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長深夜被拿下

黃興國來自浙江,是十八大以來首個被查直轄市市長,代理市委書記600多天

自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013年9月2日正式開通以來,很快受到公眾高度關注。線民發現,這個網站常在星期五通報重大案件的查辦消息,還總結出「星期五,打老虎」的規律。不過,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的落馬,看來是打破了規律。

9月9日星期五,黃興國很忙。上午到河西區梧桐中學看望教師和同學們,出席天津市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下午在迎賓館會見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到9月10日星期六晚上10時30分,中紀委網站發佈黃興國「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

這樣的消息,任何時候放出都是「重磅炸彈」。《環球人物》記者的手機瞬間被「黃興國」三字刷屏:畢竟,這是十八大以來落馬的第十個中央委員,也是第一個被查辦的直轄市市長,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又一成果。

寧波鄉音尤未改

說起黃興國,一位知情人士向《環球人物》記者形容:「他在公開場合說話聲音不高,態度很謹慎,經常是喝口水、講幾句。用『厚道』來形容他可能有點『過』,不過他確實給人比較溫和的印象。」曾有媒體報道他「架子不大」,講話喜歡引用數字,經常是數位不離口。而知情人士的另一個印像是:「他有很重的南方口音,北方人有時候不太容易聽懂。」

黃興國的老家是浙江省寧波市下轄的象山縣。即使在南方,寧波方言也屬難懂之列。而黃興國從1972年18歲時當象山縣曉塘公社團委書記開始,到28歲時出任象山縣委宣傳部部長,其間除了在浙江省委黨校幹部專修科學習馬列主義基礎理論外,都是在象山基層工作,普通話說得不太俐落,這在農村基層出身的地方幹部中很常見。

在浙江,黃興國可謂「進步穩,根基深」。他1976年當公社黨委書記,正科級;9年後當象山縣委書記,正處級;再過5年當台州地委書記,正廳級,穩步前進。當地委書記時,黃興國離36周歲還差一個月,意氣風發。主政台州時,當時各界對股份合作制存在異議,有人說它姓「資」不姓「社」,黃興國認為股份合作制合理、合法、合情、合意,大力加以推動。台州經濟的發展,和他當年那種對創新的鼓勵包容頗有關係。

從廳級到副省級是個比較難走的台階,黃興國「跨」了8年,先是當浙江省政府秘書長,後升為副省長。1998年11月,當了10個月副省長的黃興國,又以浙江省委常委的身份,重返老家寧波出任市委書記,並在寧波深耕了5年。

從1972年11月踏上仕途,到2003年11月離開寧波到天津上任,黃興國在浙江官場度過整整31年,除了在省政府工作的兩年3個月外,都是在寧波地區及相鄰的台州地區工作,是名副其實的「老寧波」。

不過,有人稱黃興國去當寧波「一把手」是「臨危受命」,他的前任許運鴻、市府副秘書長戴瑞祥、原副市長孫炎彪等76名官員被調查,許運鴻後以濫用職權罪被判刑。

官場震盪,黃興國必須用政績來提振士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提出了「建設大港口、發展大產業、構築大都市、繁榮大文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他說寧波人的特點是會「算計」,「不打無準備的仗,不餓著肚皮做事情,不做以後會餓肚皮的事情」。5年後他離任時,寧波港貨物吞吐量在國內僅次於上海港,增長速度近6年來最高,人均GDP超過3400美元。有寧波市民用「一二三」來形容他的政績:一是產權制度和勞動關係一項改革,二是鄞州區撤縣設區和規劃建設東部新城兩大舉措,三是搞了天一廣場、寧波國際會展中心和寧波大劇院三個大項目。所以,「寧波人對他印象還可以」。

津門13載

2003年,黃興國北上天津,出任市委副書記。當時,他被認為「較早走上縣、地主要領導崗位,領導經驗比較豐富,工作有魄力,有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同時「熟悉經濟工作,眼界開闊,重點突出,有較強的改革創新意識。」13年後,他在海河之濱終結仕途,留給他的是「涉嫌嚴重違紀」6個字。他的具體違紀事實,還有待權威部門發佈資訊。

知情人士告訴《環球人物》記者,黃興國在天津先是任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2007年任代市長,2008年1月轉正。2014年12月,原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調任中央統戰部部長,黃興國代理市委書記,但一直沒有被「扶正」,中央也沒有另外委派市委書記。到被調査時,黃興國已代理書記600多天,這很罕見。所以,在他被調查前,對他的仕途人們已經有一些猜測和議論,如今「靴子終於落地」。

