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關係進入「政冷經熱」?

在一國之內政治經濟和文化尚且互相影響難以分割,在國家之間就能分開嗎?如果威脅了對方的國家安全,還能保持經濟上的密切往來嗎?

完全站到美國一邊

韓國總統朴槿惠如今已是進退兩難。

韓國一向是「安美經中」,安全軍事上依靠美國,經濟上更多地依賴中國。朴任總統之時,正是韓國經濟面臨世界經濟衰退的時候,所以中國顯得更加重要。出於種種考慮,也許還加上對中國文化的熟悉,樸對中國表現出了很大的友好姿態。就任總統後,朴槿惠打破了韓國歷屆總統在「四國外交」中的美、日、中、俄的訪問順序,先於訪問日本而訪問了中國。去年,朴槿惠不惜拂美國之意,出席了中國的「九‧三」大閱兵,中韓關係達到頂峰。

但另一方面,朴的上一任總統李明博對朝鮮的強硬態度,留下了一些朝韓關係的隱患,朝鮮的幾次核爆,使如何結束朝鮮核危機成了朴槿惠政府要優先解決的問題。美國因為國力相對衰落,又想繼續維持之前的國際地位,對盟國提出了更多要求。再加上和中國的種種對峙,美國比從前更強烈地要求盟國共進退。

當樸出席中國「九•三」大閱兵之後,國際外交領域便有人認為,樸的日子已經非常難過,她不能夠完全脫離美國和盟國,違背美國的意願,會更艱難。

一邊是政治,一邊是經濟,朝鮮在核爆上的一意孤行和美國要求盟國有更多承擔的強硬態度,讓一直在中國和美國之間搞平衡的韓國承受著壓力。如今韓國選擇完全站到美國一邊,明知薩德系統不僅僅是防禦系統,它威脅著中國的安全,明知中國非常反對薩德系統在韓國的安裝,樸政府還是同意了美國在韓國安裝薩德系統。中韓關係降至冰點。

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從經濟角度,沒有一個國家的經濟界願意考慮放棄這一市場,何況世界經濟是如此低迷。韓國作為一個經濟體量不夠大,經濟結構又有著致命缺陷的經濟體,對中國市場的需要格外迫切。

出於國家安全等諸多考慮,朴靠向了美國,但選民會直接地感受到經濟對自身的影響,任期過大半,韓國經濟更加低迷,樸的支持率一路走低。綜觀韓國歷屆總統的支持率狀況,都是和國內經濟狀況呈正相關。

世界政治形勢嚴峻,大有重回冷戰之勢。世界經濟形勢從來沒有如此複雜,韓國的經濟結構又面臨艱難的調整。韓國現行的第六共和國憲法,又限制了總統權力,使得朴槿惠不能擁有和他的父親朴正熙一樣大的總統權力。

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朴槿惠殺伐決斷,強硬而迅速,但因為韓國經濟體量不夠大,又面臨諸多政治和經濟的難題,手中底牌有限,也許像當年新加坡李光耀那樣柔軟的身段在政治和外交上更有利。但也確實,目前的政治經濟形勢,並沒有留給朴槿惠像李光耀那樣的騰挪空間。

艱難的韓國經濟

根據8月份發佈的經濟資料,韓國出口已經連續下跌19個月,7月份,韓國的全部共13項主要工業出口更是全都下降。這對一個外向型且對外依存度極高的經濟體是巨大的打擊。朴槿惠當初競選時打出的再現他父親開啟的「漢江奇跡」的經濟願景,已經越來越像海市蜃樓。

在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中本就忝陪末座的韓國經濟,從起飛到現在,經濟結構一直存在很大問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韓國的家族企業肆意擴張,債務高企,幾家超大型企業佔據了市場的大半壁江山,雖然政府一直試圖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效果不彰。

1997年被認為是「漢江奇跡」的終結,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當時韓國因為外匯儲備枯竭,爆發了巨大的金融危機。當時為了應對經濟危機,韓國政府准許了外資進入韓國市場,這是一柄雙刃劍,它既使韓國經濟迅速恢復,也極大地提高了韓國經濟對外資的依賴性。雖然同時也整頓了大企業,但並沒有改變大企業外向型的發展模式。後果就是,韓國經濟比以前的對外依存度更高。

到現在,韓國可能是世界上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範圍最廣的國家,既簽訂了《韓美自由貿易協定》,又簽訂了《韓歐自由貿易協定》,後來更簽訂了《中韓自由貿易協定》。

