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臺企超2.6萬家 新增投資逾7億美元

【新華社廣州11月8日電】隨著兩岸各領域交往的不斷深入,粵臺兩地經貿人員往來正持續升溫。記者近日從廣東省臺辦獲悉,全省臺企累計逾2.6萬家,粵臺人員來往人次也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原有台資企業增資擴產171個,新增合同台資5.64億美元,新增台資實際到位7.12億美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廣東台資企業累計26303家,合同利用台資累計688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累計592億美元。

此外,台灣居民在廣東登記註冊個體工商戶類1004家,註冊資金總計7193.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粵臺農業合作項目不斷增多,領域繼續擴大。今年以來,為充分利用台灣農業科技先進的特點,廣東繼續推動涉臺農業園區建設和配套政策完善,吸引臺農入園投資創業。截至今年10月底,台資農企達3953家,投資金額約16.7億美元,投資超過100萬美元的農業企業206家。

隨著金融開放的不斷推進以及自貿區的建設,不少台資金融證券機構加速在粵佈局,目前已吸引台資銀行、保險、證券、融資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地設立機構。

經貿升溫的同時,人員往來更加頻繁。從2011年至今,廣東赴臺交流達3.64萬人次,台灣來粵交流1.25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在青年交流方面,今年以來,廣東舉辦和參與了第一屆兩岸創新創業大學高峰論壇、第二屆兩岸四地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交流活動,吸引台灣20多所大中專院校的950餘名師生來粵交流。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持續推進,廣東也積極支持臺商二代、台灣青年在新業態新領域創業。深圳中芬設計園、東莞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已被授予“海峽兩岸青年基地”,而中芬設計園是大陸首個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為了解決在粵台灣青年創業的後顧之憂,今年1月,廣東省就業促進會與台灣就業服務機構簽署《協助促進粵臺就業工作合作框架備忘錄》,共同推動粵臺就業服務、技能交流和就業政策與勞動維權三項合作。

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在福建龍岩開幕

【新華社福州11月8日電】第六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機博會”)8日在福建龍岩開幕,共有405家企業、1000多位參展商及採購商參會。其中,來自台灣的機械企業有近50家。

本屆機博會圍繞裝備製造和專用車發展主題,著力改革創新,突出特色、項目及實效,以推動海峽兩岸經貿互動、產業對接、投資合作。

據介紹,本屆機博會展覽展示面積達4萬平米,共有2000個展位,設有專用車展區、專用車配件展區、工程機械展區、機床及智能製造展區、綜合展區、龍岩台灣名優特商品展區等六大展區,主要展出各類專用車、汽車、數控機床等。

龍岩市委書記梁建勇在開幕式上表示,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自2010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五屆,兩岸機械產業的合作空間不斷擴展,雙方的合作層次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台灣商工統一促進會主席吳義德致辭說,當前兩岸經貿合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兩岸機械產業合作方面,有許多優勢互補的地方。“此次博覽會不僅為兩岸機械產業的交流互動提供了一個平臺,而且通過兩岸企業間的相互合作,進一步增進兩岸同胞的情誼。”

本屆機博會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龍岩市政府承辦。機博會期間還將舉行專用車發展論壇、海峽兩岸(龍岩)鄉村旅遊合作發展論壇等活動。

馬習會 陸官媒評:為兩岸關係未來定調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的社群媒體平台今天發表評論文章表示,「馬習會」是要為以後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探索機制,定立規矩;為兩岸關係的未來定調。

社群媒體平台「俠客島」發表「解局『馬習會』會成為絕響嗎?」的評論文章指出,要把兩岸交流紅利落實夯牢,制度化顯然是不二法門。「馬習會」顯然就是要為以後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探索機制,定立規矩。

文章說,借用大陸政治語境中的話來說,「要讓這種規矩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文章又說,進一步來講,「馬習會」是要為兩岸關係的未來定調。「如同一個套在台獨身上的緊箍咒,讓繼任的島內領導人不能像當年李扁那樣肆意妄為,給海峽兩岸平添波瀾。」

朱立倫:兩岸領導人見面有什麼好怕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時指出,任何有利於提升台灣國際地位、兩岸和平的事情都該去做,兩岸領導人是在全世界面前公開見面,到底有什麼好害怕?

朱立倫今天沒有公開行程,分別接受工商時報與經濟日報專訪,另外也為訪美做準備。

朱立倫受訪時指出,任何有利於提升台灣國際地位的事情都該去做,任何有利於兩岸和平的事情都要去做,這次兩岸領導人是在全世界面前公開見面,「到底有什麼好害怕?有什麼可閃躲的?」

朱立倫再次強調,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意義,遠大於一場選舉,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都不該以一黨一人之私來看待馬習會。

朱立倫對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民進黨用酸民的方式面對兩岸關係的歷史時刻,表示無法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