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憩區應是建設世界休閒中心重要元素

陳觀生

審計署最近衡工量值式審計民署管理休憩市政設施工作,2年內抽查全澳 10個公園、廣場和休憩區等設施,發現大量設備損毀及衛生問題,例如地磚爆裂、塗鴉、兒童及健身設施生鏽和損毀等,部分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審計報告指,民署雖設有定期巡查和維修機制,但民署在設計和執行上明顯存有不足,安全措施亦沒有確切執行。顯示出民署在管理休憩設施方面欠缺積極的工作態度,完全暴露出粗心和疏忽,民署需認真檢討問題,改善相關工作。

事件令人關注民署的工作態度,也將本澳休憩區的現狀帶入公眾視野。澳門是一座中西融合的城市,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在澳門各類休憩區中均有所體現,休憩區也是本澳街居文化的重要體現,是展示本澳休閒生活的載體。提高思想認識是對工作重視的基礎,特區政府應該將休憩區的建設和管理擺到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重要元素的位置,才能解決相關部門在管理休憩設施方面欠缺積極的問題。

審計報告關注休憩區管理

經常揭發部門大花筒的審計署最近又有報告出爐,這次說的是民署沒有管理好轄下的休憩設施,即使每年花費接近1億元的維修保養費,但不少公園仍然出現「危機四伏」的情況,2年來都沒有改善。

審計署於2014年4月透過對「西灣湖廣場及其周邊地段」的實地觀察,開始就民署對休憩用途市政設施管理的審計工作,隨後增加9個實地觀察地點,結果發現大量設備及衛生問題。當中3個問題最為顯著的地點,包括:「西灣湖廣場及其周邊地段」、「祐漢街市公園」及「南澳花園休憩區」,在審計署發現的30個問題中,有多達28個屬於民署巡查後也未有發現的,當中有11個問題審計署早於2014年4月已書面通報民署,但直至2016年3月仍未作出改善。

審計署又發現民署對一些具有即時危險,容易造成意外受傷的損毀設備,不但沒有及時維修,連圍封警示危險也鮮有執行,審計報告以圖片顯示多項設施損毀的情況,如西灣湖廣場上、下層嚴重爆裂及下陷的地磚;「祐漢街市公園」地基生鏽離地搖晃的健身器材及鄰近兒童遊戲區的破裂消防玻璃門等。同時,民署對外判清潔商亦欠缺足夠監管,一些棄置於行人路附近的垃圾,連續數天也沒被清理,而一些藏於綠化帶及石隙中的垃圾,更是數個月也沒被理會,當中較為顯著的問題出現在「南澳花園休憩區」綠化帶及西灣湖湖邊附近的石隙。審計報告指出,民署2015年度用於休憩用途市政設施的相關清潔開支達44,171,870.05澳門元,但民署對外判服務卻欠缺適當監管,有抽查地點長時間存在環境骯髒的問題,影響市民及遊客的使用意慾。

審計署指出,政府建設休憩設施安全可靠是社會長期以來的共識,如今因管理者欠缺積極的工作態度,致使不少設施皆出現安全隱患,這不但有違設立休憩設施的初衷,管理者的粗心、疏忽、麻痺大意更完全暴露於公眾眼前,為保障設施使用者的安全,民署應認真檢討問題,切實改善相關工作。

審計署表示,市政設施和其他公共設施一樣,建設方面的把關固然重要,但營運使用才是目的所在,所以長期的妥善管理及維修保養都是相關專責單位的重要職責。在今次審計中,部分民署轄下的休憩設施的維修或清潔是由外判商處理,但作為負責任的管理部門,民署應加強對相關外判商的監管,督促其履行職責。同時,民署必須完善其巡查機制,做到主動發現問題,主動維修及清潔,而非被動地執行工作,或者對日常顯而易見的問題視而不見,不作處理。

審計報告亦指出,市政設施建成後,政府當然有責任管理和保持環境清潔衛生。然而,有關環境衛生問題的根源卻並非來自政府,正如是次審計發現的大量生活垃圾,均是公眾使用設施後留下。公共設施是為了市民而建設,本質上是大眾共同享用的休憩空間,因此設施的使用者亦要愛護公物,注意環境衛生,珍惜公共資源。民署除了憑自身的資源努力維護休憩設施,更應與市民加強溝通,認真跟進使用者反映的意見,切忌態度傲慢、漠視民意,應以更大的決心營造官民攜手合作的氛圍,共同保持公共設施的整潔美觀。

