南越當局眼見大勢已去,也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