有天津當地人士稱,對黃興國被查,天津當地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感到意外。黃興國任上,經歷了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8人失蹤、798人受傷。事故發生後,黃興國曾表示,「作為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我對這個事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年2月,經國務院調查組調查認定,這是一起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已核定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68.66億元。不過,事故處理已查辦了津南區原區委書記呂福春、東麗區政府原副區長張洪寶、和平區原常務副區長石季壯等一批官員。在今年的全國人大天津團會議上,黃興國說,爆炸事故是「很好的老師」,會認真反思「如何把壞事變成好事」。今年8月12日事故一周年時,他還主持天津市委常委擴大會,聽取市安監局關於安全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的彙報,播放了安全生產暗訪錄影片等。「這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黃興國在『8‧12』事故上已經過關。所以,對他的突然被查人們才感到意外。」

但也有一些人士對黃興國被査的看法是「不奇怪」。有意見稱,這次查辦黃興國,「無論是不是有從嚴追究『8‧12』事故責任的意思,都可能還牽涉到他的其他問題。」他在天津工作13年,長期領導天津市人民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審計工作,在經濟方面出問題也不無可能。

知情人士稱,黃興國主抓的一些工作在社會上也存在爭議。「比如他在天津主推的農村示範小城鎮工作,提出讓農民通過用土地換房搞『工業園區、農業園區、農民居住社區』的聯動,理論上是不錯,但在實際操作中,農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農民身份,失去了基層選舉的投票權,帶來了一些矛盾,出現了農民利益被侵犯的情況。」黃興國曾表示,「農民為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做出了突出貢獻,沒有農民利益的保障和實現,一切經濟目標均為空談。」在黃興國主持召開的農村示範小城鎮建設現場會上,他也強調要「解決好農民問題,切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使農民安居樂業有保障」。但這些口號是否都真正落到了實處,有待觀察。而在2014年中央第五巡視組巡視天津後,天津市委在整改情況報告中也說,要「認真解決發生在農民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斷深化村級事務民主監督,進一步提高農村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水準。」

還有分析人士注意到,今年5月,中央媒體曾經有一次規模頗大的赴天津調研採訪活動,黃興國在迎賓館會見採訪團,介紹天津發展情況。他說,這次調研既有中央主要媒體,也有外宣媒體和新媒體,是近年來津中央媒體採訪團人數最多的一次,希望媒體「一如既往地關心天津、支持天津」。分析人士稱,黃興國在宣傳上一向比較低調,曾稱「寧波人的特點就是少說」。此高調之舉讓熟悉他的人感到有點詫異,「現在回想,也許他是感覺到了點什麼」。

「講寧波話的商人多了」

隨著黃興國被拿下,天津的省部級高官落馬人數增至3人。此前,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市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於2014年7月落馬,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於2016年8月22日被宣佈接受調查。而中央紀委常委、監察部副部長姚增科於2015年1月到天津擔任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也受到外界關注。1983年進人中央紀委工作的姚增科,長期在中紀委負責查辦中管幹部案件的紀檢監察室任職,擁有豐富的「打虎」經驗。

黃興國被查後,天津市委連夜召開常委會議和全市領導幹部會議,通報中央對黃興國涉嫌嚴重違紀進行組織調查的決定。會議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吸取黃興國涉嫌嚴重違紀的教訓,以此為反面教材,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的要求,自警自省自律,管住自己,管住親屬子女,管住身邊工作人員,自覺經受拒腐防變的考驗。

一年多以前,黃興國在被宣佈代理天津市委書記職務時,曾經做過信誓旦旦的保證。他說:「我一定帶頭堅持講黨性、講原則、守紀律,要求大家做的,自己首先帶頭做到,自覺遵守廉政準則,始終堅持廉潔自律,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嚴格管好自己的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謀任何私利,不搞任何特權。我會自覺接受同志們的監督並懇請廣大幹部群眾予以監督。」在其落馬前一天,《天津日報》還在報導中提到,黃興國在一次活動的發言中表示,要深人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充分發揮巡視巡察的利劍作用,加大懲治腐敗力度,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現在看來,他說到的事情沒有做到。

有關人士告訴《環球人物》記者,從表面上看,黃興國比較低調,外界也沒有聽說他的家人在天津經商、牟利等事。「經歷過寧波官場反腐震盪和天津一些官員被查處,他可能也比較小心。」但是,在黃興國來天津工作以後,「天津商界講寧波話的商人慢慢增多了’這當中究竟是什麼原因,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凌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