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量與智慧引領世界可持續發展

李克強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國方案」為世界指點迷津,「中國貢獻」給世人帶來希望,在世界多事之秋彰顯中國「正能量」

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邀請,李克強總理於9月18日至21日赴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1屆聯大系列高級別會議。2016年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開局之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45周年。李克強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國方案」為世界指點迷津,「中國貢獻」給世人帶來希望,在世界多事之秋彰顯中國「正能量」。

中國在聯合國發揮三大引領作用

今年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45周年。回眸中國參與聯合國事業這45年歷程,可謂從平凡到不平凡,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力推以「主動塑造、開拓創新」為特徵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包括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聯合國成立70周年之際出席第70屆聯大,中國引領作用日益彰顯,表現在:

第一,經濟引領。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一直最大,保持在25%以上。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牽頭成立亞投行等,成為驅動世界經濟復蘇的「領頭羊」。

第二,思想引領。中國提供了一系列先進的國際關係理念,如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正確義利觀」,推廣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新安全觀」等,對舊的國際關係理念起到了激濁揚清、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的重要作用。

第三,方案引領。中國針對諸多地區與國際熱點,提出一系列務實可行、公平合理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體現在本屆聯大前夕出臺的《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中方立場檔》之中。

李克強總理在本屆聯大所發表的講話,也充分展現出上述中國在聯合國的三大引領作用。

致力全面持久解決全球難民危機

9月19日和20日,李克強總理先後出席聯大「解決難民和移民大規模流動問題高級別會議」、「難民問題領導人峰會」並發言,表現出中國迎難而上、勇於擔當、致力全面持久解決全球難民危機的大國風範。

一是精准把脈當前難民危機,對症下藥。李克強提出了四點看法:

難民和移民問題關乎世界和平與發展,影響地區穩定。當前,全球難民和移民數量之多、增長之快,為幾十年來所未見。這不僅給相關國家發展帶來衝擊,威脅地區和平穩定,也拖累世界經濟復蘇,影響國際秩序,還給恐怖主義帶來可乘之機。對此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國際社會必須積極加以應對。

難民和移民問題是一場人道主義危機,考問著人類社會的良知。人道主義精神必須弘揚,道義底線不能突破。在關注難民問題給歐洲帶來危機的同時,也要關注其給敘^亞、阿富汗、索馬里、南蘇丹等國造成的災難。

難民和移民問題的解決,需要加強國際合作。要在聯合國框架下,制定和實施全面系統的解決方案,充分發揮聯合國難民署、國際移民組織等機構的協調作用。難民和移民過境國、目的國都要根據自身能力,通過適當方式發揮作用。當務之急是籌措資金和物資,確保難民的基本生活。

難民和移民問題的解決,也離不開來源國的自身努力。戰亂衝突、貧窮落後是難民問題的主要根源。有關當事方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國際社會也要勸和促談,努力使難民和移民來源國走上長治久安之路。

二是高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強調中國盡力而為、積極參與解決難民和移民問題。中國承諾,將在原有援助規模基礎上,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專門用於應對難民問題的人道主義援助,同時考慮進一步的支持措施;將積極研究把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部分資金,用於支援發展中國家難民和移民工作;將積極探討同有關國際機構和發展中國家開展難民和移民問題的三方合作。

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力促全球合作

可持續發展是本屆聯大會議的一個重大主題,中國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推動者和領跑者。9月19日下午,李克強主持「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改造我們的世界——中國主張」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第71屆聯大主席彼得•湯姆森以及16個國際組織負責人悉數到場。

這是一次客場舉辦的「中國主場」會議,李克強在講話中強調,首先,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應區分輕重緩急,優先聚焦兩大核心任務:

一是要把消除貧困和饑餓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現在全球還有1/1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議程》提出到2030年消除全球一切形式的貧困,中國願與各國一道,下更大決心,付出更大努力,確保如期甚至提前實現該目標。

