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業發牌制度兩種 澳門政府如何取捨

【本報訊】澳亞網報導,博彩業為澳門帶來豐厚經濟紅利,但過度發展,龍頭行業不斷蠶食“龍身”,一業獨大的格局削弱澳門經濟抗風險能力,中央多次提醒澳門居安思危,適度發展多元產業,澳門特區政府因此中期檢討博彩業,推出全球首份博彩業中期檢討報告,遺憾的是,這份萬眾期待、280多頁的檢討報告內沒有“檢討”只是“體檢”。

博彩中期檢討報告最為人詬病的是,內容未觸及核心問題,縱觀世界博彩業的發牌制度,主要是兩種,拉斯維加斯的“市場化模式”以及大西洋城的“限制性批給模式”。

“市場化模式”是由政府設置較高的門檻,只要投資者符合條件就能申請牌照,博企生死完全取決於市場競爭。“限制性批給模式”是對賭牌限量限期,其實是壟斷經營的變相繼承。兩種模式各有長短,澳門究竟應如何取捨?有研究博彩業的學者說,目前澳門是模仿大西洋城限制賭牌數量的做法,但實際上衛星賭場遍地,競爭程度不下於拉斯維加斯。

有業界人士指出,澳門土地稀缺,假如照搬拉城發牌制度,遍地賭場開花,恐怕造成惡性競爭。

賭牌既不能市場化,完全開放,又不應有效監管賭業發展,澳門政府進退維谷,賭牌發牌制度到底是否需要改革,博監局長陳達夫說言之尚早,但澳門周邊博彩市場變化早已天翻地覆,曾幾何時的“學生”已有超越澳門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