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以色列、加拿大,撤僑哪家強

西元79年的8月24日,占羅馬的龐貝城被突如其來的維蘇威火山大噴發所吞噬。

年僅17歲的小普林尼可能是歷史上唯一一位親眼目睹了這場超級災難並將其用文字記錄下來的人--當時小普林尼正在龐貝城20公里開外對岸的米塞納拜訪親戚,他在給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的信中寫道:“天空變得一片黑暗,火焰顯得格外耀眼。”

信中還說,在大禍降臨後,羅馬帝國艦隊派出了部分船隻前往對岸試圖幫忙撤退,但傾盆而下的火山灰、碎石,熊熊烈火升騰下的濃煙,以及熔岩噴發時散發出來的有毒氣體,數日不能消退,救援工作無法展開””

盡管最後有兩千人在這次災難中喪生,但龐貝城的其餘大多數居民卻在羅馬海軍的幫助下成功撤退。考慮到事態的緊急性和古代救援能力的局限性,這場有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場“撤僑行動”仍然完成得相當出色--從那時開始,一個國家動用各種力量在危急時刻保護並撤退公民的能力就被認為是反映其綜合國力的一個窗口。

時至今日,全球化的飛速發展使得各國在外僑居的僑民數量不斷上升:在有著“種族收集癖好”的紐約市,除了聞名遐邇的唐人街、“小義大利”和愛爾蘭的聖派翠克節外,單是波多黎各人及其後裔就有約80萬人之多。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在某地發生了天災、人禍等緊急狀況,各國尤其是那些長期活躍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的大國及其對外撤退救援能力就立即成為了民族主義情懷者們用以攀比的談資和政客們用以籠絡人心的政績。

不過,受制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撤僑行動並不是每次都能夠得到預期的效果--有像印度也門撤僑這樣不光救走了自家人還順道幫23個國家運送公民的揚我國威壯舉;也有像加拿大利比亞徹僑那樣五次出手五次失敗的尷尬案例。

當然,某種情況下祖國母親一時不爽了拒絕撤僑也是有帥。“都說了讓你不去你非要去,呵呵。”美國國務院說。

印度:多次撤僑經驗為王

在本次也門戰亂中,引發各國媒體高度關注的除了暫停索馬裏巡航而專門前往亞丁撤僑的中國軍艦以外,還有印度政府高調派出的一支撤僑團隊。

盡管旱前有消息稱由於印度撤僑過於緩慢而導致滯留也門首都薩那的印度僑民怨聲載道,但目前看來,本次印度的撤僑工作總體上來看還是比較成功的。此外由於中國需要撤僑約為500人,而印度則為約4000人,整體任務的規模和難度部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其實不具備可比性。

面對存在的質疑,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克巴魯丁稱,印度已經連續三次向也門的印度公民發出撤離提醒,最早的一次在1月21日。在最早的旅行警告中,印度駐當地大使館警告“如果條件允許,在也門的印度國民應在自願的基礎上盡旱考慮以商業途徑離開也門”,並宣稱將為浸有護照的國民提供協助。但截至3月26日,仍有4000印度國民不願意或者無法離開也門。

《印度斯坦時報》3月31日報道稱,這4000人中有一半足作為外派勞工前往中東地區的印度護士。在過去3個多月裏,也門當地的雇主都沒有給她們發工資,還扣押了她們的護照。據稱這些護士為了出國工作花費了高額的培訓和旅行費用,不願回國純屬個人原因,和印度政府撤僑不力沒有太大關系。

事實上,印度政府的撤僑任務幾乎和中國同步展拜。印度政府在3月26日就宣佈開始撒僑行動,並於28日被允許將首批約80名印度國民通過也門航空的商業班機轉移到吉布提。而據公開報道顯示,中國海軍在亞了灣的艦隊收到撤僑命令也同樣是26日。

到4月7日,已有印度政府組織的3架印度航空公司航班從也門撤離了約670人,印度海軍也已經成功撤離2300入。印度媒體則稱有超過二十個國家希望在也門撤僑行動中得到印度的幫助。