二是要致力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當前南北發展差距仍然十分嚴重,這是導致很多問題的根源。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應採取務實舉措,援助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幫助他們融入全球產業鏈,提高「造血」機能。廣大發展中國家自身也應倍加努力,制定符合國情的發展戰略和經濟政策,發揮比較優勢,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其次,內外兼修,積極表態,中國將做落實《議程》的表率。

對內,中國已全面啟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工作,有望在2020年使現有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中國政府已批准並將發佈《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如期完成各項目標。

對外,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自身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同時,願積極參與相關國際合作,支援聯合國在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將不斷加大對南南合作的投入,與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經驗和發展機遇。中方也已向聯合國正式交存了《巴黎協定》批准書。

李克強總理的講話贏得參會國際組織負責人齊聲喝彩。

從去年聯合國發展峰會,習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中國支持可持續發展的舉措,到今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中國推動與會國家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畫,再到此次中方發揮「客場中的主場」作用舉行的這一座談會,與本屆聯大主題呼應合拍,中國緊緊抓住了「可持續發展」這一世界最大公約數。國際社會認為,中國在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方面發揮了模範作用,貢獻了中國智慧,展現了大國擔當。

貢獻智慧與實力兼備的「中國方案」

中國致力於世界可持續發展,李克強9月21日上午出席聯大一般性辯論,發表《攜手建設和平穩定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的重要講話,就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擴大南南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等發出「中國聲音」,闡明「中國主張」。

一是深刻闡釋「三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首先是要發展,基礎也在於發展。」當今世界的很多問題,都是由於發展不足引起的。唯有發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唯有發展,才能消除全球性挑戰的根源。唯有發展,才能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只有深刻認識和把握可持續的內涵,全面推進減貧、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各項事業,促進公平共用和綠色發展,發展才能立得穩、走得遠。

「可持續發展必須包容聯動。」當前可持續發展面臨「環境堪憂」、「動力不足」、「任務艱巨」三大挑戰,國際社會應以「命運共同體、利益攸關者」的新視角,採取一致行動,共同應對挑戰。

二是注重遠近結合,堅持「四個必須」維護並完善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

「必須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各國要把《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真正落到實處,支持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支持不斷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機制,以適應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出現的新變化。要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建設「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全球夥伴關係。

「必須堅持政治解決熱點問題的大方向。」衝突各方應摒棄零和思維,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以寬容求和解。國際社會斡旋調解要主持公道正義,勸和不挑事、幫忙不添亂。其中:敘利亞問題應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國際社會應加緊推動敘有關各方儘早結束戰亂,達成全面政治解決方案;朝鮮半島核問題應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維護半島和地區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有效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必須堅決予以打擊,同時不能搞「雙重標準」。

「必須攜手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復蘇。」要統籌運用多種有效政策工具,做到需求管理與供給側改革並重、短期政策與長期政策結合。主要經濟體應以負責任態度制定和協調宏觀政策,既要考慮促進自身增長,也要盡力減少「負面外溢效應」,不能給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代表的經濟全球化,是過去幾十年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毋庸諱言,經濟全球化也對有的國家產業和群體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和影響,對此應積極採取措施加以化解,而不能「因噎廢食、因小失大」。「經濟全球化符合各國長遠和根本利益,是大勢所趨。」各方應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堅定維護以WTO為代表的自由貿易體制,使各國經濟在雙贏、多贏、共贏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必須著力解決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國際機構應把新增資源首先用於幫助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要切實兌現官方發展援助承諾,發展中國家應該立足自主發展,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各方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則,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巴黎協定》獲得普遍接受和早日生效。

三是唱響包括「三個發展」在內的「中國發展與貢獻」主旋律。

「三個發展」是「在深化改革中發展’「在擴大開放中發展」、「在維護和平中發展」。

「中國貢獻」即:中國支持國際社會解決難民問題的努力,鄭重承諾將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總額達3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到2020年對聯合國有關發展機構的年度捐款總額將在2015年的基礎上增加1億美元,充分展現負責任大國風範。

(陳向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