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駐守太平島的歷史由來和現實困境

2014年11月,臺灣媒體盛傳臺灣當局可能租用大陸船隻“振華7號”將擴建碼頭的沉箱運抵南沙群島的太平島。據報道,太平島擴建碼頭及強化機場跑道工程耗資約33億元新臺幣(約合1億美元),工程於2014年2月7日開工,預計2015年年底完工,2016年驗收啟用。屆時台“海巡署”3000噸級巡防艦可以直接靠泊。

臺灣當局自稱是“中華民國”的延續,駐守太平島迄今已60餘年。囿於臺灣當局的特殊地位,目前臺灣駐守太平島面臨諸多困境。為保衛太平島和維護南海權益,臺灣當局惟一的選擇是與大陸合作維權。

國民政府對西沙南沙的駐守

19世紀後半葉,列強悍鄰不斷侵略中國。對於南海中的西沙、南沙等島礁,英、德、美、法、日等國覬覦已久,屢次對這些島礁進行測量、勘探等。據中國學者考證,中國對於南海諸島第一次具有國際法意義的主權宣示發生在清光緒九年(1883年)。是年德國人在南海勘測,清政府循外交途徑提出抗議後,德國人隨即終止了勘測。

當德國撤出南海後,法國接踵而至。早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法國便侵入越南。越南國王曾多次請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抗法。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中法雙方簽訂了一系列條約,由此法國不僅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還取得了對越南的“保護權”,即將越南變成了法國的殖民地。

在取得越南以後,法國又將觸角伸向了中國南海的西沙、南沙等島礁。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法國趁火打劫,於1932年宣佈佔領西沙群島中的武德島,又於1933年強佔南沙群島的九個島礁,此即所謂“九小島事件”。

“九小島事件”喚醒了中國人民對於南海島礁的主權意識,中國多地發生了遊行抗議活動。民國政府由外交部向法國多次提出抗議,強調“菲律賓與安南(即越南)間珊瑚島,僅有我漁民居留島上,在國際間確認為中國領土”,並聲明“中國政府在未經確定查明以前,對於法國政府佔領之宣言,保留其權利”,“是九島者早有華人居住,並非無主之島,法人已代我證明矣。依照國際公法與慣例,凡新發現之島嶼,其住民系何國民,即證明其主權屬於何國,今該群島中全為華人,其主權應屬於我,自無置辯之餘地矣!”。直到1938年中法兩國屢次交換照會,中國政府在所有照會中均堅持對西沙、南沙群島的主權。

法國強佔“九小島”,也妨礙了日本實現向南海擴張的野心,所以日本也向法國提出抗議,拒絕承認法國的“先占”,雙方展開了多次交涉。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1939年2月日本佔領海南島後,3月1日佔領西沙群島,3月30日佔領南沙群島,趕走了盤踞在西沙、南沙的法國人,並將南沙群島更名為“新南群島”。4月9日日本“臺灣總督府”發表第122號文告宣佈將“新南群島”,連同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一併劃歸“臺灣總督”管轄,隸屬高雄州。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國政府於1946年11月、12月指派海軍上校林遵、姚汝鈺帶領“太平”、“中業”、“永興”、“中建”四艘軍艦分赴南沙群島、西沙群島進行接收工作,分別設立“西沙管理處”和“南沙管理處”,並派軍駐守。1947年4月,中國政府為紀念接收西沙、南沙,以所派接收軍艦名為島名,改西沙群島中的武德島為永興島,南沙群島中的長島為太平島 ,此即太平島名字的由來。

二戰結束後,法國企圖恢復對印度支那的殖民統治,不僅重新進駐越南,並派兵登陸西沙、南沙的部分島礁,對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的行動多次提出“抗議”。1949年國民黨政權從大陸敗退至臺灣,並於1950年撤走在西沙、南沙的駐軍,造成了西沙、南沙的“真空”狀態。

在1951年的舊金山對日和會上,由於法國的蓄意挑撥,“對日和約”僅規定日本放棄對西沙和南沙群島的一切權利,卻沒有明確說明將其歸還中國。這一和約是在中國政府不在場的情形下締結的,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表示不予承認。和約中的這一規定為將二戰前中國和法國對西沙、南沙群島的爭議,轉變為中國與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鄰國之間的爭議埋下了禍根。

臺灣當局重新駐守太平島

1945年二戰即將結束時,越南北方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與此同時,法國再次侵入越南南部,佔領西貢,扶植保大皇帝成立“越南國”。從1945年到1954年,越南展開了長達九年的抗法戰爭。1954年,越南取得奠邊府大捷,法國被迫簽署《日內瓦協議》,退出越南,也從此退出了西沙和南沙。

法國撤出後,南越、菲律賓成了主角。根據1954年《日內瓦協議》,以北緯17度為界,越南實行南北分治。1955年,在美國支持下,吳庭豔廢黜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國(南越)。南越建立後不久,即於1956年8月派兵登上南沙群島中的南威島,升旗後撤出。但20世紀50年代,南越的主要目標是西沙群島,因此尚未過多地染指南沙。

