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來了 中國加速空間站建設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9月15日,“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神舟十一號飛船以及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也將相繼奔赴太空。

空間應用試驗、太空中期駐留驗證、推進劑補加等,這一系列“好戲”的陸續上演,預示著中國空間站建設邁出堅實一步。

隨著“天宮二號”入駐太空,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的第二步第二階段拉開帷幕。所謂第二步,指的是空間實驗室階段。自2013年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再次完成交會對接任務後,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任務已圓滿畫上句號。

在交會對接技術成熟之後,未來將要解決的是補給以及循環利用技術。這些技術關係到未來空間站的組裝、航太員在空間站的生存等關鍵問題。

第二步第二階段就是要驗證上述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搭建起一個平臺,開展技術、應用等各類試驗,為載人航太工程第三步——建造中國空間站打下基礎。

因此,“天宮二號”是第二步中的關鍵環節,擔負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使命。

“天宮二號”:率先登場試驗忙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介紹說,“天宮一號”叫做目標飛行器,對接改造後也只是空間實驗室的特例。而“天宮二號”已經完全是一座小型的空間實驗室。

“‘天宮一號’解決的是交會對接技術問題,‘天宮二號’解決的是一定規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朱樅鵬說。

自從“天宮二號”入駐太空之日起,就開啟了忙碌工作模式,等待它的是一項接一項試驗和任務: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太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發射時釋放伴飛小衛星,將有飛船與之對接,接受航太員的訪問,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航太員中期駐留太空以及後續推進劑的補加,這兩項是未來空間站建成並運行的重要基礎。

載人飛船:成熟型號任務新

神舟十一號飛船任務是第二次天地往返運輸應用性飛行任務,也是中國進入空間站階段之前,最後一次飛船的應用性飛行。

“此次任務目的是進一步對改進型載人飛船功能進行全面驗證,為後續載人深空任務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此外,通過多項在軌試驗,將進一步驗證飛船設計功能,獲取和積累載人環境相關的飛行試驗數據。”五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說。

從外形結構上看,神舟十一號飛船與神舟十號飛船幾乎無異,功能上也沒有重大改變。但在整個載人飛船任務中,神舟十一號不僅僅是繼承和重復驗證,而是承載著多個首次,當屬使命艱巨,重任在肩。

雖然交會對接技術在之前“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的任務中已被充分驗證,但在此次空間實驗室任務中,對接軌道和返回軌道高度比之前增加了50km,神舟十一號飛船任務將首次考核驗證空間站階段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還將首次考核航太員中期駐留能力,通過驗證航太員駐留能力,為航太員空間站階段長期在軌考核奠定基礎。

中國空間站:展望未來惠全球

當“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完成對接及其他各項試驗返回後,“天宮二號”繼續駐留太空,等待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的到來,開展推進劑補加等相關試驗。這是空間實驗室的重要階段,突破並驗證推進劑補加技術,為建造空間站奠定基礎。

天舟貨運飛船基於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的技術研發,由五院抓總研製。“天舟貨運飛船隻運貨不運人,在功能、性能上都處於國際先進水準。飛船將主要為空間站補給物資,包括推進劑、航太員生活消耗品、空間科研設施設備、空間站維修備品備份等。”“天舟一號”總設計師白明生介紹說。

隨著空間實驗室任務的陸續展開,中國載人航太進入了應用發展新階段,未來空間站的實景已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曾在採訪中透露,“中國空間站預留了很多將來與世界各國進行合作的平臺,設計了能與其他航天器對接、進行艙段級合作的介面。”他還介紹說,中國載人航太工程開展了大量國際合作,在空間站發展中,中國願意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在方案設計、設備研製、空間應用、航太員培養、聯合飛行等方面拓展交流合作。

中國未來的空間站計劃於2020年建成,隨即將投入正常運營。中國空間站將為全球科學家提供科學研究和實驗機會,滿足最新最好的空間探索及空間資源利用等科研需要,使中國載人航太發展進入探索科學前沿、開發空間資源、造福人類社會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