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走向拐點?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多重因素推動下,今年以來中國一二線樓市經歷了以「漲價搶房」「地王」井噴為標誌的「最火上半場」。而「下半場」的開局則連續降溫,引發一些人憂慮:前期需求透支之後,房地產市場是否就此走向拐點?

自2015年年中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步進入回升週期,銷售、房價大幅回暖,房地產投資增速也在2016年年初出現谷底反彈,一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和地價經歷了一輪狂飆。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顯示,上半年,東莞、中山、惠州、蘇州、南京等7個城市新建住宅累計漲幅超過20%;廈門、上海、合肥等7個城市累計漲幅介於10%到20%之間。

土地市場方面,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出讓單宗土地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地塊有219宗,其中109宗溢價率超過100%,167宗溢價率超過50%。今年以來,杭州、蘇州、南京、上海、合肥、寧波、佛山、深圳、南昌以及廈門10個城市的平均樓面地價漲幅已超過100%。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傳統意義上「麵粉」(土地)與「麵包」(房子)的供求關係外,今年以來樓市的快速上漲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和麵的水」(流動性)大量注入的影響。

經濟學家吳敬璉近期指出,目前中國房價過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貨幣超發和信用膨脹。社會上有多餘的貨幣,而人們又不願從事實業,就會導致人們為保值在資產市場上尋求避風港,造成房價高漲。

這意味著在很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狂奔」與實際需求基本面有所脫節。一旦未來貨幣信貸政策收緊,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會因需求青黃不接而出現明顯回檔。

特別是前期樓市上漲較快的蘇州、南京等城市,下半年成交量和房價均面臨調整,現在這種調整已經拉開了序幕。中指院報告稱,蘇州自今年4月以來成交量持續下降,二季度同比降幅超過20%,已經呈現回檔跡象。此外,南京、無錫及合肥上半年成交量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70%、89%和60%,武漢、天津上半年成交量占去年全年比重超70%,這些城市需求透支的跡象明顯,後市量價調整的可能性很大。

中國社科院近期發佈的《中國住房2016中期報告》預測稱,今年下半年至2017年第二季度,房價漲幅或呈回落趨勢,房地產投資增速將趨緩。「少數城市熱,多數城市冷」的市場分化將進一步加劇。這一判斷與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的預測大致相同。聶梅生認為,房地產後市如何,要看政府是否有新政出臺。如果沒有新的政策干預,那麼整體樓市仍會繼續趨緩。

不過,中國住建部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並不認為這種回落和降溫是拐點到來的信號。他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房地產市場與其說是遇到拐點不如說是進入短週期的回落階段。

顧雲昌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無論是銷售還是投資,均存在一個3年(40個月左右)的短週期。房地產市場在這一週期中,會出現從回暖反彈到見頂,再到降溫的全過程。今年3-4月份銷售、投資等資料沖頂,意味從去年一季度以來的上升週期已經完成,此後一年半左右樓市將以降溫為主基調。

顧雲昌預計,2017年中國房地產銷售將明顯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銷售回落主要因為前期需求透支,但樓市下行的時期恰恰是購買力重新積蓄的階段,此後又會出現回漲的情形。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則相對樂觀。他指出,中國目前真實的城鎮化率是40%左右,房地產業發展還有巨大空間。雖然黃金時代過去,但現在迎來的白銀時代依然是含金量非常高,其所釋放的紅利在企業界、投資界以及廣大農村,都可以實現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