2008年金融危機,世界經濟都遭遇了嚴重打擊,人們一度以為韓國會步冰島後塵,成為第二個破產國家。但當時被稱為「CEO總統」的李明博,推出了強有力的救市措施,韓國不到一年就實現了經濟復蘇。但是,因為世界經濟並沒有復蘇,韓國經濟因為過高的對外依存度,國際市場需求萎縮,韓國經濟並沒有真正好轉。在經過了19個月的出口下滑後,很多韓國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的韓國經濟,甚至還不如2008年危機剛爆發之後。韓國經濟陷入結構性衰退,對韓國GDP貢獻率占到一半左右的個人和家庭消費,也同樣萎靡不振。

之前韓國主要的超大型企業多是製造業,比如電子產品和汽車,但這些領域都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智慧手機的普及,新能源汽車的崛起等等,都給韓國企業帶來了挑戰。

在一些相對較有發展的朝陽產業,韓國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拿蓄電池來說,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興未艾,蓄電池業的發展大有前景。中國最近發佈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目錄第四批全是國產企業,韓國的企業沒有進入目錄,之前的三批也沒有進入,而進入目錄國家會有政策補貼。在發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動力電池是核心環節,因為沒有進入目錄,不僅國產車,計畫打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國外汽車巨頭們,也在考慮更換電池方案或放慢打入中國市場的步伐。

韓國企業本身的繼承制和家庭式的經濟模式,使韓國企業領導力退化,難以適應世界形勢。舊的經濟時代逝去了,那些在舊時代中崛起的韓國大企業,難以適應新的經濟模式。韓國經濟的優勢正在喪失。

韓國政府剛剛又制定了9大國家發展戰略,以期找到新的經濟增長引擎。但這對目前的經濟形勢來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政冷經熱」難長久

從經濟角度來說,中日韓顯然應該加強合作,但是政治佔據了主導,日韓和中國越走越遠。韓國只是一個典型,因為體量不夠大又和中國地緣太接近,顯得格外舉步維艱。韓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等,這些美國政治上的盟友,全都和中國經濟關係密切。

堅定地跟在美國後面的日本,和中國「政冷經熱」是由來已久,澳大利亞一邊和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一邊和美國構建太平洋安全防禦網。美國最親密的盟友英國,則希望靠和中國的經濟關係,復興自己的金融街。

政治和經濟真的能完全分開嗎?在一國之內政治經濟和文化尚且互相影響難以分割,在國家之間就能分開嗎?如果威脅了對方的國家安全,還能保持經濟上的密切往來嗎?

僅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幾年,英國經濟學家安吉爾還在他的著作中寫道,歐洲強國之間在經濟上非常相互依賴,戰爭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當他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肯定沒想到戰爭的爆發會如此之快。

經濟上的自由貿易和政治上的保守主義,是不可能長期並行的,政治必然影響經濟。「政冷經熱」也是不可能長期維持的,經貿必然會為政治上的考量讓步,慢慢走向「政冷經冷」。沒有政治框架,經濟很難真正一體化。無法想像一個陣營凜然、區域經濟化盛行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會是什麼樣的狀態。

經濟繁榮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都被掩蓋了,經濟一出問題,所有的問題都爆發出來。經濟本身便成了這些問題的替罪羊。

除了安倍利用中美的矛盾取得了集體自衛權的放開,以慰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政治理想,如果目前的國際關係繼續惡化下去,其他國家,大概都是輸家。即使是日本,解決不了國內的經濟衰退問題,同樣是輸家。

在之前,世界習慣用戰爭手段解決經濟問題,但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讓大國之間學會用冷戰代替戰爭。70多年過去了,當戰爭的陰影變淡,人們忘記了戰爭的慘痛嗎?

「政冷經熱」是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國家化的產物。在國際關係上,經濟可以做先遣部隊,但不能一直單兵突進,後繼需要政治的合作和文化的融合。現在,全世界都陷在經濟衰退的泥沼中,各國人民都期待經濟的復蘇,在這種情況下,正確的解決當然是通過政治和文化的合作推動世界經濟發展,解決單靠經濟解決不了的難題。上世紀70年代的兩次全球石油危機,也造成了貿易保護主義和政治上的保守主義抬頭。而真正讓世界變富裕的,是後來的多元文化的發展和世界政治經濟關係的緩和帶來的全球經濟一體化。

但目前看來,在世界經濟衰退的時候,政治正在走向對抗,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正在降低。這是致命的短視。

(楊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