作為傳統的勞務輸出大國,印度在海外擁有大量僑民,僅在中東各國就有百萬數量級的印度打工者。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夕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當時在海灣地區的印度籍勞工有300萬人左右,大部分集中在沙特、阿聯酋、阿曼和科威特等國,主要從事家政服務和醫護等行業,這個數據到現在已經上升到約700萬。

早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期間,印度政府就完成過比本次也門規模更大的撤僑任務。資料顯示,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不到60天的時間內,印度政府組織的撤僑從戰爭地區疏散了約11萬印度勞工。而參與撤僑的印度航空公司也用59天488班次的高密度飛行任務創造了民航撤僑的吉尼斯世界絕錄。

此後的2003年伊拉克戰爭、2006年黎以沖突、2011年利比亞內戰和2014年伊拉克北部lS入侵中都有過印度政府王導的撤僑任務。去年IS曾從一家醫院強行帶走了近50名印度籍護士,但後來印度成功將這些護士解救撤離並運送回國。

在本次多國請求印度幫助撤僑後,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和自豪感再度高漲。印度總理莫迪稱“幫助其他國家撤僑顯示了印匿的民族精神”。有印媒則驚呼“當美國請求印度協助時,角色已經反轉”。

以色列:複國主義的號召

上世絕80年代以來,以色列主導的多次對埃塞俄比亞擾太人的救援和轉移堪稱世界撤僑歷史上最為獨特的一段。

說到這段歷史,就不得不提到被稱為“法拉沙(Falashas)人”的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早在18世紀60年代,一群歐洲探險家來到埃塞俄比亞探尋尼羅問的源頭時,無意中發現了這些信奉猶太教的黑色人種,他們主要聚居在埃塞俄比亞塔納湖以北地區。和大多數埃塞俄比亞人一樣,他們膚色黝黑,生活水準很低,文盲率很高。

據推測,在西元1世絕,埃塞俄比亞猶太人曾達到過百萬,不過在被發現時已經減少到25萬,到了20世初隻剩下5萬。盡管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些“法拉沙人”在移民到以色列之前並不算”以色列僑民”,但“決不拋棄任伺一個海外猶太人”的以色列的國家理念卻使得隨後的幾次大轉移比以往任何的撤僑行動都更具有”血濃于水”的民族主義色彩。

1973年,以色列猶太教的塞法迪大拉比首先作出正式裁決,裁定埃塞俄比亞猶太人是古以色列人的後裔,屬於猶太人的一支,這為後來進行的政府王導下的大轉移增添了法理上的依據。

1984年發生在埃塞俄比亞的大飢荒成為最好的“撤僑”藉口。為此,在以色列國防軍、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駐蘇丹大使館等多方合作下,新的“出埃及記”開始上演。

這場被命名為“摩西行動”的大轉移自1984年11月21日開始,於1985年1月5日結束,目標是將8000名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從蘇丹空運至以色列。數千名埃塞俄比亞猶太人開始徒步逃往蘇丹的難民營,估計在跋涉過程中死亡人數多達4000。當時的蘇丹政府則默許以色列撤離難民。但是媒體報道此事後,阿拉伯國家向蘇丹施加壓力,空運被迫停止。1000名埃塞俄比亞猶太人破留了下來,他們中的大部分在此後美國主導下的“約書亞行動”中被運往以色列。

1991年,埃塞俄比亞國內出現政治動蕩。為此,以色列主導;的第二波撤僑行動“所羅門行動”開始。自5月24日開始的36個小時內,以色列空軍的C-130運輸機和以色列航空的波音747貨機把14000多名埃塞俄比亞猶太人運回了以色列。

其間,一架波音747貨機1120多人的運載記錄更是令世界震驚。據稱為了盡可能多地載人,以色列航空公司已經事先撤除了飛機上的座椅,以減輕飛機自身重量和增加空間。經計算,飛機可以載客760名,後來發現這些人身體均很瘦小,體重低於常人,加上沒有行李物品,因此臨時決定加載360人,使得一架飛機的載客量達到前所未有的1120人。

