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好習俗

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喜慶的大紅春聯貼在門上,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每逢春節,中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

春聯,起源于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櫺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幹門方產瞳瞳曰,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 “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襲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聯既是根據中國古代駢體文衍生出來的一種新文體,又是借鑒了中國詩歌傳統的文學形式。它與古代的駢體文和詩歌不同,是一種特有形式的獨立文體。盡管律詩或駢文中的對仗句,往往就是絕妙的對聯,但只有在它們脫離律詩或駢文而獨立存在吋,才能稱為對聯。它的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形式上成對成雙,兩聯彼此相“對”,內容互相照應,緊密聯系。一副對聯的上聯和下聯,必須結構完整統一,語言鮮明簡練。具體要求如下有:一是上下聯字數要相等;二是上下聯詞組要相同,詞性要一致;三是上下聯平仄要相調;四是切忌合掌,即語義重複;五是選好對聯的橫披,又叫橫批、橫額、橫聯。

貼春聯很有講究,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一幅橫聯,直聯的每幅最後一字有平、上、去、人等聲韻,正確的貼法是:上聲、去聲及人聲字為上聯,平聲為下聯。

放鞭炮

鞭炮為中國特產,亦稱“爆竹”、“爆仗”、  “炮仗”。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鞭炮最開始主要用於驅魔避邪,而在現代,人們都認為放鞭炮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偷和吉利。然而,如果我們追溯爆竹的起源,就會瞭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變的歷史。

《荊楚歲時記》載: “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人們為了對付這種動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裏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裏,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鞭炮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后。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歷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准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於,擺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故年夜飯也叫“闔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地方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豐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在台灣和閩南一帶的漢族民間,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圍爐”。參加“圍爐”的人,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陸地喝一口酒,以討吉利。  “圍爐”時桌上的每樣菜都是很有意思的:魚圓(丸)、肉圓,取意“三元”,象徵團圓;蘿蔔,台灣和閩南一樣叫“菜頭”,意為“好彩頭”有吉兆之意;全雞的“雞”,台灣語諧音“家”即“食雞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為經過油煎火炸,以示“家運興旺”;蚶,台灣詰解作“胖”,吃蚶,取意“發財發福”。 “圍爐”進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淨連根煮熟後,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屹進肚裏,以祝父母長壽。“圍爐”時,如果家裏有人外出,來不及趕回,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對他的思令。

守歲

年三十守歲,又稱“照虛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一家人熬夜迎接農歷新年的到來。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代文人們在這天晚上往往要宴飲賦詩,唐代詩人董思恭在其《守歲》詩記敘了這樣的情景: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人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而杜甫在其《杜位宅守歲》中描繪得更為細致生動:“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自上世紀80年代起,守歲有了新的內容,全國人民享受著中央電視台奉獻的文化大餐——春節聯歡晚會,迎接新年鐘聲的敲響。

在台灣,年夜飯後,晚輩們便高燃蠟炬來守歲,兒媳婦為長輩們添富壽,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長輩得福壽越長,這是表示孝心。除夕之夜人們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自然引發出對國家統一、民族興盛的企盼。台灣當代詩人馮榮先生《除夕懷舊》一詩道: “萬裏寄相思,斷腸人豈知。年年除夕夜,長是兩分離。”郭慧衡先生《王子歲暮》雲:“爆竹聲聲臘鼓催,故園西望幾低回。辭年獨自尋酣夢,守歲徒教憶舊醅。”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同胞矢志不渝的追求,詩人曾志鵬先生的《客中除夕》表達了這樣的心聲: “辭年一醉且高歌,流浪天涯可奈何。惟有夢魂不憚遠,尋親飛渡洞庭波。”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由古至今,雖然人們過年的內容方式有了很大變化,但守歲的風俗一直保留到現在。

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把它叫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這就是拜年的由來。

過春節最有意思的是出門拜年,拜年又叫“走春”“開春”“賀正”。在古代,凡有來客,主人用朱紅木盒盛著糖果並端上“甜茶”待客;設宴請客,彼此應酬,名叫“請春酒”;客人告辭時,互相向對方孩子贈紅包。由於家家戶戶都出門拜年,難免有碰到人不在家的時候,於是衍生出兩個有趣的習俗:出門拜年人們總是隨身帶著一疊紅紙片,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一旦遇到主人不在家就留下一張,這叫“留帖”;官大勢大的、交友很廣的人,不可能一家家親自去拜年,便遣僕人帶著他的紅帖代他去拜,這叫“飛帖”。

在台灣,人們稱大年初一為“新正”,意為新的一年將會有一個正正堂堂的開始。當天淩晨頭一件大事是家拜祖先,用自製的紅白兩色米糕祭神祖,稱為“開正”。  “開正”之禮十分隆重,廳堂燈火通明,門口結紅彩,供桌上擺列年柑、年糕、牲禮、茶酒、四果、香燭,家家戶戶燃放鞭炮,全家老少集合一起家拜祖先、祭祀神明,隨後再依次向長輩問安行禮。台灣白“初三老鼠娶新娘”和閩南的“初三無姿娘”,意思都是說初三這一天是休息曰,就連老鼠也選擇這天娶新娘。依俗,當晚各家各戶都須早早上床休息,以免打擾老鼠辦喜事,並要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撤一些吃的東西作為給老鼠的“賀禮”,以便和老鼠搞好關系減少來年的鼠害。  “老鼠娶親”的說法來源於大陸,有一幅“老鼠娶新娘”的五彩石印年畫,曾普遍流傳於民間。畫面上從頭蓋紅帕的“新娘”,到抬花轎、吹喇叭的執事等,統統都是鼠類一個個活靈活現、喜氣洋洋,十分惹人喜愛,為節日增添了許多快樂的氣氛,緊張了一年,連老鼠都放假娶親了,何況人呢?

我們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浯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必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之。然而拜年的傳統正確時間應該是除夕零點以後,這個時候新的一年真正開始大家互相祝賀,而早於零點就屬於拜早年,而這個時候新年並未到來拜年顯得有點敷衍,如果晚於正月初十就屬於晚年了,這個時候新年的喜慶氣息已經淡去,但民間有句諺語:“有心拜年十五不晚。”只要心意誠,不怕拜年晚。

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通常簡稱為央視春晚,起初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每年農歷除夕晚上為慶祝農歷新年在其第一套節目直播的綜藝晚會,後來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央視英語國際頻道、央視西班牙語頻道和央視法語頻道都會同步直播。此外,從2008年至今高清頻道進行彩排的錄像轉播,央視網等網絡新媒體也會進行轉播。

春晚在演出規模、演員陣容、播出時長和海內外觀眾收視率上,一共創下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綜藝晚會3項世界之最,人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收視率最高的綜藝晚會;世界上播出時間最長的綜藝晚會;世界上演員最多的綜藝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