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抗戰細節——讀魏風華《抗日戰爭的細節》

1937年12月13日淩晨,日軍京都第16師團第20聯隊(聯隊長大野宣明)的中隊長四方藤造,用白漆在南京中山門上寫下一行字:“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午前三時十分大野部隊佔領”。在最新出版的《抗日戰爭的細節》(第一部)中,談到這個細節時,作者魏風華用了這樣一個判斷:日本人用4天的時間攻佔了民國首都南京,但通往南京之路他們走了將近400年。

近幾年寫抗戰的書並不算少,無論是寫敵後戰場的,還是寫正面戰場的。書雖然不少,但寫作追求似乎貧瘠,寫著寫著就把一段精彩的歷史寫成枯燥的“戰鬥詳報”了。魏風華顯然有意規避了這一點,而且有著自己的寫作野心:想用細節打通戰爭的全景。說到細節,對後人來說,它是歷史生動和鮮活的所在;對當事人來說,它在很多時候決定著歷史的走向。在《抗日戰爭的細節》的自序中,魏風華說:“我想扒開時光的樹葉去探究那個戰場前前後後的細節,尋找遺留在那裏的雪泥鴻爪並發現它的吉光片羽。同時,我也確信必能由此挖出一條綿延的鋼鐵筋骨。”

作為該書的第一部,講述了從“皇姑屯事件”到“七七事變”的台前幕後,重點描寫了空前激烈的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在書中,魏風華提到一個場景:1937年冬天的南京圍城中,一名參謀蹲在路邊對戰友說:“假如你幸而還活著,可不要忘記我。請把我死的消息告訴我的家人和友人;反之,我也會和你一樣,負起同樣的責任。”當時南京陷落在即,衛戍司令部的兩個參謀忙裏偷閒,一邊抽煙一邊交談。這個細節確實叫人震撼。12月12日夜,南京棄城後,兩個人的命運如何?是否沖出了即將成為血獄的孤城?這樣叫人感到一激靈的細節在書中有很多。不過,這並非該書的全部特點所在。

歷史寫作中的語體相當重要。《明朝那些事兒》為什麼暢銷?語體的勝利。在它出現前歷史書基本上沒那樣寫的。《抗日戰爭的細節》2012年10月甫一出版,在“開卷”的歷史圖書銷售排行榜上就超過了《明朝那些事》和《南渡北歸》等“老面孔”,用神探狄仁傑的話說“其中必有蹊蹺”。讀過該書後,會發現:這種蹊蹺除了前面提到的細節理念外,就跟語體有關係了。很多同類書寫得雖然也很繁細,但讀後叫人覺得字是冷的,內容好像既跟讀者沒什麼關係,也跟作者沒什麼關係。《抗日戰爭的細節》在處理這一點時顯然下了功夫。作為一部大眾歷史讀物,有溫度有態度,激越、悲愴和詼諧間的轉切拿捏得非常好,在可讀性與厚重性上做到了難得的平衡。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即魏風華重拾了被很多人丟棄的“史與論”相結合的寫作傳統。在《抗日戰爭的細節》中,無論是對唐生智守南京與大屠殺的關係之論,還是有關淞滬會戰於中國抗戰的戰略意義之論,都顯得頗為中肯。這種精闢之論是建立在對史料的大量掌控、梳理和發現上的。拿日軍史料來說,除比較常見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岡村寧次回憶錄》、《熊本兵團戰史》等之外,作者還分析了大量冷門的日軍高級參謀的日記,比如宮崎週一日記、池谷半二郎日記。這種對豐富史料的佔有,實際上是發現新知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島今朝吾的京都第16師團和第13師團的山田支隊在南京大屠殺中扮演了何樣的角色?小小的中佐參謀長勇在屠殺戰俘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魏風華像個耐心的裁縫,用歷史的熨斗把諸多真相一一燙平。

在書中,淞滬會戰完全是個大熔爐,南京保衛戰則是命懸一線。書的第一部只寫到南京陷落。後面的富金山、萬家嶺、長沙、上高、常德、衡陽、石牌、松山、騰沖、龍陵這樣的“淒苦之戰”當陸續出現。山河激蕩,寸土寸血。我們沒經歷過的那個年代,決然是個偉大的年代。南京在1937年冬天陷落,當那名用白油漆寫完“佔領”字樣的日軍少尉興奮地從中山門廢墟上下來時,踩響了中國士兵埋的地雷。在書中,魏風華談到一個不易被人注意的細節:當時,日軍部隊裏,做到師團長,通常是五十歲開外的人;而中國這邊,軍長、師長一級的,很多都是三十來歲的小夥子。可以說,這是一場老謀深算者跟血氣方剛者的戰爭。頂在一線的士兵當然更為年輕。在當時,沒有人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著回家,他們清楚的僅僅是:只有打下去,才能保住家園,中國才有救,用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在《告綏遠將士書》裏的說法就是:“經我們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為我們所有。民族的生存和榮譽,只有靠自己民族的頭顱和鮮血才可保持……”而這,大約就是《抗日戰爭的細節》最想說的吧。

(顧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