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獨」青年鬧劇讓本澳需培養「澳門精神」的青年 博言

香港激進「本土」政黨「青年新政」的梁頌恆及遊蕙禎成為候任立法會議員後,即開始以「議員」身份四處播「港獨」,梁遊兩人甚至在立法會宣誓時有意發生粗口辱國事件,他們分裂國家的言行明顯是物以類聚及狼狽為奸,受到香港市民及全球愛國華人的唾棄。對於香港特區有「港獨」分子進入議會,讓筆者與社會眾多愛國愛澳的人士一樣擔心本澳會發生類似的事件,作為同樣行使「一國兩制」的本澳而言,雖然現時的民主反對派人士還沒有升級到「獨」的層面,但是最怕是有樣學樣或近墨者黑,對於本澳未來青年愛國情操的培養,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愛國情懷及愛國精神的教育,筆者也認為是十分重要。

據有關報導指,「青年新政」兩名立法會「議員」遊蕙禎及梁頌恆,夥同「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臺仰及「港大幫」馮敬恩近期頻頻到各地宣傳「港獨」,更圖與「台獨」等外部勢力勾連。黃臺仰日前還稱,在議會外可以利用抗爭行動向「港共政府」施壓,盡量減緩「中國化」的速度,為香港增取時間,在國際上則可以爭取「海外人士」的支持,爭取國際盟友,與臺灣、西藏、新疆、澳門等「被中共壓迫的人」串連,向各地輸出分離主義。這樣公開的資訊,作為愛國愛澳的人士,深深感受到可怕與悲憤,他們「獨」的魔手可能已經伸向澳門地區,為了不讓他們「毒」來「毒害」年輕的一代,本澳應更需要加強青年一代或青年學生愛國愛澳的教育或培養,讓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愛國價值觀。香港出現「港獨」青年,多多少少會是與教育有關,青年一代愛國情懷的培養是不可忽視的。

對於是否存在有沒有「獨」的「魔手」已進入本澳「感化」或利用「失智」的人士,暫不作評論。但是,本澳存在建制愛國愛澳的派別,也存在民主反對派別,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特別在上一屆立法會選舉中,民主反對派在議席上已「失敗」一次,相信在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他們會想方設法,重整旗鼓,爭創更大的收穫。正所謂臭味相投,在香港立法會選舉投票時期,不正是有本澳的民主反對派年輕代表到場觀摩學習或支持的嗎,也不排除他們也與「港獨」人士有深交或接觸。此外,也不可輕視的一點就是,有民主派的主要骨幹成員是從臺灣地區學業有成回澳的,不排除該名年輕有為的青年會利用昔日的「影響力」及背後社團力量的支持之下參選下屆立法會直選。正所謂是近墨者黑,該名青年人近去也組織過多次的集會遊行活動,方式與作風類似臺灣民運人士的作風,真是「學業」有成。但依照港澳兩地《基本法》及《立法會選舉法》的規定,都是得高票者得,這是不變的事實。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培養愛國情懷的青年政治人才,這是不爭的事宜,作為民主派別人士不一定不愛國,例如現時老一輩民主派別的兩位立法議員,他們從來不講不愛澳不愛國的。可是,對於新生的一代民主派別的中堅力量,關鍵是如何是引導。因而,對於未來政治人才或年青一代的愛國情懷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其實,對於本澳未來青年的培養,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澳出席回歸祖國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時就強調過,要實現愛國愛澳光榮傳統代代相傳,保證「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就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培養。

