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服還是飯後服?因藥而異

“在飯前還是飯後吃藥”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涉及的藥物不算多,道理也不復雜。對於不同藥效的藥物,影響因素也不同。

藥物是在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取決於這個做法對藥物的吸收、具體的作用及不良反應的影響。沒有影響或影響不大(無臨床意義)的藥物,你可以隨意處置,在這個問題上“任性”一把。對特定的藥物,影響較大,就得注意了。

那麼,究竟哪些藥飯前吃,哪些藥飯後吃呢?下麵我們就把相關的藥物分類梳理一下:

食物減少吸收的藥物,要空腹吃

1.是否空腹取決於食物影響:

所謂空腹,指飯前一小時或飯後二小時的時間段;反之即為實腹。這對術語似比“飯前吃”  “飯後吃”用得普遍。在空腹時吃藥,腸胃空空,藥物的吸收不會受到食物的幹擾。結果就是藥物會較快地通過腸道被吸收入血,隨血液循環分佈到全身,起到藥物的作用。不用說,人們都希望藥物有很好的吸收.但對具體的藥物,食物的影響是不同的,需要實驗數據來說話。這些數據來自於藥代動力學的研究。

新藥上市前,都必須要做相關的食物對吸收的影響試驗。通常在一期臨床試驗中,分設空腹服藥組與餐後服藥組,分別測定血藥濃度來得到具體的數據。分析數據可知食物是否會降低藥物吸收的速度,減少藥物吸收的總量。由此可確定是空腹或實腹吃藥,或無需考慮.結論會寫進藥品的說明書裏,用以指導用藥。

2.“藥代動力學”欄可見端倪:

如羅紅黴素膠囊,說明書上的“藥代動力學”一欄中有“進食可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約一半”的說明。生物利用度是指藥物被機體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的相對量,可理解成藥物被吸收利用的比例。本例中進食時吃一顆,只能相當於半顆。這句話解釋了該品的用法中,要“空腹口服”的原因。

又如抗高血壓的藥物卡托普利,說明書上的“藥代動力學”欄表明“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減少30%一40%,故宜在餐前l小時服藥。”如在實腹吃,則其藥量會明顯不夠。

而阿莫西林(常見的口服青黴素類藥物)說明書上“藥代動力學”欄關於吸收的描述是: “口服給藥後,75%一90%由胃腸道迅速吸收,胃內食物的存在不會明顯地影響藥物的吸收”。相應在藥物的用法用量欄,就無飯前飯後的說明。

食物幫助吸收的藥物,要飯後吃

有相反的情況,食物還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對H1受體拮抗劑(抗胃酸藥)西咪替丁來說,進餐時服用“可廷緩吸收並延長作用維持時間”,此時服用的效果最好。而同類的鹽酸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則吸收不受食物的影響,不存在飯前飯後服用的問題。

又如維生素B,在進食時服用,藥物吸收比空腹要好一些。可能原因是藥物隨食物緩慢進入小腸,有利於吸收。還有利尿藥氫氯噻 (一些複方降壓藥含有該成分),食物使藥物的吸收量增加,可能是食物增加了藥物在小腸停留的時間。不過,這些增加在實際治療中意義不大,故在藥品說明書中並未明確提示,要實腹服用。

除了食物對藥物吸收的影響,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藥物的作用與食物和胃腸道的關系。吃飯是人們補充營養素的生理活動。飯後,血糖會升高,胃腸的蠕動會增加.同時,胃腸裏充滿食物,會減少藥物與胃壁腸壁的接觸,刺激相應的消化液的分泌等。這些都會對藥效的發揮有影響。

降糖藥物要在飯前或餐中吃

飯後,隨著糖類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自然會升高。健康的人,體內會及時分泌胰島素來對付,人體並無感覺,是個常態。但對於糖尿病人,需用藥物來控制血糖水平就不是小事了。所用的降血糖藥物,在飯前吃飯後吃就特別有講究。