正如審計報告指,這次事件令人關注部分公共部門的工作態度,如重視建設忽略管理,「只花錢不監管」等。同時,也將本澳休憩區的現狀帶入公眾視野,過往傳媒報導,有部分市民沒有做到愛護公物。如今年8月,1名本澳男子涉嫌用鐵枝打破筷子基社屋平臺休憩區的圓形燈,被司警拘捕。經調查,嫌疑人飲酒後到快達樓休憩區休息,因燈光影響入睡,用鐵枝打破5盞圓形燈,總值5萬元。今年7月,司警接獲民署報案,上月起發現石排灣公屋馬路附近和休憩區綠化帶的 180多棵樹木懷疑被人為損毀,有受損樹木只剩下樹幹,共損失 4.9萬元。

休憩區是本澳街居文化主要特色

今次事件也將本澳的休憩區建設及管理帶入公眾視野。休憩區(其他國家和地區又稱社區公園)是本澳一類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間,有各自不同的歷史發展。一部分休憩區建成時間較早,其實質是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自發形成的公共空間。這些休憩區建成的時間跨度較大。因為在以往,,半島舊城區中彎曲的街巷是鄰裡交往的重要場所,,居民在此聚集、會談、聊天,不僅是孩子玩耍的場所,也是成年人交流資訊和觀賞花木的空間。舊城中不少街巷通道及其毗鄰的小空地逐漸發展成為小型的休憩空間,經過鋪裝美化、立面整飾、增加綠化、設置城市傢俱及休憩設施,逐步形成今日市民所喜愛的休憩區,代表案例如燒灰爐公園(19 世紀啟用,1998 年重開)和黑沙環三角花園(20世紀啟用,,2005 年重開)。另一部分休憩區的建設則始於2005 年特區政府開展的舊區重整計畫。舊區重整計畫包括澳門半島舊區的重建發展、保存維護、街道美化和整建修復四部分內容,範圍覆蓋半島的中區、西區和北區。其中街道美化運動,是由政府主導,通過美化街道景觀、重鋪路面、增加小型綠地,改善住區空間環境。類似的小規模工程效果明顯,增加人居環境的舒適度,得到市民的普遍認同。比如新開闢的佑漢新村第二街休憩區、筷子基北灣休憩和媽閣休憩區等。這類型休憩區園不僅改善了舊區街景,也有效開發和利用了濱水開放空間。

澳門半島休憩區的形成原因與歐美城市口袋公園(pocket park)或袖珍公園(mini park)的建設背景相似。美國「口袋公園」概念始於1963 年風景園林師羅伯特•宰恩在紐約公園協會組織的展覽會上的「為紐約服務的新公園」提議。它的原型是建立散佈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區的呈斑塊狀分佈的小公園。20 世紀70年代,西班牙巴賽隆納開展改善城市舊城區面貌的建設運動,當地市政廳稱其為「針灸療法」,即通過對老城區中的廢棄地進行設計,營造大量小型開放空間以供市民體憩之用。這是除美國外,較早將口袋公園模式引入城市建設的國家。與歐美國家的口袋公園相比較,在澳門,不同時期形成的休憩區都是為了回應高度稀缺的土地資源和人們對休憩環境的需求而產生的。它選址靈活、面積小、離散分佈、見縫插針地出現在城市各個角落,開發建設多利用城市「邊角空間」,形成了城區中星點密佈的綠色斑塊。這些休憩區成了居民休閒生活的主要空間載體,提供遊憩、健身和鄰裡交往的必要場所。

儘管國內外城市公園體系的分類標準不統一,對於社區公園的概念界定存在差異,但作為特定類型的綠色空間,其功能、內容及形式的描述均具有一定相似性。我國《園林基本術語》中將社區公園(communitypark)定義為「為一定居住用地範圍內的居民服務,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集中綠地」。《城市綠地分類標準》明確提出社區公園包括居住區公園和社區遊園兩個類型。在歐美城市公園體系中,與居住區公園和社區遊園內涵對應的有「鄰裡公園」(neighborhood park)和「袖珍公園」(pocket park)。

