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能向澳門學什麼

“我們說“內地能向澳門學什麼”,不是說要有樣學樣機械照搬,而是說要學習借鑒澳門探索積累的寶貴經驗,擇其可學者、易學者認真學習,即便不能一步到位,也可以逐漸完善,共同提高。”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昨天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指出,澳門回歸祖國15年取得的成就,值得澳門同胞和全國各族人民自豪和驕傲,澳門探索積累的寶貴經驗,值得澳門同胞和全國各族人民珍惜和銘記。

《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3~2014)》認為,目前澳門處於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和最好時期。1999年到2013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由502.7億澳門元增長至4134.7億澳門元,年均增長16.2%;人均GDP由1.5萬美元增至8.7萬美元,增長4.8倍。澳門很小,可謂“彈丸之地”,但澳門很富庶,居民享有完善的各種保障,澳門同胞的臉上洋溢著歡喜,跳躍著尊嚴。

有網友調侃:澳門福利這麼多,也是醉了。有網友發問:澳門發展這樣好,內地能向澳門學習些什麼?澳門政府經常向居民發“紅包”,可否一學?據統計,一名澳門老人每年可以拿到的“紅包”有,敬老金7000元,13個月養老金39000元,現金分享9000元,個人公積金7000元,外加醫療券600元,總共62600澳門元。內地網友羡慕“社會保障已經覆蓋全澳市民,澳門人再也不用擔心退休後的基本保障了”,絕非誇張。

如果給居民發“紅包”不容易學,那麼其他方面還是大有可借鑒者,比如免費教育。從幼兒園到高中,澳門實行十五年免費教育,為人讚歎。內地已經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幼兒園和高中不免費,近年來由於幼兒園學費畸高,坊間一再呼籲應該施行學前教育免費。當然,澳門也不是一下子施行十五年免費教育,1995年前澳門沒有免費教育,1997年,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與地區都實施了免費義務教育之後,澳門才開始實施十年免費教育。2007年,開始實施覆蓋幼兒園到高中全部15年免費教育,即使一些沒有加入免費範疇的私立學校也可以享受學費60%的補貼。短短十五年,免費教育在澳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再如監督公車。在澳門,有一些“特殊”的車輛,車牌上方掛著一個白色的牌子,牌子上寫著“××部門”或“××職務”,非常醒目。2002年特區政府規定,所有公務車輛,都必須掛上識別牌,以加強對公車私用的監督,特首的專車也不例外。識別牌是橢圓形的,被人稱為“鵝蛋牌”,掛“鵝蛋牌”的車輛在大街小巷行走,市民一看就知道車的身份,如果有官員公車私用被舉報到澳門廉政公署,將吃不了兜著走。

此外,澳門的社團運作機制也值得內地借鑒。澳門現有人口約63萬,但社團眾多,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個社團,360行幾乎都有自己的社團。澳門現有近7000個社團,一個人往往加入多個社團,有名望者身兼20多個社團頭銜也很正常。大小社團不僅凝聚了志趣相投者,還填補了政府服務不足,解決了居民實際困難。社團承擔很多社會性、公益性事務,澳門人通過參加社團來參與社會,服務社群,互幫互助,2013年僅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一個社團,就服務了140萬人次,相當於為每個澳門人提供了兩次服務。有人評價,“各類社團不僅增添了澳門活力,也為這座充滿人情味的城市增添了獨特風景”。

內地與澳門制度不同,發展基礎不同,內地各區域之間發展也不平衡,我們說“內地能向澳門學什麼”,不是說要有樣學樣機械照搬,而是說要學習借鑒澳門探索積累的寶貴經驗,擇其可學者、易學者認真學習,即便不能一步到位,也可以逐漸完善,共同提高。比如培育公民精神,積極發展社團,比如激活公民權利意識,通過制度創新監督公車私用等,都是內地應該學而且學得了的經驗。“不怕慢,就怕站”,學習澳門經驗是一種抱負,更是一種重大責任。

(《北京青年報》特約評論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