格列本脲、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等常用的口服降糖藥,因崩解吸收需要時間(一般考慮是半小時),故應在飯前食用。這樣到飯後,血糖升高時,藥物就可同步產生降糖的作用。但在吃了這些個降糖藥後,萬一延遲了吃飯時間,則有可能出現低血糖的風險。通常都需告知患者,吃藥後不要忘了吃飯。為確保安全,好多病人養成的習慣是:在飯菜上桌後,動筷子前先吃藥。如阿卡波糖的用法是: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與前幾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對一線口服降糖藥二甲雙胍,從時間上考慮,餐前服是可以的;但因該藥品的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高,一般採用在吃飯中間,或飯後立即服用的方法,即在胃腸道中存有食物時服用。這種服法,既可減少不良反應,又能及時產生藥效,避免高血糖。

消化道藥物依作用特點而定

幫助消化的酶製品——胃蛋白酶或胰酶,是可以輔助胃液或腸液的酶,要求是在飯前或進餐時服,服後即對食物起作用。這些酶製品本身即為蛋白質,會被胃酸腸液消化掉。吃早了或晚了,不能與食物接觸起作用,還加速了酶的消化,吃了等於白吃。

治腹瀉藥物:

對於治拉肚子的常用藥物蒙脫石散,其服下後可均勻地覆蓋在腸道的表面,維持6小時以上。蒙脫石能吸附腸道裏的病原體,減少腸道細胞的運動失調,維護腸道功能,還能幫助大便成形。在飯前服用(空腹),就便於其覆蓋在腸道的表面產生作用。

而另一個常用的治拉肚子的藥物洛呱丁胺,其吸收後作用於腸壁的阿片受體,可減少腸的蠕動,延長食物在小腸的停留時間,使腹瀉症狀減輕。這個藥物在空腹或飯前半小時(大致相當於藥片崩解的時間)服用可提高療效。

治胃潰瘍藥物:

治療胃潰瘍的枸櫞酸鉍鉀,可在潰瘍的表面形成保護性薄膜,起治療作用。在胃裏無食物時服用枸櫞酸鉍鉀,利於形成鉍鹽的保護膜。通常要求在服藥前後半小時禁食,一天兩次的用藥方案是早飯前半小時一次,晚上臨睡前  (12小時後)再服一次(均為空腹服藥)。

胃動力藥物:

胃動力藥物多潘立酮,可“促進上胃腸道的蠕動和張力恢復正常,並能加速餐後胃排空”,  “還可增進賁門括約肌的緊張性,促進幽門括約肌餐後蠕動的擴張度”等。這種藥物宜在飯前吃。因為其作用明顯與食物有關。胃腸道裏沒有食物,蠕動和正常張力又有何用?對胃腸道有不良反應的藥物,飯後吃好多藥物具有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這多半是藥物對胃腸壁直接刺激的結果。惡心、嘔吐等,本是人體為辨別食物是否有利於身體而進化出來的保護性反應,可以避免以後再吃進毒物。而作為藥物,大都不是人們的胃腸道熟悉的食物,出現些胃腸道反應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不過如在飯後吃藥,當胃腸道裏存有較多食物時,藥物對胃腸道壁的接觸就比空腹時少得多。接觸少,自然刺激也少。很明顯,這類藥物應在飯後吃(不應空腹)。

這類藥物常用的有非甾類的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也有一些抗感染藥物,如阿奇黴素等;前面說的二甲雙胍在餐中吃也是這個道理。

藥物的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常是因人而異。對這種藥物反應敏感的,可選在飯後吃藥。

依說明書的指導服用最重要

前面分析了與之有關的藥物類別,並舉了不少的例子,來說明藥物應該在飯前還是飯後、空腹還是實腹吃的問題。基本的道理都在上面了。

也許未能提到你可能遇到的藥物,不過不要緊,藥盒裏的說明書是最好的指導。相關的內容通常寫在“用法用量”欄,或“注意事項”欄目裏。這兩欄是藥品說明書中最重要的欄目。如想瞭解為什麼?可看“藥理毒理學”欄和  “藥代動力學”欄。

如果藥品說明書上沒有注明這個服用時間,你就可以不管。因為有意義的話,必然會提醒用藥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