根據《澳門城市綠地分類標準》【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in Macau(2010)】的定義,特指為一定居住用地內的市民服務、有配套遊憩服務設施的綠地,面積一般不小於500 ㎡。在澳門城市綠地中,以往慣用稱謂為「休憩區」的綠地大多屬於該類型。澳門社區公園隸屬休閒遊憩綠地(MG1 Green Space for Leisure &Recreation)下的城市公園(MG11)類型。

澳門休憩區多毗鄰城市道路或街道,與住區聯繫密切,公共開放且規模不大、以遊憩功能為主。所以綜合比較來看,澳門社區公園與國內《城市綠地分類標準》中界定的「社區遊園」及「街旁綠地①」存在交叉。它與歐美國家的袖珍公園相似,類似香港的康樂休憩用地中的地區及鄰舍休憩用地。

目前全澳的休憩區均屬於區民政總署負責管理。根據民政總署2012 年對澳門綠地的普查資料,全澳共有休憩區(或稱社區公園)26 個,總面積152 043 ㎡,集中分佈在澳門半島。半島共有休憩區有22 個,總面積116 654 ㎡,面積多為500 ㎡到1 hm2 不等。休憩區和市政公園是構成澳門半島公園綠地體系的主體,從服務覆蓋面來看,澳門半島大部分居民點均能實現「出門200 m進公園」,明顯高於國內多數城市所要求的「出門500 m進公園」的服務水準。

休憩區是休閒文化重要載體

澳門是一座中西融合的城市,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在各類休憩區和花園(包括社區公園)中均有所體現。休憩區的景觀營造表現出獨特的地方色彩,小空間裡佈置了各類特色景觀,既有利用植物、噴泉、園林建築、雕塑、休憩設施、鋪裝等基本構成要素,也有結合街頭報亭、咖啡吧、園燈等配套設施,形成視覺焦點。如在葡式的淡黃色牆壁上,竟端端正正地鑲嵌著兩扇朱紅色的中式大門。中西文化就這樣靜靜地、和諧地同時展現在眼前。中西文明交融是澳門的個性,風格不同的建築、生存方式和社會理念匯成澳門的特色,個性決定特色,有個性才有特色,是中西文化的交流推進了澳門的文明與進步。

有專業人士指出,本澳休憩區體現了實用性、舒適度和藝術性的綜合。一是用地選擇靈活,分區佈局和設施配置充分考慮市民的多元需要。功能多樣化,與周邊建築關係密切,空間使用率高、開放性強。構成要素和配套設施在設計風格和符號元素上具有一定的南歐特色。如在本澳休憩區設計中,典型如燒灰爐公園的拱廊設計。拱廊造型卡通,猶如裝飾頭冠,上部板簷的波浪形裝飾圖案與地面律動的波浪紋鋪裝圖案相呼應。一些休憩區中的園林小品則採用傳統中式風格,如黑沙環三角公園的琉璃瓦攢尖頂獨立亭。少數新建的休憩區運用玻璃、不銹鋼、張拉膜等新材料,造型大膽,如水塘休憩區的帆船涼亭、永寧廣場的三角亭等。

二是休憩區的園林建築建造工藝比較簡單,細部結合使用葡萄牙傳統的灰泥裝飾線條,白色線腳勾勒。種植槽材料多採用磚砌體或預製混凝土。部分休憩區的園林建築保留明亮暖色調的傳統做法,色彩斑斕多姿,有葡國紅、黃、藍、綠等,帶有典型的葡萄牙風情。色彩明快的園林建築點綴在綠地裡,烘托出舒適宜人的生活氛圍。

三是除了園林建築,諸如噴泉、雕塑等富有南歐特色的裝飾小品和點景物也常見於休憩區。廣場結合歐式噴泉或疊泉的做法多見於澳門各種前地(廣場),而休憩區中也採用類似做法以構成空間點景,如永寧廣場的入口噴泉景觀。碎石圖案式鋪地在葡萄牙等南歐國家很普及,本澳休憩區也大量運用。除了常見的波浪紋碎石鋪地,隱喻葡萄牙海洋文化的鋪地圖案還有帆船、鐵錨、海馬等,增強了公園的景觀特徵。

