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戲劇合璧之妙

從4月29日到5月1日,當代昆曲《春江花月夜》在臺北連演三天,近4500個座位實現了八九成的上座率。此劇由上海昆曲名角張軍領銜主演,集結兩岸藝術精英陣容共同打造。

大量年輕觀眾為此劇湧進劇院,他們大多坐在頂樓的觀眾席,其中不少聽過張軍此前的昆劇講座,感召之下自己買票來看戲。首演當晚,一群女中學生在走出劇場後興奮地叫道:“實在太好看了!”然後站在劇場大廳癡等主演簽名。

此次演出的成功離不開兩岸戲劇力量的“合璧”。除張軍、史依弘、魏春榮等大陸名角組成的主演團隊外,還集結了臺灣國光劇團導演李小平和臺灣雲門舞集的御用班底。此外,服裝設計林璟如、舞美設計王孟超、視覺設計霍榮齡、攝影劉振祥等,都是臺灣各領域的領軍人物。這是他們首次通力合作為大陸昆曲做設計。“他們已經十多年沒在同一個項目中出現了,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兩岸藝術連袂!”李小平說。

從逃劇到追劇的年輕人

“最初看到李小平導演列出的臺灣藝術家邀請名單時,我都驚了,我一直是他們的粉絲,沒想到最後真的夢想成真。”張軍說,長期以來他非常關注臺灣文創團體的發展,希望借助他們的力量實現昆曲的當代創新。

從藝近30年來,張軍親歷昆曲浮沉,深知這門有著600年歷史的古老藝術處境艱難。他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昆曲經歷最慘澹的時期,“經常是臺上30人,台下3個人。”他記得有一次去大學演出,校方為了讓場面好看,就把劇場的大門鎖了,結果那些沒興致看戲,又惦記著第二天考試的學生,竟然一個個翻牆逃走了。

從那時起,張軍決定要有所改變。他從進校園宣講昆曲做起,十多年來,能去的地方都去過了,至今約有20萬人次聽過他的講座。“昆曲的觀眾只能慢慢培養”,張軍說。

2004年,臺灣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之後在兩岸產生巨大影響。在兩岸藝術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年輕人已經成為昆曲觀眾主體。有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昆曲觀眾是18到35歲的年輕人。

2009年,張軍從上海昆劇團辭職,成立自己的民營昆劇團,“我要把自己想做的做出來”。張軍深知,昆曲藝術根基深厚,也有足夠的資本向當代開放,所以他決心推出這部原創作品《春江花月夜》,並邀兩岸藝術家、京昆兩界藝術家共同加入。“當代昆曲可以是非常開放的,可以讓這麼多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一起為昆曲的新樣貌努力。”

作為《春江花月夜》的製作人和主演,張軍近來頻繁往來於臺灣和上海。他表示,此次和臺灣團隊合作,是一次取經的過程。在參訪交流中,臺灣文藝團體注重和民眾之間的互動,是讓他最為觸動的地方之一。在劇團和演出管理方面,臺灣團隊也有很多先進經驗值得學習。

“為了推廣昆曲,最近我去了臺灣的好幾所學校,希望讓昆曲更多地和年輕人在一起。昆曲的當代性中最重要的就是回到年輕人的身邊。”張軍說,《春江花月夜》在臺北的演出只是一個開始,之後還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在臺灣深耕年輕昆曲觀眾。

合作令古典更現代

李小平近年來與大陸戲曲界交流頻繁,曾與大陸劇團合作川劇《夕照祁山》、京劇《金縷曲》等,並獲得廣泛讚譽。在他看來,昆曲《春江花月夜》從故事、唱腔、表演方式看,都是一出古典作品。

李小平說:“昆劇裏有宇宙觀,它讚美愛情,但超越愛情;描摹人性,但超越人性;感歎時間,但超越時間。《春江花月夜》正是這樣一個觸及人性和時空的戲。”在執導過程中,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用舞臺呈現讓昆曲喚醒觀眾內心深處的感動。

