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張小月

張小月,1953年2月出生,祖籍浙江紹興,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美國紐約長島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張以無黨籍背景,在台「外交」系統工作30多年、與藍綠陣營均維持良好關係並在政壇一路髙升,與其努力、沉穩及處事圓融的特質分不開。

創多項記錄的女「外交官」

張小月出生於臺灣彰化縣一個普通家庭,家裏共有五個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三。張雖稱自己是誤打誤撞進入「外交」這一行的,但她從小就性格外向,自稱「小時候我就比較喜歡跟人家接觸來往,也比較喜歡看外面的世界」,天生是做「外交官」的料。比起同齡的孩子,張小月無論做什麼都特別認真專注、鍥而不捨,非得做到最好為止。小時候她體育成績欠佳,打籃球投籃總是投不進去,便央求父親買個籃球,一到下課或週末就拼命練習投籃,她說「天下無難事,做就有結果。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事做不到」。張剛考進台「外交」部門時,自忖女性恐怕頂多升到科長,沒想到由於她抱定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心,展現女性的柔性交涉優勢與敏銳的觀察力,反能化解阻力順利達成任務,獲得了人生的成功。張曾任台「外交部」重要部門「北美司副司長」,有外派聯合國及「駐美國西雅圖辦事處處長」等要職經歷,更創下臺許多第一紀錄:1997年被派駐聖基茨和尼維斯而成為台第一位女「大使」,2001年成為台首位「外交部」女發言人、2006年成為台「外交部」首位女「次長」,2007年任「駐英代表」。張小月的駐外生涯始於紐約,她被派到聯合國工作小組任職。雖單位很冷門,但回顧起來,紐約九年的工作經歷無異是一段啟蒙教育,使她受益無窮。2007年派駐英國後,歷經島內政黨輪替,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留任,她爭取臺灣赴英「免簽」,輔助開闢倫敦一臺北直航航線,吸引英國女王前去參觀有臺灣業者參與的倫敦蘭花展,將新品種蘭花命名為「伊莉莎白二世」等,提升台「文化外交」的影響力,「政績」亮眼。於是2011年又出任「駐澳代表」,2015年任「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委」。

善用軟實力的「超級推銷員」。作為一名「外交官」,張小月憑藉著女性特有的感性和細膩柔和,憑藉著專業的素養、流利的外文、清晰的口齒,以及隨時保持神采奕奕、笑容滿面的形象,不厭其煩為台當局政策說明、辯護,幾乎全年無休、不分晝夜的投人工作,獲「臺灣超級推銷員」之稱。多年的職業生涯,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在「駐西雅圖代表處處長」任內,頂風冒雪,冒著隨時可能發生意外的風險趕赴華盛頓州議會拜會的經歷。還有一次外事酒會,西雅圖傾盆大雨,受邀賓客到會者寥寥無幾,但她仍冒雨趕赴。而機場海關、飯店經理、當地社區活動,都是張不肯放過的「推銷台灣」的機會。

處事穩健圓融,受蔡當局賞識

張小月平日雖然工作繁忙,但她卻經常抽空參加臺灣多個社團舉辦的各種活動。在公眾場合,無論是和普通民眾一起還是接受媒體採訪,她總是笑容可掬,親切和善;三教九流,無論政府官員、國會議員、新聞媒體、學者,還是NGO裏的民間人士,都是她結交的對象。張的部屬說,她的領導風格是「舉重若輕」,即使面對很大的壓力,也不會顯露於外,更不會因為壓力大而怪罪部屬;平時沒有架子,甚至可以到部屬家中一起坐在地上吃飯,但她也極注重自己的隱私,再熟悉的人還是會保持一定的距離。

穩健圓融的處事風格讓張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深得陳水扁、蘇貞昌等人的賞識,創造了多個女性政務官的晉升記錄:2001年3月,出任「外交部發言人」,2003年3月出任「駐荷蘭代表」,2006年4月升任「外交部次長」。

蔡英文與張小月亦有若干淵源。民進黨在野期間,蔡若有「外交」事務需要咨商,張會以專業態度提供協助。2011年蔡英文訪問英國期間,擔任「駐英代表」的張小月陪同蔡多個行程,互動順暢,給蔡留下深刻印象。「行政院長」林全稱張「善於溝通、是困難任務的不二人選,由於兩岸有不同意見及想法,必須有一201位善於溝通協調的領導者台資深「外交」人員認為,兩岸協商溝通是拓展對外關係的重要一環,以張小月豐富的涉外經驗與專業能力,相信轉換跑道至兩岸也能勝任。

難有作為的「跳針主委」

陸委會主委上任之初,張曾就兩岸關係表態稱,兩岸是「鄰居」,明顯不符大陸兩岸一家親立場,也不符蔡英文模糊策略,從此開始在兩岸議題上謹言慎行。一遇到質詢兩岸問題就閃躲,總是重複著模糊性的「標準回應」。如面對「立委」質詢「兩岸關係到底是什麼關係」,張會一直重複說「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沒有額外的解釋」;面對「立委」詢問兩岸關係如何維繫、她會說「我方政策就是維持現狀,維持兩岸和平發展」,問她如何應對兩岸溝通聯繫機制停擺,她也總是機械式地重複著「一直在努力與大陸溝通」、「陸委會不放棄任何方式有耐心持續努力」等等T再被追問,張小月也總是以「稍後答詢時會答覆」、「等一下會解釋」這樣的語言搪塞。終於,針對柬埔寨將涉電信詐騙的25名台籍嫌遭遣送大陸一案,國民黨「立委」黃昭順在「立法院」質詢時忍無可忍打斷其發言,要她「不要跳針、跳針、再跳針,這就是解決問題?」「跳針主委」的稱號由此而來。

其實在張小月上任前,島內各界即不看好其任職前景。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過去張對大陸事務系統不瞭解,未直接參與過大陸政策的運作,因此無法深人參與民進黨核心政策的制訂,頂多扮演一種功能性的執行者角色。島內媒體則認為張小月雖做事認真專注,但顯得謹小慎微,開創性不足;若未來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無所作為或不進反退,張擔任陸委會主委即是一種「擺設」,表面意義大於實質作用。

(王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