菲律賓早在1946年曾向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提出過對南沙的主權要求,但沒有獲得美國的回應。1950年臺灣當局撤走駐南沙守軍後,菲律賓國內又有人主張佔領南沙。“對日和約”簽署後,菲律賓政府妄稱其沒有規定南沙群島的歸屬,南沙群島實際處於盟國的“共同託管”之下,其歸屬應由這些國家或聯合國決定,因此,作為盟國的菲律賓有權決定南沙的歸屬。

鑒於與臺灣當局的“外交”關係,20世紀50年代菲律賓政府並未直接採取行動侵佔南沙群島,而是試圖通過“民間探路、政府在背後跟進”的方式進行蠶食。從1956年起,菲律賓個人或民間機構對南沙群島進行所謂的“民間探險”活動日漸頻繁,實際上成為菲律賓政府正式侵佔南沙群島的排頭兵和探路石。在這些“探險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托馬斯・克洛馬組織的兩次“探險”活動,他以“先占”、“發現無主地”等方式,對南沙群島提出了主權要求。

1956年6月26日,克洛馬的探險隊伍降下太平島上的“中華民國”國旗,並攜帶回馬尼拉。此事件引起了菲律賓與臺灣當局之間嚴重的“外交”風波。在臺灣當局的壓力下,克洛馬向臺灣當局“駐菲大使”道歉,並交還“國旗”。菲律賓在南沙的所作所為引起了臺灣島內民眾的極大憤慨,紛紛要求臺灣當局採取實際行動維護領土主權。1956年6月29日,臺灣當局派出海軍巡航南沙;7月11日,台海軍在太平島重新升起“中華民國國旗”,重建營房等設施,並恢復駐軍,直至今日。   現狀:太平島不太平

臺灣當局重新駐守太平島已近60年,為中國維護南沙主權守住了一塊“橋頭堡”,這是難能可貴的。但也應看到在當今南海局勢不斷升溫的情況下,臺灣當局駐守太平島面臨著諸多困境。

首先,太平島易攻難守。一是太平島遠離臺灣本島。太平島面積僅約0.5平方公里,無險可守,且距離臺灣約1600公里,超出臺灣空軍最先進戰機“幻影2000”和“F16”的作戰範圍,台海軍以最大航速前往太平島也要三天時間。雖然臺灣海軍裝備強于越南、菲律賓,但若失去制空權,台海軍恐難以招架,畢竟太平島距離越南僅約600公里。二是太平島處於越南、菲律賓所占島礁的包圍之中,是臺灣當局駐守的一座孤島。截至目前,越南侵佔了29個島礁,菲律賓侵佔了八個島礁。並且,越南控制的敦謙沙洲距離太平島僅約13公里,且已建立比較完善的設施。

其次,菲越動作頻頻,太平島不得安寧。一是兩國分別通過立法將太平島等南沙島礁納入領土範圍。2009年1月和2月,菲律賓參議院和眾議院分別通過第2699號法案和第3216號法案,將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入菲律賓領土範圍;同年3月,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簽署《菲律賓群島基線法》,將太平島等南沙島礁包括在內。2012年6月,越南通過《海洋法》,將西沙、南沙劃入其領土範圍。今年,菲律賓就南海問題提起了與中國的仲裁案。二是大肆掠奪南海油氣資源。菲律賓、越南等國在侵佔南沙島礁的同時,加緊了對南沙海域油氣資源的掠奪,相關國家已經在南海豎起了1300多口油井。菲律賓是掠奪南海油氣資源最早的國家,該國原本大部分的石油需要進口,但自從開採南海油氣資源後,已大大減少了對海外石油的依賴。越南是開採南海油氣資源最大的受益者,獲利豐厚。三是拉攏域外大國,不斷挑起爭端。為制衡中國崛起,近年美國高調宣佈重返亞太,並奉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利用南海問題挑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以所謂維護南海航行自由為名,多次指責中國,拉抬菲律賓、越南。菲律賓、越南則積極配合美國,不斷挑起與中國的南海爭端,例如中菲之間先後於2012年和2013年發生黃岩島對峙事件和仁愛礁事件,今年因中國981鑽井平臺在西沙海域作業越南國內發生暴力反華事件。與此同時,菲律賓、越南還積極發展與日本、印度、俄羅斯等國的關係,試圖將更多的域外大國拉入南海問題。

在李登輝執政時期,臺灣當局實行南向政策,撤走駐太平島的陸戰隊,改派“海巡署”人員駐守,意在向東南亞國家示好。但這些國家並不買賬,並未停止對臺灣利益的侵犯,例如臺灣漁民在南海的捕魚活動屢次遭到菲律賓、越南等國的驅離、逮捕,最為嚴重的事件是2013年5月菲律賓海岸巡防隊無故槍殺一名臺灣漁民,此事件也是臺灣當局太平島工程提前動工的直接原因。近年來島內媒體曾多次傳出越南有意攻佔太平島的言論。因此,在南海問題日漸升溫的情況下,太平島已成為菲越等國的“眼中釘”,臺灣當局想置身事外,已非可能。為維護臺灣在南海的利益和提升臺灣對南海問題的影響力,臺灣當局擴建太平島碼頭和機場已是勢在必行。

未來:兩岸合作才能保太平

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因此不能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參與解決南海問題的多邊機制。臺灣當局若要保衛太平島安全,維護臺灣人民在南海的利益,惟一的選擇是與大陸合作,共同維護南沙主權。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