習近平希望澳門繼續面向未來,加強青少年的教育培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澳門青少年是澳門的希望,也是國家的希望,關係到澳門和祖國的未來。要實現愛國愛澳光榮傳統代代相傳,保證「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就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培養。要高度重視和關心愛護青年一代,為他們成長、成才、成功創造良好條件。習近平說,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曆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把我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擺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讓青少年更多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發奮圖強的光輝歷程,更多認識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多理解「一國兩制」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夢的內在聯繫,從而牢牢把握澳門同祖國緊密相連的命運前程,加深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愛澳情懷,增強投身「一國兩制」事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也有全國政協指出,通過引導澳門青年走出特區、融入祖國,既使他們瞭解和尊重「兩制」差異,又培養和樹立「一國」大局觀念,把祖國觀念、民族情感儘早地根植進澳門青少年心中。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發展,必須走經濟適度多元的路,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參加實踐計畫的青年,有的來自愛國社團第二梯隊,有的是行業專才。可以預見,他們中不少人將成為十年、二十年後挑大樑的社會中堅。適應青年成長的規律特點,強化青年人才發展的可持續性;再比如,拓展更多內地管道等。因此,本澳未來青少年一代的愛國愛澳高尚情操的培養是十分關鍵,各界也不應辜負中央的期望,愛國愛澳人才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對於本澳未來青年的培養,也正如總理李克強訪澳時所點讚「澳門精神」,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沛霖日前也認為,「澳門精神」需得到發展、傳承,還看青年。競爭空前激烈、科技迅猛發展,青年自當目光遠大,勇於進取,成為全才;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更需呼喚高尚的道德情操回歸,當遇到困惑和不滿,需發揮包容精神,首先換位思考,用「二分法」看待問題。李沛霖稱,「愛國愛澳」正是澳門精神的核心價值,澳門是大家共同的家園,澳人的共同願望是安邦定國,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很重要,少了這個大原則,宗教矛盾、種族矛盾就容易升溫,中東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皆由此起。希望小城發展得更好,是官方、民間,每個界別、階層人士的共同目標,社會是否和諧穩定,對澳門人有貼身影響,政局不穩,絕對不是有利地區長遠、穩定發展的基礎,「愛國愛澳」是不可放棄的原則問題。今日,外地和內地人尤其是青年來澳讀書、求職的問題引起爭議,他們的到來,固然為本地青年帶來一定壓力,意識到競爭越來越大,但也不至有過激的排他行為,依舊傳承包容共濟的精神,正正是核心價值的顯現。他希望本澳年輕人要有換位思考的能力,懂得用「二分法」看事物,防止走進死胡同。有壓力,才有動力,也許就能發揮潛能、絕地反擊。自古以來人才都是流動的,沒有競爭、交流,最終個個都會變庸才。李沛霖希望不但政府官員要策馬揚鞭,市民也要出謀獻策,尤其是年輕人,不但要遵循中央指示、跟政府方向,更要主動獻策。他希望:第一,年輕人對自己要有更高要求,當今的世界競爭空前激烈,遊手好閒再也過不上好日子;第二,科技迅猛發展,年輕人要多學習,就算不要高精尖,也要想方設法不掉隊;第三,社會不乏爾虞我詐、私利為上,青年人應思考道德標準、底線何在,對得起社會,對得起自己;第四,社會要求全才的人,即便不是「周身刀,張張利」,亦不可來來去去都是一把「生銹鈍刀」。青年人也要有正確的世界觀,認清時局和趨勢,也寄語他們要忠於祖國、服務「生於斯、長於斯」的特區,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發展路向。

也有學者則認為,一個強大的國家需要有自己的國家精神,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個繁榮的城市同樣需要有自己的精神。這種城市的精神是一個城市人民的表現共同反映出來的,是潛藏在一個城市內部人民內心中的一種思維,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一個城市的精神是整個城市的文明和素質的體現,是市民不約而同的城市認同感,更是指引年輕人努力與進取的燈塔。城市的發展、城市的未來都要寄託於青年一代的進步與成長,澳門精神也是這樣一代一代薪火相傳,是這個城市千百年積澱下來的精神財富。一個文明的城市的城市精神就是這個城市最迷人的形象,最引人的名片,最亮眼的旗幟。澳門雖然地小,我們卻不難在其中找到其特有的城市精神。將其概括成為八個字:愛國、誠信、包容、務實。愛國精神是澳門的傳統,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一定會是。我們能夠從澳門的青少年中看到他們對國家崛起和民族進步的喜悅,看到祖國實力強大後自然而然產生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使我們堅信,愛國是澳門一個亙古不變的精神。誠信是澳門精神的基礎。澳門人民的樸實善良是被外界大加讚賞的。是由孩提時代父母的正確教育,社會的正確引導分不開的。用澳門精神規範自己,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更合格的澳門人。同時也為澳門精神進行創新,不斷進取,大膽革新。澳門精神會因為你們的進步而一同進步,相信在一代代青年人的努力下,澳門精神會有更多更豐富的內涵。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一切的發展一切的繁榮動力和持久力都來自於這個國家、這個地區、這個城市的少年。

筆者也認同的一點就是,李克強總理提出的「澳門精神」,既是對澳門經驗的總結,也有對澳門未來的期許。而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亦解讀總理視察澳門的重大意義,指出總理此行特別看重澳門的青少年,特別聽取了社會各界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和才能培養的意見,因此,澳門必須大力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一國兩制」偉大事業的接班人。正所有學者所言的,總理的一番話,相信給予澳門市民,尤其是年輕人足夠的信心。自回歸以來,澳門的經濟和民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這與社會根植的「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密不可分。愛國愛澳的澳門人的可貴之處,就是大家都關心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園。我們應秉持著「建設澳門,人人有責」的精神,把這份精神作為「愛國愛澳」核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認識到,澳門今天的蓬勃發展和取得的成就確實是得來不易,除了祖國給予我們鮮明的發展定位,以及量身訂造的政策支持外,不同年齡階層的澳門市民都貢獻了自身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共建共用」精神。澳門的年輕人只要能夠承傳澳門既有的「一國兩制」大局觀和「愛國愛澳」精神,裝備自己,累積經驗,刻苦砥礪,追求卓越,用好用足祖國給予我們的政策優惠,加上發揚澳門人一直以來引以自豪的那份共建共用的性格特質,相信一定擁有廣闊的平臺,得以展現才華和能力。不過,澳門年輕人能否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看他們是否願意融入祖國和澳門的發展中去。「一國兩制」和「愛國愛澳」核心價值的薪火相傳,就成為了澳門未來取得成功的關鍵的因素。

