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一國兩制」經濟財政範疇任重道遠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中央政府對香港、澳門實行的各項方針政策,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中央政府將嚴格依照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堅定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帶領香港、澳門各界人士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深化內地與香港、澳門經貿關係,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在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大團結,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我們堅信,香港同胞、澳門同胞不僅有智慧、有能力、有辦法把特別行政區管理好、建設好,也一定能在國家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

這其中的「長期繁榮穩定」、「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深化內地與澳門經貿關係,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等任務,按照澳門特區政府五位主要官員的職能分工,主要是屬於經濟財政政務範疇的任務。

而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三個五年規劃建議全文》,則指出,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合作平台建設。加深內地同港澳在社會、民生、科技、文化、教育、環保等領域交流合作。深化泛珠三角等區域合作。

這其中除了是發展經濟的共通性任務外,「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合作平台建設。」更是屬於經濟財政政務範疇的職能任務。

因此,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的責任重大,任務繁重。不單止是因為澳門特區政府和居民的「食粥還是食飯」,能否維持澳門特區長期繁榮穩定,「靠曬你啦」,而且在落實中共「十八大」報告及國家「十三五」規劃中賦予澳門特區的有關任務,尤其是在「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一中心一平台」,以及與內地的區域合作,以至澳門特區融入「一帶一路」,都主要是屬於經濟財政政務範疇的任務。

梁維特司長由於長期擔任全國人大代表,親身參與審議和表決國家「十一五」規劃和「十二五」規劃,因而對在經濟合作領域上如何正確處理「一國」與「兩制」、中央與特區的關係,是領悟得較為深透的。因此,在他向立法會引介經濟財政範疇的施政方針中,及回答議員提出的問題時,都較能緊緊抓住上述的主題,表達了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深化內地與澳門經貿關係,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深化泛珠三角等區域合作等,都能揮灑自如,娓娓道來,深入淺出,主次分明。而且,在「十八大」報告和「十三五」規劃建議的基礎上,參考澳門特區政府設立「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頂層設計的模式,提出了設立「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發展委員會」頂層設計的建議,實際上也是認真學習及靈活運用習近平主席「頂層設計」論述及實踐的表現。

這不單止是澳門特區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回饋祖國支持的要求。實際上,澳門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基本上是依照祖國內地支持。從龍頭產業的博彩旅遊業的主要客源,到生活副食品、水電的供應,都主要依靠內地。而與內地進行區域合作,除了是可以更好地促進澳門經濟發展之外,也是支持國家發展,這就是積極回報。

回饋國家級內地,可以有幾種形式。一是區域合作,這本身對澳門的發展也有利。尤其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及廣東自由貿易區,為澳門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澳門面積細小,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嚴重缺乏之下,梁維特司長倘能在這方面做出成績,就等於是「再造一個澳門」。

二是直接回饋,包括參加「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也包括以財政儲備作的投資組合。儘管前一段時間由於股市波動,人民幣貶值,帳面錄得虧損,但消息公佈後,由於數額不大,而且梁維特的解釋頗為誠懇,因而人們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諒解 。

三是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平台」的作用就是最明顯的。其實更可擴而延之,與香港特區分工合作。香港的第二官方語言是英文,而英語國家主要是發達國家,適銷於中高檔產品;澳門特區的第二官方語言是葡語,葡語國家多是發展中國家,當然也有金磚國家(巴西),適銷於中低檔產品,因而可以與香港特區明確分工。

但考慮到語言學上。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羅馬尼亞語、波蘭語等語種與葡語一樣,都是屬於拉丁語系,就可以將「中國——葡語國家商貿發展平台」擴展到拉丁語系國家,或是另行設立一個「中國——拉丁語系國家商貿合作平台」,可能更好,其中由於歷史原因,世界上使用法語和西班牙語的國家甚多,尤其是注意到,在台灣地區的「邦交國」中,有不少是西班牙語國家,因而西班牙語是台灣「外交部」的第二大語種,在蔡英文上台後,結束「外交休兵」,中國與西班牙語國家的經貿關係必突飛猛進發展。與西班牙語相通的葡語,就大有用武之地。

四是協助國家突破包圍。美國搞了個「TPP」,將中國排除在外。倘澳門特區能與香港特區以自己是「WTO」成員體為由,申請加入「TPP」,然後伺機協助中國加入,打破封鎖。而中國澳門特區加入「TPP」,也是彌補中國澳門不是「APEC」成員體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