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莊舉行臺灣同胞迎新春聯誼會

【中新社石家莊2月5日電】石家莊市臺灣同胞聯誼會4日為在河北石家莊的台商和定居臺胞舉辦迎新春聯誼會。在聯誼會上,年長者聊家常,年幼者聊工作和學業。66歲的臺胞林文卿說,每逢春節,更加思念臺灣島內的親人。

林文卿的父親1943年隻身來到大陸,因1948年錯過回臺灣的輪船,自此與在臺灣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相隔兩地。林文卿記得,在兩岸通郵前,父親只能將信件先寄到香港或美國,然後轉寄到臺灣,一封家書要漂洋過海一個多月才能送到親人的手中。而每逢春節,父親都在家苦苦等待來自海峽那頭的家書。

林文卿說,兩岸關係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故事,“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她清晰記得父親在世時一遍遍說自己要“落葉歸根”、“爬也要爬回家”,於是父親去世後,其骨灰被帶到臺灣。林文卿說,如果父親還在世,能親眼看到現在兩岸溝通越來越多,身處兩岸的親人可以常常通過電話、視頻聊家常,一定會很欣慰。

石家莊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史曉英說,雖然自己的父親已年過八旬,但幾乎每年都要回臺灣看看。雖然在臺灣的父親的同輩人已越來越少,但是身處海峽兩邊的親人依然覺得很親切,“兩岸就是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90後”臺胞吳雨橋出生在石家莊。她說自己和臺灣島內的同齡鄉親的聯繫沒有父輩那樣緊密,但她依然希望兩邊的親人能保持聯繫,不要再重複父輩、祖輩那樣的離別悲劇。因此,吳雨橋有時間就會參加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讓島內的親人和同齡人客觀瞭解大陸的現狀。

據石家莊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廖海鷹介紹,2015年該會共接待臺灣島內來訪參觀考察交流人員6批次,共90人;組織赴臺4批次,共55人次。

林文卿說,如今她和老伴退休後當起了“花甲背包客”,已經遊歷了十幾個國家,並愛好手工製作風箏。2016年,她和老伴想到臺灣參加臺東市的風箏節,讓島內民眾看到定居大陸臺胞的新形象,“也希望我們手中的風箏線能將兩岸民眾進一步拉近。”

國臺辦、國開行“三度攜手”精準助力臺企發展

【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與國家開發銀行5日在北京簽署《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合作協議》,宣佈雙方將合作加強對大陸台資企業的金融服務支持,推動兩岸金融交流合作,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和國開行董事長胡懷邦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這是繼2005年、2012年先後簽署《支持臺灣同胞投資企業發展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促進兩岸經濟繁榮與企業共同發展合作協議》後,國臺辦與國開行第三次合作,也是新形勢下助力兩岸經貿合作的又一實質性舉措。

根據協議,國開行將在今後3年間,在兩岸產業合作、大陸台資企業投資與轉型升級發展、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合作、兩岸經濟合作重點區域建設、陸資企業赴臺投資等領域,加強綜合金融服務,提供融資支持。國臺辦和國開行將發揮各自優勢,廣泛深入開展合作,進一步創新和提升對台資企業的金融服務水準,共同支持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和互利合作。

張志軍表示,多年來,大陸臺商為推動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也是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一直高度重視臺商遇到的包括融資難、融資貴等在內的各種問題,願意努力尋求解決辦法,為臺商紮根大陸、永續發展提供支持與服務。我們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維護好兩岸關係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維護好“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不讓和平發展成果得而復失。

據瞭解,國臺辦和國開行第三期合作將精準發力,重點推進六項工作。其中,在支持大陸臺企投資與轉型升級發展方面,將鞏固對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技術改造、生產經營和兼併重組等傳統領域的投融資支持,臺灣行業龍頭企業在大陸投資建設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和研發中心項目,以及有潛力的科技型、成長型中小台資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也將得到支持。

在兩岸產業合作方面,重點支持集成電路、石油化工、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大產業合作項目,將提供產業鏈金融產品;積極支持吸收就業能力強、惠及民生廣、帶動藍海經濟發展的現代服務業項目,如健康養老、現代流通、精緻高效農業項目等。

此外,將鼓勵並支持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投資和創新發展,在“網際網路+”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行動計劃指引下,拓展對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眾創空間、文創園等園區的金融服務支持。

協議列出的重點工作還包括:支持兩岸企業赴第三地共同投資,支持臺灣企業以適當名義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參與海外生產製造基地、經貿合作試驗區、基礎設施等項目;支持有條件有能力的陸資企業赴臺投資,通過資金、股權、技術等方式,加強與臺灣企業的雙向投資、相互持股;支持兩岸經濟功能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創新試點行動,加大對臺商投資區、臺灣農民創業園、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產業梯度轉移承接基地、兩岸文化交流基地等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項目的信貸支持。

據統計,前兩期合作中,國開行累計向1130多個大陸台資企業投資項目發放貸款,逾1500億元等值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