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拓展兩岸經濟合作

“一帶一路”是中央根據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及我國深化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促進沿線各經濟體加強經濟合作、共謀發展提出的戰略構想,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總稱,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為主要合作內容,旨在促進經濟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經濟體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這-戰略陶想提出後,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相關國家地區積極響應。

2015年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講演,倡議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共創亞洲美好未來,強調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是開放包容的,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地區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習主席的講話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台灣各界對參加亞投行及“一帶一路”建設表現出極大熱情。在博鰲亞洲論壇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上,兩岸企業家都看好“一帶一路”提供的機遇,希冀在各個領域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對台灣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將推動兩岸經濟合作逐漸走出深水區,提升兩岸經濟合作層次,拓展兩岸經濟發展空間。

首先,“一帶一路”為兩岸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和新機遇。“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是發展潛力巨大的腹地國家。“一帶一路”有5條國際大通道。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合作方向有三個:北線是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線是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南線是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方向有兩個,分別是從中國沿海口岸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經南海到太平洋。“一帶一路”沿線經過60多個國家,90多個城市,覆蓋全球超過64%的人口、30%的世界經濟總量。巨大的經濟總量和人口規模,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的投資與消費潛力,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來看,無疑都為兩岸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動力和市場機遇,對台灣而言更是利大於弊。受制於島內需求不足及擴大對外開放的阻力,長期以來台灣缺乏經濟發展空間與動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有助於彌補島內投資消費市場狹小,拓展海外發展新天地。

其次,“一帶一路”建設路徑為兩岸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支撐。“一帶一路”建設,陸上以沿線重點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打造中國蒙古歐洲、中國-西亞-中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合作走廊;海上絲綢之路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同時還推進與“一帶一路”關系密切的中巴、蒙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這些合作將使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基本形成安全高效的海陸空通道網絡,實現區域內互聯互通,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達到新水平。從產業層面看,這將為兩岸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新空間。其一,區域內互聯互通對基礎設施相關產業發展提出更大需求。有些相關產業在兩岸已經是過剩產能,但不是落後產能,恰好適合其他國家地區經濟發展實際需要,這就為兩岸相關產業轉移拓展了新空間。其二,安全高效的海陸空網絡建設,加大了對高技術產業和高端產品的市場需求。台灣的電子信息、集成電路、節能環保,機械、工程等相關產業具有比較優勢,而大陸的電子商務,裝備工業包括高鐵、核電等產業發展水平較高,兩岸相關企業可通過“一帶一路”框架,在新興產業領域拓展新的增長點和合作空間,共同打造品牌產品,共同開展新產業及產品研發創新,打造新技術產業全產業鏈分工協作,提升兩岸在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位置及水平,共同提高兩岸產業國際競爭力。其三,互連互通建設項目、亞投行融資項目等將對兩岸金融業發展及創新提出更高要求。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亞投行融資項目、互聯互通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這將推動兩岸加快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滿足兩岸企業貿易投資對跨境貸款、結售匯、跨境結算等方面需要,同時也要求兩岸金融業在融資、信用証、債券等方面主動創新,提升服務區域內企業的能力。

再次,“一帶一路”促進貿易投資合作發展,這將推動兩岸經貿合作轉型升級。其一,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沿線國家地區加強大通關合作,加強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以及檢驗檢疫、認証認可、標准計量,統計信息等多雙邊合作,改善通關條件,提高通關能力,將促進兩岸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其二,促進兩岸貿易轉型升級。兩岸貿易基本以加工貿易為主,受國際市場不振,大陸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及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兩岸貿易增速持續走低,貿易結構調整壓力加大。  “一帶一路”多層次消費需求為兩岸傳統加工貿易轉移、轉型升級提供了目標市場。在“互聯網+”時代,兩岸企業可在傳統產業中加入最新技術,推動產業及貿易的重構和升級,促進兩岸貿易結構優化。其三,加快兩岸投資便利化。“一帶一路”建設將推動沿線各經濟體消除投資壁壘,加強雙邊投資保護,避免雙重征稅,進而將推動兩岸加快消除投資障礙,擴大市場開放,加速投資便利化進程。

“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格局,將加快兩岸區域經濟合作進程,拓展台灣經濟合作空間。“一帶一路”的“五通”建設,將使沿線經濟體彼此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格局,也為兩岸擴大經濟合作帶來新契機。其一,福建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為台灣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先機。福建作為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具有對內對外開放的多重優勢。台灣可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福建平潭、福州及廈門等自貿園區的政策優惠,與其開展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產業、貿易及投資合作。其二,大陸四個自貿區建設為台灣參與高標准自貿區提供了試驗基地。大陸先後建立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四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主要功能雖有所區別,但共同宗旨是推動大陸逐漸建立起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台灣積極參與大陸四個自貿區建設,參與高標准經貿規則的制定和實踐,有利其更大範圍參與  “一帶一路”建設,參與高標准自貿區積累經驗。其三,大陸確定18個重點省份對接“一帶一路”,為台灣全面融人“一帶一路”提供了條件。其四,“一帶一路”加強沿線經濟體政策溝通,有助於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發展和完善,有助於兩岸民心相通。“一帶一路”著力推動沿線經濟體多雙邊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政策對話和協商,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交流和對接,共同制定推進區域合作規劃和措施,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這有利於將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持續發展和完善,是惠及兩岸民眾的有力舉措。

(劉雪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