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首次三軍協同作戰 血染一江山島

蔣介石集團於國共內戰失敗後逃亡到臺灣,與大陸政權仍處於戰爭狀態。美國在中國內戰期間,曾近乎拋棄蔣介石。但朝鮮戰爭前後,美國與大陸為敵,又開始利用仍擁有幾十萬軍隊的蔣介石。

隨著朝鮮戰爭結束,大陸重新把軍事重點轉向臺灣,頻繁採取行動。形勢逼迫下,美蔣雙方展開談判,焦點是:美國為蔣介石提供保護的地理範圍。

此時,蔣介石所控制的地盤,除了臺灣等地及附屬島嶼外,還包括與大陸鄰近的一系列島嶼。對蔣介石來說,這些島嶼不可放棄,是反攻大陸的橋頭堡。即使從防禦角度說,沿海島嶼也是保衛臺灣的門戶。蔣介石還另有小算盤:先騙美國承諾保護這些島嶼,然後借此拖著美國幫他反攻大陸。但是,美國人肯定無意幫他反攻大陸。

1954年12月2日,雙方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其中所規定的範圍,明確提者只有“臺灣與澎湖諸島”。就這樣,美國終於為蔣介石畫下了保護圈。對於保護圈之外的沿海島嶼,解放軍要如何下手呢?

張愛萍堅持先打一江山

1955年初依然處於國民黨控制下的沿海島嶼,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福建方向,以馬祖、金門為中心;一個是浙江方向,以上、下大陳為中心。雖然美國人從大戰略角度並無興趣替蔣介石保住這些島嶼,但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卻積極利用這些島對大陸實施騷擾。中央情報局在臺灣的馬甲“西方公司”充當幕後導演,而台前的主演,則是沿海冠以諸如反共救國軍之類名頭的各色遊擊隊。他們中有鹽梟、海盜、流亡出來的各種為大陸新政府所不容的“異己分子”、“階級敵人”。

在浙江沿海,國民黨浙江省主席胡宗南(化名秦東昌)將三十多支這樣的遊擊隊改編為江浙反共救國軍六個大隊,並組建海上突擊總隊。1953年,國民黨正規軍第46師進駐大陳,與原有的反共救國軍一道,編組為大陳防衛部,由劉廉一中將指揮。其管轄下有四個地區司令部,分別扼守大陳島、一江山島、漁山島、南麂島等地。其中大陳為主島,駐守有14000餘軍隊(另有14500多居民)。而一江山島,則位於大陳西北方向。其守軍數量很少,不到大陳十分之一。

一江山島位於浙江省台州灣椒江口海面。恰好處於大陸與大陳島之間。該島與大陸的距離有30多公里,與北面大陸控制下的頭門山相距9公里,與南面的大陳島距離17公里。這一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一江山島既是國民黨防守大陳的前哨和警戒陣地,也可以成為大陸進攻大陳島的跳板。

1954年8月27日,大陸華東軍區成立浙東前線指揮部,以張愛萍為司令員兼政委。張愛萍沒有接受直接進攻大陳的多數意見,而決定首先拔除大陳島前哨── 一江山島。張愛萍自述主要理由為:一江山距離解放軍陣地很近(9公里),且處於解放軍火力控制下,打起來比較容易。顯然,大陸對金門等島嶼戰的失敗仍心有餘悸,又缺乏三軍協同經驗,因而傾向於選擇一個距離近、小且弱的目標練手。

其間,得到蘇聯援助而實力大增的解放軍海空軍頻繁出擊,於1954年多次轟炸一江山──大陳,還擊沉了包括“太平”艦在內的多艘國民黨艦艇,奪取了該區域的制空權和制海權。至此,國民黨守軍實際已處於絕境。美國人對此卻坐視不管,反而將這一海域的軍艦撤走。

大陸鑒於美國的行動,料定進攻將不會遭到干涉,遂決定於1954年12月20日攻取一江山島。可隨後形勢的突變,卻迫使大陸暫緩行動。

這一突變,就是前面所說的《共同防禦條約》。雖然條約明確規定的範圍只有臺灣和澎湖,但美國人是否依舊對沿海島嶼坐視不管,一時卻難以判明。不管怎麼說,登陸戰成功的前提是制海權和制空權。雖然大陸海空力量對臺灣已有局部優勢,但在美國面前仍屬弱小。如果美軍直接干涉,解放軍毫無勝算。此前朝鮮戰爭擴大化,某種意義上也是東方陣營對美國底線判斷失誤所致。殷鑒不遠,毛澤東也必須重新審視局面。

據大陸公開史料,毛澤東經“反復考慮”,認為美國雖簽《共同防禦條約》,但其不干涉沿海島嶼的意圖未變。因此在“避免與美軍衝突的前提下”,仗還是要打。但在12月中旬,中央軍委發給浙東前指的新命令,還是有些微妙變化:進攻時間被推遲到1955年1月;目標也不必限定為一江山島。如發現其他“設防薄弱的島嶼”,也可以打。但張愛萍攻打一江山島的決心卻沒有變化。

守軍多與“共匪”有血海深仇

一江山島 “易守難攻”。就地理而言,該島分北一江、南一江兩個島(以下簡稱“北江”、“南江”)。中間隔著100至200米寬的水道。據說“一江山”的名字即由此而來。其中,北江島東西長約1900米,南北寬約100至700米,面積1.1平方公里。南江島東西長1010米,南北寬約300米,面積0.65平方公里。

