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七旬老人率「足球小子」訪桂以球為媒促兩地交流

【中新社北海7月4日電】通過兩岸青少年體育交流,可以增進兩岸民眾之間的感情,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可持續發展,亦能促進合作交流更進一步發展。」臺灣花蓮縣足協理事長陳益雄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當天,陳益雄參加在廣西北海舉辦的「北海花蓮青少年足球交流座談會」。

本月2日至5日,72歲的臺灣老人陳益雄帶著來自臺灣花蓮縣的數十名「足球小子」,赴廣西北海參加第二屆「海花杯」桂台青少年足球友誼賽,並舉行豐富多彩的青少年聯誼交流活動。

陳益雄在受訪時說:「桂台兩地在大眾體育方面的交流尤為頻繁,青少年切磋球技已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他還說,北海是廣西的「足球城」,花蓮縣是臺灣的足球重鎮,兩地在足球發展方面各有優勢。

臺灣花蓮縣美侖中學校長許俊傑說,目前花蓮縣當地青少年足球發展遇到瓶頸期,只有「走出去」,到內地與大陸青少年進行切磋,才能學習借鑒好的經驗,共同提高兩岸足球發展水準。

2015年4月,北海市足協與花蓮縣足協簽署雙向交流協議書,決定由兩地輪流舉辦「海花杯」桂台青少年足球友誼賽。首屆交流比賽在花蓮舉行。同年8月,陳益雄第一次帶領花蓮青少年足球隊到北海進行交流,並與當地的青少年結下了深厚友誼。

今次,陳益雄及許俊傑又帶隊前來,除了對北海的足球場地和足球運動開展情況進行考察,還想建立兩岸青少年長期化、定期化的足球訓練模式。

2016年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在廣東湛江舉行

【中新社湛江7月4日電】2016年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4日在廣東嶺南師範學院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15所大學近50名校長和專家代表,共同探討「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高水準師範大學建設」論題。

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教授說,高水準大學的建設發展,必須強調精緻特色的興校定位,專業內涵發展的策略,創新改革的願景,彈性多元有效的辦學作為,以提高辦學成果的品質。對大學內部人、事、時、地、物的管理控制,能科學化和專業化,而對大學外部社會關係的運作,能前瞻化和訊息化,如此可有效提升大學辦學之績效。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前院長吳武典教授認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迅猛,為符合適應國家深化教育改革,有必要在教育建設上加強投資。在兩岸良好的教師教育交流合作基礎上,協同培育優質專業師資,加強兩岸教師教育交流與合作。發展之道,可參考彼此的經驗,符合適應所在地的需要,扣緊世界的脈動,發揮高起點、高動力、高視野優勢,建立「現代人-大學生-專業達人」三連貫卓越師培制度,培養多元創新、理論與實務兼顧的中小學教師。

廣東嶺南師範學院院長劉明貴表示,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搭建高品質的學術交流平臺,推進了教育思想碰撞與交流,近年來,嶺南師範學院以創新驅動為引擎,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不僅與白俄羅斯國立體育大學聯合舉辦「孔子課堂」,該校創立的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就業孵化基地,也被認定為全國第二批眾創空間。

「2016年臺灣大學生暑假來穗實習計畫」啟動

【中新社廣州7月4日電】4日,由廣州市青年聯合會、廣州青年企業家協會、臺灣中華青年企業家協會共同主辦的「2016年臺灣大學生暑假來穗實習計畫」專案在廣州正式啟動。

第一期實習團有17名臺灣青年大學生,他們在穗進行為期一個半月(7月1日——8月15日)的實習。該項目旨在推動臺灣青年大學生增進對大陸企業發展環境的瞭解,深化穗台兩地青年經濟文化交流。

臺灣海洋大學資訊工程系林豐偉同學作為代表發言:「我們期望透過在企業實習的過程,能夠對大陸產業及廣州企業的工作模式有更進一步瞭解,提高多向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挑戰自我極限。」

廣州市台辦穗台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塗湘雲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希望兩地青年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穗台經濟社會發展。

除了臺灣大學生暑假來穗實習計畫,自6月份以來,還有102名香港大學生通過「暑期來穗實習計畫」前往28家企業參與實習。7月份,還將有40多名香港學生陸續到穗實習。共青團廣州市委、廣州市青聯也通過組織週末外出考察活動,讓香港大學生實地感受廣州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成果,進一步吸引香港大學生來穗就業創業。

台調查報告:新當局兩岸政策是廠商2016年營運共同關切

【中新社臺北7月4日電】臺灣經濟研究機構4日發佈的一份調查顯示,新當局的兩岸政策成為臺灣製造業和非製造業廠商展望2016年營運狀況的共同關切。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當天在臺北舉行「2016年上半年PMI/NMI走勢暨總體情勢剖析研討會」。該院院長吳中書發佈了題為《2016上半年臺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的報告。

報告指,製造業和非製造業廠商均認為:新當局兩岸政策是影響今年營運狀況的前三大總體經濟議題。對於該議題的關注度,在非製造業中排名首位(占56.8%),製造業方面位列第三(占53.6%)。

吳中書分析稱,這與目前的兩岸關係影響旅遊業以及非製造業的兩岸互動有關。

資料顯示,非製造業對該議題的關注度,還遠高於位列二三位的「勞動成本增加」(41.0%)以及「中國大陸經濟走勢」(38.8%)。

負責起草這份報告的該院經濟展望中心助理研究員陳馨蕙認為,臺灣新當局兩岸政策的不明確性,是廠商共同關切該議題的原因。她對中新社記者說,5月以來陸客來台人次明顯下降,這直接影響到臺灣的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

陳馨蕙指出,在新當局的相關政策明確之前,臺灣廠商多處於觀望狀態,調查結果也反映了他們目前的心態。

該調查每半年進行一次,2015年12月起將非製造業納入調查範圍。資料顯示,在2016年下半年展望方面,非製造業廠商看法明顯較製造業廠商保守,預期利潤率將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