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文學化的抗戰史——《抗日戰爭》

這部洋洋85萬字的歷史小說,夠長的了!然而,當你真的讀起來後非但不會感到冗贅,反而會被它磁石一般地吸引,使你非一口氣讀完不可。

掩卷長思:近代中國,風霜血雨百餘年,彈指一揮間,卻有多少人間悲歡,民族盛衰

,國家興亡事;其政事得失,經濟利弊,人物沉浮,吉凶禍福,如雲飄來,如煙散去;榮枯進退,是非功過,內憂外患,國恨家仇,世情冷暖皆歷歷在目。那個遍地戰火、血流成河的災難年代;那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人人奮起抗戰的英雄年代啊,真的是讓人感慨萬千,心潮澎湃。

《抗日戰爭》的時間跨度是1931——1945年,即“9•18”事變——抗日戰爭勝利。這正是“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是處在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頭。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錯綜複雜。

小說《抗日戰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歷史的真實。即以史實力據,藝術而真實地再現了“9•18”事變以後近14年間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日本軍國主義一心想實現其滅亡中國變為其殖民地的美夢。張學良東北易幟後,稟承蔣介石意旨,不鳴一槍一炮,拱手讓出東三省,後來又丟了熱河退居西北剿共,直至發動“西安事變”後被蔣介石軟禁;而有良心、有民族氣節的馬占山等卻率部抗日;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粉碎了蔣介石的圍剿,經過長征到達陝西,並以西安事變為契機,促成了國共合作,領導了全民族的抗戰……這些歷史事件的真實描述,讓人們看到了事件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同時也把各種真實的歷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形形色色的內心世界真實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小說的第二個特點是藝術的真實。抗日戰爭,這個創作題材中的“龐然大物”,不管你用什麼體裁來創作,它的首要要求就是歷史的真實,它絕對不允許杜撰。但只有這一點,那也就只是歷史。而小說的體裁又要求必須有藝術的真實,用藝術的手法來全景式地再現這一歷史,這是很困難的。但是作者卻巧妙地以喬家兄妹“9•18”後的悲歡離合與殊途同歸的人生道路為主線,栩栩如生地虛構了一批有血有肉的抗戰青年,通過他們各自的經歷和命運歸宿,不露斧鑿痕跡地把抗戰的重大歷史事件有機地、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通過他們的性格塑造和成長過程來昇華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主題,從而也使這一歷史題材生動地活化了。

喬家兄妹故居在松花江畔的春城,非貧民階層出身的他們本來可以有著各自優裕的人生。但是,抗日戰爭的爆發,把中華民族推進了災難的淵藪,使他們也和千百萬東北鄉親一同墜入了這苦難的深淵。隨國破而家亡,小妹喬參雨流落東北,成為報仇雪恨、專門刺殺日偽漢奸、偷襲日本軍營、威震敵膽的“長白女俠”,最終歸宿于楊靖宇的抗聯。在勝利前夕,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大哥喬參天則追隨張學良、馬占山,從瀋陽到黑龍江、到蘇聯,最後又回到了駐紮在大西北的張學良身邊,往來於東北軍與蔣介石處,但最後卻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二哥喬參霄則從一開始便奔赴延安,成為革命戰士。三哥喬參穹則加入了國民黨的空軍,成為了一名抗戰英雄。大妹喬參雲則留在張學良處,參與著抗戰宣傳工作,並通過他們的活動把抗戰這段歷史作了真實的全景式的記錄。“9•18”事變中,東北軍的不抵抗,馬占山率部與日寇喋血嫩江大橋、東北抗聯敵後遊擊戰爭、盧溝橋事變、古北口,喜峰口大捷、上海保衛戰、南京大屠殺、台兒莊大捷、西安事變、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這些震驚中外的大事件,儘管作為背景推出,但仍動人心弦,歷歷在目。且書中對抗戰期間國共兩黨高層人物的活動,均有頗為詳盡的描寫和恰到好處的交待。我們雖然在閱讀著喬家兄妹的故事,但卻早已置身於抗日戰爭的烽火連天之中。就這一點而言,本書堪稱為一部文學化的抗戰史。

小說的第三個特點是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藝術感染力。由於作者本身就生長在東北,因而對於“9•18”事變後,東北人民遭受的苦難描寫得極為真實,包括場景的描寫也都很有特色,讓人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書中還用許多筆墨描寫了喬家兄妹在烽火連天和殘酷的戰爭環境中,所經歷的愛情遭際,且寫得非常成功,可以說是有聲有色,盪氣迴腸,為本書增添了不少可讀性,並科學地推動著全書情節的展開。也正是這種藝術感染力又成功地強化了抗日戰爭這一題材對讀者的歷史震撼力與情感衝擊力。

(包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