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臺北6日電】20國集團(G20)峰會落幕後,東協領袖峰會今天登場,中國大陸派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相關會議。據外媒報導,南海仲裁案已被剔除在峰會聲明草案外,預料黃岩島爭議將成為焦點。
此次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系列會議也是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外交首秀。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後,李克強是否會與他進行「破冰」雙邊會談,備受關注。
海外華媒多維新聞報導,甫結束G20峰會之行的美國總統歐巴馬5日晚間抵達寮國永珍,同日抵達的還有杜特蒂、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南韓總統朴槿惠預定6日抵達永珍,印度總理莫迪7日抵達。
美聯社5日報導,東協峰會聲明草案沒有提及7月12日的南海仲裁結果,「這可被視為北京的外交勝利」。經進一步商議,這份聲明將在8日的系列會議結束後發表。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官員一直在等著看G20峰會結束後,大陸會在黃岩島採取什麼行動。美國軍方官員擔心,大陸計劃在距離菲律賓蘇比克灣約140英里的黃岩島修建一個更大的軍事基地。
黃岩島位於菲律賓200海裡專屬經濟海域內,菲國與中國大陸都主張擁有黃岩島主權。2012年,雙方船艦在黃岩島海域發生約2個月的對峙,菲方撤船後,大陸實質占領黃岩島,從此禁止菲國漁民前往捕魚。
2013年1月,菲律賓將南海爭議提交國際仲裁,仲裁庭今年7月公佈裁決結果,稱中國大陸的南海九段線主張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下,不具控制資源的效力,且認可菲律賓漁民在黃岩島捕魚權利。
學者:不期待G20有南海共識
政治大學台灣安全研究中心今天在臺北舉辦「南海仲裁案裁決後我國的因應之道」研討會,學者認為目前正舉辦的G20,是美、中兩大強權仲裁後首次見面,但不期待雙方有共識。
政大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執行長劉復國表示,G20是美國與中國大陸領導者,在南海仲裁後首度見面,就目前有限的資訊來看,中國大陸很擔心台灣政府的兩岸政策,再度強調和提醒,美方則是重申立場,要求尊重國際法仲裁。
劉復國說,不期待G20會對南海議題有共識,可能還是要回到菲律賓與中國大陸坐下來談,才能有所進展。
政大國際關係中心副研究員甘逸驊表示,南海是美中未來戰略上的引爆點,也可能是區域和平的關鍵。對於新型態的大國關係,南海將扮演重要角色。
甘逸驊認為,美中為南海而戰的可能性相當低,維持和平的可能性相當高。對台灣來說,南海議題是國內難得可以取得藍綠和解的機會,也是台灣難得可在國際伸張發言權的議題,且兩岸的主張接近,南海可以作為對陸政策的重要「槓桿」。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宋燕輝表示,應從更高的戰略態度來看待南海仲裁,不要只在意小小太平島,包括沖之鳥礁爭議,是否也可採取國際法律途徑。
南海仲裁 學者:應回到法律現實面討論
學者認為,面對南海仲裁結果,應回歸法律現實面做出討論和批判;中華民國1947年既已主張南海諸島位置圖的U型線,U型線的法律地位、原始作用及目的,政府可做更多闡述和解釋。
台灣安全研究中心今天舉行「南海仲裁案裁決後我國的因應之道」研討會,邀請多名國內學者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王冠雄在會議中作上述表示。
王冠雄表示,南海仲裁以「中國台灣省」或「中國台灣當局」稱呼台灣,但若以此作為反對南海仲裁結果的理由,恐怕會模糊議題焦點,喚起另一種不合適的民族主義概念。應該要回歸到法律的現實面,針對仲裁結果做討論與批判。
他說,南海仲裁有兩議題相當重要,首先就是U型線的裁決。南海仲裁結果指出,中國不能以「歷史性權利」去主張九段線的海洋區域資源,換句話說,並沒有否定九段線的存在,只是不能用「歷史性權利」主張。
王冠雄建議,既然中華民國政府在1947年已經主張了南海諸島位置圖裡面的U型線,那U型線要有的法律地位、原始的作用以及目的,政府可以做更多的闡述和解釋。
此外,王冠雄指出,南海仲裁對島的判斷與一般外對島的理解有很大的出入,例如仲裁提到人類的居住必須是長久性的,甚至是世代居住,不能依賴外來提供資源。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宋燕輝表示,過去不少政治外力,包括中國大陸在文革時限制漁民不得出海捕魚、國共衝突、他國強占南海島礁等,都影響到台灣或大陸漁民到太平島進行維持人類居住的經濟活動。
王冠雄表示,政府應該堅持對南海諸島的歷史和法律權利。
部分學者先前強調,新政府應該少談歷史與U型線,以免與中國大陸的主張產生過多重疊。但王冠雄認為,一個公共政策的制定是為了爭取國家社會人民最大利益,而不是在尋求如何避免和「隔壁鄰居」做出共同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