在“所羅門行動”結束數十小時後,亞的斯亞貝巴就被仇視以色列的叛軍攻陷了。以色列入感嘆:如果不是這一大膽行動,“法拉沙人”將凶多吉少。

2011年7月,以色列政府決定實施代號力”鴿翅行動”的救援行動,旨在將留在埃塞俄比亞的最後一批大約7500名的猶太人空運回以色列。因為甄別程式需要較長的時間,根據計劃和安排,政府每月接運約200名猶太人。

到2013年8月28日,最後一批埃塞俄比亞猶太人乘坐的飛機降落在了特拉維夫機場,標志著以色列政府主導蔔的長達30年的救援計劃最終完成。

加拿大:尬尷的五去五回

在2011年的利比亞內戰中,加拿大主導的撤僑行動堪稱現代撤僑中運作不良、辦事不力的經典案例。

2011年初自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而起的戰亂開始影響到各國僑民的正常生活,等待撤離的各國公民擠滿了首都的黎波里機場候機大廳,隨著戰事的不斷升級,各國政府都開始計劃派各種力量進行撤僑任務。

有媒體估計當年在利比亞工作的外國人約150萬。歐盟執委會發言人稱,歐盟正從利比亞撤離約1萬歐盟公民。

不過截至3月2日中國將在利比亞的約3萬公民撤出時,加拿大的政府力量卻仍未疏散出任何一名平民。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稱,到2日約有300名加拿大公民撤出利比亞,但他們都搭乘的是英國和西班牙等國政府組織的交通工具。

有加煤指責稱:“加拿大政府除了撤出外交官員以外,所有撤僑努力無一成功。”撤僑努力包括3次政府包機和2次軍機行動。3次政府包機行動,一次浸有保險取消,兩次空機折返。2次軍機行動,一次被拒絕降落,一次在半路折返,被迫取消行動。

加外交部解釋稱,第一次計劃從羅馬起飛的加政府包機因為保險公司拒絕為飛機承保而無法起飛。“因為保險公司覺得風險太大,而且利比亞的混亂還在不斷加劇中,保險公司不願為可能發生的任何事負擔責任。”

後來的兩次政府包機雖然已經降落在的黎波里,但因為“沒有人進行地面協調”而沒有通知到需要離境的加拿大公民。“我們意外地發現沒有本國僑民在等侯,於是空機返回了約旦。”評論人士稱,這說明加拿大政府撤僑行動組織得一片混亂,同時加拿大僑民已經對政府援救行動失去信心。

更有輿論質疑稱,即使浸能接到加拿大僑民也應當幫忙疏散其他國家的公民,像這樣空機返回不僅是對資源的浪費,更不符合人道主義精神。

事實上,利比亞撤僑中的“掉鏈子”行為已經不是加政府第一次在海外領事事務上被本國公民強烈吐槽了。為利比亞撤僑行動發表電視講話進行辯護的總理哈珀也並非第一次在撤僑事務上中槍。

2006年初,剛剛上任的哈珀就因為在當年的黎以沖突中怠慢了本國公民而備受指責。

據稱,當年滯留在黎巴嫩的加拿大公民超過6萬,他們大都是前往黎巴嫩探親的黎裔加拿大人。歷來在中東問題中選擇為以色列站隊的加拿大當年也按照慣例地指責黎巴嫩,哈泊在歐洲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上強調“以色列向來很有分寸”,還顯示出支持態度說“以色列有自衛的權利”。

這番表態隨即引發了加拿大國內阿拉伯裔群體的抗議。更重要的是,加拿大政府在撤僑問題上遲遲沒有動作,這使得被困在黎巴嫩境內的加拿大公民倍感無力和憤怒。電視台轉播的僑民在加使館外焦急地等待撤離通知和一些婦女抱著哭泣不停的嬰兒的新聞畫面更讓哈珀的支持率不斷下滑。

不久後8名加拿大公民在黎巴嫩遇難的消息將這種情緒堆積到了頂點,在加拿大全國上下一致把槍口對准哈泊當局後,他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為此,參加完八國集團峰會的哈珀把大部分隨行官員和記者“擱”在巴黎,“輕裝上陣”地用專機接回約120名僑民。但隨後卻被反對黨指責是“政治作秀”,對比起6萬級別的被困僑民,120個位置的總理專機實在是杯水車薪。

(張曉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