本澳休憩區還是市民和旅客體驗本澳休閒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澳休憩區多集中分佈在人口密集的商住用地和居住用地, 位於商務用地或道路交通用地的較少。社區公園的使用對象比較單一, 以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為主, 少量為觀光遊客。休憩區與道路、街道有著緊密的聯繫, 多位於城市道路附近, 居民到達公園都比較便捷; 佈局靈活、因地制宜地進行空間開發。它們屬於完全開敞或半開敞的休閒空間,空間範圍易於辨認。

休憩區體現了本澳獨特的休閒文化。首先,休憩區體現出高度的靈活性,既提供了遊憩玩耍的場地, 也有不過於強調功能、目的性的休閒空間, 基本滿足人們複合化的功能需求,包括閑坐、眺望、聊天、玩耍、候車、停車、散步、交流、下棋等。一般以靜態活動為主的休憩區主要設有康體休憩區和小孩遊樂區, 是目前本澳休憩區的主要類型; 規模較大的社區公園則設有羽毛球場等動態活動場地,但數量不多。其次,本澳休憩區的平面構圖簡潔,不過於追求構圖造型,設計風格以規則式和混合式為主,著重關注場地本身的實際功能。處於澳門半島人口密度最高的黑沙環街區的黑沙環三角花園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個休憩區位於拱形馬路、黑沙環馬路和亞馬喇士腰之間,面積為1583㎡,平面呈三角形佈局,於2005 年改建成為開放式公園。公園利用花壇分隔周邊道路,園內設置三座藍琉璃瓦中式涼亭,配有卵石步道和其他健身設施。種植花池加寬作座凳,加上棋盤座凳等,形成了大量休憩的小空間。公園周邊均為居住用地,附近街區人口密集,因園內綠樹成蔭,公園成為眾多中老年居民平日下棋會友、粵曲演唱、自娛自樂等活動的聚集地。三是簡單實用,設施齊全。雖然休憩區的面積不大,但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俱全,這反映了澳門已達到公共福利設施比較完善的社會發展階段,市民對城市綠地的基本需求能夠得到滿足。目前本澳休憩區配套活動設施的主要類型包括:1)亭、廊架、園凳椅桌等休閒遊憩類;2)兒童活動器械、健身器械、小型球場、按摩步道等遊戲康體類;3)垃圾箱、飲水器、噴泉、洗手器等公共服務設施類;4)犬廁等特定設施。其中兒童遊樂設施和成人康體健身活動設施在休憩區比較常見,活動設施數量依區域面積而定。多獨立開闢安放健身活動設施或兒童活動器械的區域。雖然這些功能設施選材比較簡單,多為休息設施和活動設施;部分設施的造型和細部設計別具匠心,既美觀又實用,整體顯得舒適自然。如位於水塘馬路的水塘休憩區是近幾年改造的休憩區,也是有限空間高效開發的範例。水塘本為澳門居民主要的水源儲蓄用地,但因用地緊張,澳門政府考慮為附近居民增加休憩活動空間,在靠近水塘馬路一側通過建造堤堰營造公園。雖然占地面積50454㎡,是澳門目前面積最大的休憩區,但用地進深窄,結合水源保護等要求,活動空間開發的限制因素比較多。整體佈局環水設置慢行系統,有步行徑、卵石健康徑。配置長廊、活動旋轉座椅及兒童康樂設施、公共洗手間等,設施類型齊全,是周邊社區居民健身散步的休閒去處。

今次審計報告揭發了休憩區管理的問題,顯示有關部門對休憩區管理和營運工作不夠重視,其根源可能是在思想認識上,套用內地黨政部門喜歡在其工作報告中常說的話:做好工作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正如審計署報告指出,休憩區建設方面的把關固然重要,但營運使用才是目的所在。打造休憩區已經被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列入推動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內容之一,但相關部門並未相應有這種認識高度,因此造成工作未能跟上和積極性不足。政府還應該將休憩區的建設和管理擺到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重要元素的位置,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