島上共有4個高地:北江島的203、190高地;南江島的180、160高地。依託這些高地,可居高臨下控制全島。島四周大都為高10-40米、坡度40-70度的海岸陡壁,且都是些堅硬而光滑的岩石。其近岸水深約7-8米,且多漩渦和岩頭浪。整個一江山島海岸,可供登陸的地段長度還不足1000米。除天然屏障外,守軍還大修工事,構築永久、半永久碉堡154個和2道塹壕,廣設鐵絲網、絆網、地雷。

臺灣方面對守軍兵力的描述略顯混亂。一說為“700多名官兵”;一說為“遊擊健兒七百二十餘人及後勤與配屬工作者二百余人”,或作“全島七百二十位戰鬥官兵,三百後勤和十位護理人員等一千零三十位”。另一種表述為:軍官116人,士兵923人,總計1039人。

這與大陸“近1100人”說法大體吻合。所謂“720人”,只是其中的“戰鬥官兵”人數。

據大陸資料,守軍年齡構成極為懸殊,既有70多歲的老頭,也有十三四歲的孩子。很多士兵是至親。據說戰前曾要求父子或兄弟關係者,必須有一人撤退,士兵妻子也全部撤走。但據大陸資料,戰鬥開始時,仍有一些父子兵和夫妻兵,甚至還共守一個碉堡。從年齡和身體素質分析,這些守軍絕談不上精銳。但很多人與大陸有血海深仇,其戰鬥意志倒是堅定旺盛。國民黨到臺灣後,經美國和日本顧問直接指導,戰術水準也有提高。   這1000多守軍的總指揮官名叫王生明,當年45歲,上校軍銜。他本湖南人,是個15歲從軍的老行伍。1954年10月,王生明出任一江山地區司令,來到這風雨飄搖之地。一江山的生存環境極為艱苦。島上並無居民,也無良好水源。如果久不下雨,連飲水也要靠大陳提供。大陸公開資料透露一江山戰俘口供,提及每日伙食不過兩頓飯,早上十點一頓,下午四點一頓。王生明到任後,大陸的炮擊和轟炸逐漸加劇,彈片甚至洞穿了他的衣服。就這樣苦熬到1954年12月。此時大陸已確定進攻一江山時間表,王生明卻被召回臺灣,授予第五屆陸軍戰鬥英雄第一名。在1955年元旦英雄大會上,蔣介石親自給他戴上了英雄章。

深知一江山島危如累卵的王生明,對蔣介石授予此榮典的用意或已心知肚明。授勳後他與全家合影,並留下訣別書。1955年1月7日,王生明於雨中啟程返回一江山島。其子送行,王用手帕為其遮雨。其子道:“手帕怎麼會擋得了雨?”

此時,距一江山島戰役開始,僅剩10天。

近200架飛機投下120噸炸彈

張愛萍為了一鼓作氣打下一江山島,集中了相當數量的海陸空軍兵力。據公開資料,總兵力約1萬人,除開海空軍和支援單位等等,其中直接登陸部隊為3700人,基幹為4個步兵營。其支援火力包括4個地面炮兵營另12個連,6個高射炮營,火箭炮營,以及188艘大小艦艇和184架飛機。

對內戰以來以劣勢裝備自詡的解放軍而言,如此大規模的三軍種協同登陸作戰,尚屬首次。光是登陸部隊,解放軍人數就是守軍的3-4倍。火力優勢更是壓倒性的。但張愛萍仍擔心有變數,決心在第一波登陸時就把主力送上岸。為此,他把4個參戰步兵營中的3個放在第一梯隊,只留一個營作為第二梯隊。這意味著,解放軍將以極為密集的隊形通過狹窄海岸登上一江山島。

1955年1月18日上午8時,戰鬥開始。解放軍空軍首先出擊,以4個轟炸機大隊和3個強擊機大隊對一江山和大陳實施了第一輪轟炸,投彈約120噸。9時整,解放軍開始火炮試射。其後,200多門火炮和火箭炮以7次間隙射擊和5次急襲射擊,向一江山島傾瀉了12000多發炮彈。

12時15分,搭載著解放軍登陸部隊3700人的138艘登陸艇,在30多艘護衛艦艇、51架戰機的掩護下,浩浩蕩蕩開向一江山島。只是由於此前遭遇較大風浪,陸軍官兵大都暈船。

13時30分,解放軍又以轟炸機和強擊機各3個大隊對一江山島實施第二輪轟炸。與此同時,軍艦也逼近到離岸3500米處,直接轟擊島上的陣地和碉堡。

據台方資料,至14時28分,解放軍共出動飛機190架次,發射炮彈41000多發。“頃刻間,山色轉為焦黑,彈穴密如蜂窩”。經過幾輪狂轟濫炸,小小的一江山島已經化為“霧島”。又能有多少抵抗力量倖存下來呢?

屍山血海之地

在北江島東段的樂清礁、北山灣一線,搭載解放軍步兵第178團第2營的船隊逐漸逼近。直到距海岸500米外,島上都沒反應。可進入500米後,突然迎面飛來以20毫米炮彈和12.7毫米重機槍彈構成的炙烈火網!霎時間,一艘登陸艇就挨了2發炮彈和百餘發槍彈,另一艘上的五星紅旗也被打落海中。

解放軍立刻組織火力壓制守軍,空軍也積極配合。樂清礁方面,登陸艇終於徐徐放下大門,主攻第5連旋即離船上岸並撲向第一道鐵絲網。天空中劃過三發紅色信號彈。其時正好是14時30分。登陸部隊繼續前進,撲向王生明司令部所在的頂峰203高地。

北山灣方面,第6連由於搞錯了登陸點,陷入三面火力夾擊。最前面的一艘艇中彈數十發,又因為艙門開很太早,導致艙內進水。陸軍無法即時上岸而遭到重大殺傷。而靠上的海岸又是峭壁,難以展開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