另一方面,澳門回歸祖國後,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方針,澳人治澳是以愛國者為主體的,也只有愛國者為主體才能把澳門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這需要澳門的市民適應澳門回歸的歷史性大變化,必須傳承並發揚「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建立起對祖國、對中華民族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認同感,真正實現澳門的「人心回歸」,讓「愛國愛澳」真正成為澳門社會的主流核心價值。要做到這一點,學校對青少年學生的教育顯得尤其重要。二○一四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澳門時向澳門提出了四點希望,其中第四點專門談到了教育及澳門加快愛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此次李克強總理蒞臨澳門視察,再次強調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指出青少年是澳門的未來和希望,是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希望把對祖國和澳門的認同作為根基,必須讓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這既是總理的殷切希望,也是對鏡平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在新的歷史環境和新形勢下的新要求。一批一批的「一國兩制」偉大事業的接班人需要學校培養,各間學校應繼續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力度開展學生的教育工作,並在教育實踐中把中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作為重點,擺在青少年學生教育的突出位置,讓同學們真正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源遠流長,更多感悟到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的苦難,以及救亡圖存、苦難與輝煌並存的歷程,認識新中國六十七年不平凡的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進步,自覺地把自己與澳門和祖國命運,以及前程緊密聯繫一起,在提升自己的愛國愛澳情懷的同時,增強奮發成才,投身「一國兩制」事業,對社會有所貢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澳門雖然地方小,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但與世界的聯繫十分密切而廣泛,世界經濟的任何波動都會對澳門經濟社會帶來重要影響。從世界經濟環境來看,澳門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賭收」連續下滑,目前看似「止跌」了,其前景如何,仍然有待觀察。此次「賭收」波動,中央政府和社會各界有關「一賭獨大」引發危機的提醒和預言得到應驗,應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既要防止「故步自封」,更要防止「無為而治」;既要做好博彩業的規劃與統籌,增強其競爭力,更要做好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安排。「澳門五年發展規劃」已經頒佈和實施,顯示了特區政府解決當下問題,謀劃未來發展的決心和信心,關鍵是如何以務實進取的態度做好具體的落實工作。此次李克強總理視察澳門,做了指示,送了「大禮」,其用意也十分明顯,就是要幫助澳門加強與世界,尤其是與葡語國家的經貿、文化聯繫,通過做好「平臺」,發展「中心」,凸顯澳門在國家未來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步伐。是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澳,除表達對澳門經濟、政治、社會宏觀發展的看法和期望外,也再度強調了本澳青年人才培養的問題,提到「注重對青少年的教育培養」,「青年是澳門的未來」。就此,應引起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宜將青年人才培養放在「人才強澳、人才強國」的戰略層次去思考和推進。推動「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中堅力量,離不開如今的中年、回歸以前的一眾青年人才。本澳青年人才培養應結合國家「十三五」規劃和特區「五年發展規劃」的需要和要求,立足當下社會現實,廣泛調動社會力量,以新思維,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改進和完善青年人才的培養機制和模式,從容迎接新挑戰,沉著抓住新機遇,為澳門未來的發展積累更大優勢和更好條件。展現才華的舞臺已經搭好,且看澳門的年輕人怎樣唱戲。誠然,澳門部分年輕人已漸漸把「一國兩制」大局觀和「愛國愛澳」精神的薪火傳承下來,不少青年已經把握發展的機遇,主動爭取表現,例如到內地、外國升學,不斷進修提升自身的水準。

眾所周知,李克強總理寄語澳門新一代要成為有愛國情懷、有文化修養、有責任擔當的人,努力成為建設偉大祖國、建設美麗澳門的有用之才、棟樑之才。事實上,對於年輕人來說,只有在充分瞭解國家、特區政策措施和發展趨勢的前提下,才可以結合個人自身專業特長,作出合適的生涯規劃,以社會建設者的角色把個人發展融入到國家和特區的發展當中。誠然,無論是反對派別的青輕為有人士或愛國愛澳的青年均不應受到週邊因素的影響,正如李克強總理來澳期間一樣,社會各界本以為民主派別的新澳門學社會借此次機會出來搞事,但是並非如此,他們沒有做出任何過激的行為,從他們此次聰明理智的言行,實在值得社會各界的讚揚,也希望他們能繼續發揚下去,不好學習附近香港「獨」的樣子,以愛國愛澳的情懷去爭取更多的政治地位,相信會贏取更多居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