當代戲曲的重要變化就是,借鑒西方的舞臺設計、換景處理和多媒體運用等,從而取代傳統“一桌二椅”的舞臺模式。中國傳統舞臺以“空台”為主,體現“留白”美學和“寫意”精神,而當代戲曲的舞臺日趨華麗和複雜。

《春江花月夜》則處處體現著古典和現代的平衡。在舞臺上,核心意象“明月橋”做了實景處理,而且可以靈活組裝,貫穿全劇又能隨場景變化,既有視覺吸引力,又不擠壓演員的表演空間;在服裝設計方面,既有傳統昆曲服飾之美,又有當代時尚元素之妙,劇中張若虛之乳白、張旭之藏青、辛夷之深紅、曹娥之淺綠,都非常符合人物身份和氣質。

為了服飾之美,劇組邀請業已退隱的臺灣資深服裝設計師林璟如重新出山。她幾赴蘇州、南通,走訪多家刺繡作坊,選制十二款紗料與刺繡,以區分角色性格,辛夷的那件服裝光粉色就分出了六種。

在林璟如看來,傳統戲曲是“一桌二椅”加大白光,但如今再把傳統戲曲服裝放到現在的舞臺燈光下,所有的感覺都是不對的,“我們需要和整體舞臺視覺都相配的服裝,這也是當下戲曲服裝設計的意義所在。”

京劇的服裝可以有大紅大綠,而昆曲則應該淡雅夢幻。“我希望它更像江南水鄉的那種雲淡風輕、煙霧繚繞的夢幻感覺。”林璟如表示,“張軍希望我通過這部戲,在大陸這邊帶出一個團隊,引進一些新的思想和觀念。這是讓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比做一部戲來得更有意義。”

談到兩岸藝術家的合作,李小平表示,《春江花月夜》帶來了非常難得的藝術連袂。兩岸合作在文化上是全然沒有藩籬的,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沒有任何有形的或無形的界限。“文化是進入人心的,所以文化的對話是完全無痕的。”

戲劇合璧優勢互補

其實,早在青春版《牡丹亭》製作過程中,兩岸戲曲精英就已經嘗試了共同打造精品的模式。白先勇看到,臺灣培養出了一批舞臺藝術家,包括舞美、燈光、服裝設計、劇本等方面。而大陸有一流的演員,有嚴格的傳承和扎實的功底。兩岸資源整合有利於傳統戲劇的再造與振興。

從兩岸交流的歷史看,傳統戲曲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互動。以昆曲為例,從上世紀90年初開始,上昆、北昆、蘇昆等大陸主要昆劇團就輪番踏上臺灣舞臺。在臺灣受到熱捧,鼓勵了當時處於低谷的大陸昆劇團走出困境,通過演出也培養了一批年輕演員。而大陸劇團的來訪和傳授,也提升了島內昆曲的專業水準。1999年,臺灣昆劇團成立;2000年,臺灣聯合昆劇團成立。

臺灣劇團的創新特點和它們的基本處境有關。長期以來,觀眾少、行家少,制約了臺灣“傳統戲曲”的傳承,但也釋放了臺灣“傳統戲曲”的改革能量。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說:“我最費心的就是如何揚長避短。”這樣才有了“京劇新美學”。國光的京劇在題材選擇上注重話題性,以便增加觀賞性,如《孟小冬》;在包裝上,但求唯美時尚、性感動人,如《水袖與胭脂》;在形式上,跨界成常態,《百年戲樓》是舞臺劇與京劇唱段的交融。臺灣劇團的此類實踐經驗後來“反哺”了大陸劇團的創新探索。

“簡言之,大陸有最好的昆曲演員,臺灣有最好的昆曲文化人與觀眾,如此結合,就撐住了底盤。而這樣的情形往前一步,也就成為最好的製作團隊與最好的昆劇演員形成的黃金組合。”文化評論家林谷芳近日撰文指出,所謂“優勢組合”,更貼切的說法是“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