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台獨」剛的更剛,惠澤台胞柔的更柔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提出的「六點意見」,高屋建瓴,振聾發聵,攪動了國民黨敗選後台灣地區政治情勢的悶局,並像春風那樣吹拂寶島大地,喚醒沉淪於失望或迷惘中的台灣民眾,給他們帶來了希望,也為他們注滿了信心。這個情景,猶如二零零五年國民黨前任主席連戰,在兩岸分裂及國共兩黨對峙五十多年後,登陸進行「和平之旅」,並在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時,振奮已經壓抑了好幾年的民心那樣;但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大陸向台灣民眾推出各項「紅利」措施方面,卻又呈現了超越十一年前的態勢。實際上,當時北京的對台策略和措施,被形容為「硬的更硬,軟的更軟」,而習近平「六點意見」所透露出來的對台方略及舉措,則是「剛的更剛,柔的更柔」。——如果說,在反對「台獨」方面,十一年前「硬的更硬」的「硬度」,是衡度石頭堅硬度的標準,而惠澤台灣同胞的各項「利民」措施,是較為平面化的話,那麼,現在已經確立了中共領導層以至是全黨中的「核心」地位的習近平,在反對「台獨」方面的立場及措施的堅硬程度,就必須使用衡度鑽石所適用的「剛度」,而在惠澤台灣同胞的「紅利」措施方面,則是在「軟的更軟」的基礎上,「柔的更柔」,各項措施的推出及落實,更為過細及人性化,有血有肉,而且更為符合「三中一青」的利益並務必落實到他們的身上,避免及杜絕任何「中盤商」的剝削及大財團的掠奪。總之一句話,是原則性更堅定,手法上更靈活,技巧運用得更嫻熟。

實際上,與十一年前國共兩黨領袖的會晤時相比,胡錦濤的「歡迎辭」通篇是較為籠統抽象的客套話,而且立足於「歷史性的第一步」的層次,這也難怪,因為當時國共兩黨領袖的相會,是在兩岸對峙分治五十多年之後的第一次,因而胡錦濤的「歡迎辭」就充滿了「慶賀」的情感,較為「務虛」。而具體的態度及工作舉措,則留待稍後達成共識並予以公開發表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去闡述。即使是在「歡迎辭」中有提到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也是將之置放在表態歡迎持有這種政治態度的政黨、團體和代表性人士同北京開展交流和對話的語境之中,而沒有展開來闡述。儘管當時陳水扁已經進行了多種「台獨」分裂活動,而全國人大常委會也已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

而習近平的講話,則明顯不同。可能是為了避免「授人以柄」,讓民進黨撈到「相罵本」,而不打算推出諸如「新聞公報」之類列明雙方立場態度的文件,也或許是出於習近平明快爽脆的性格作風,他在類似「歡迎辭」的講話中,就開門見山地提出來「六點意見」,而且每一點都很具體詳盡。而且,還明確地申明「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個中國原則,認同兩岸同屬一中。並將承認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提到認定兩岸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的根本問題的大是大非問題的高度。這不僅是警告蔡英文,不要以為繼續採取「空心菜」的手法,以「維持現狀」的模糊態度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內涵,就可蒙混過關,而且也是告誡國民黨內的那些「老藍男」們,不能混淆概念,將「九二共識」偷渡為「一中各表」,實質上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獨台」,甚至是公開提出「不統」並將之置於首個位階。

而習近平在第二點中論述到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的立場時,將之定位於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家核心利益的性質,並申明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在表明大陸方面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遏制「台獨」的同時,呼籲國共兩黨應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承擔起反對「台獨」、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責大任。而且據《聯合報》報導,習近平在會中頻頻脫稿,他向洪秀柱表示,基於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立場,大陸十三億人民不會同意「台獨」,如果共產黨不處理「台獨」,中共將會被人民推翻。而新華社發表習近平講話內容的通稿,也有「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堅定意志,是我們對歷史和人民的莊嚴承諾」之句。由此可見,北京反對「台獨」的立場,沒有任何絲毫模糊和鬆動的空間,而且更是以十三億人民的名義。

「大陸十三億人民」和「全體中華兒女」這兩個含義相同的概念,廣義的詮釋當然就是如同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是全國人民的意思。但在對「台獨」鬥爭的特定語境中,卻更被賦予某種特殊的涵義,那就是反制民進黨打出的所謂「民主牌」或「民意牌」。實際上,民進黨在宣揚其「台獨」理念時,動輒就打出「民意牌」,拿一些摻入大量水分的「民意調查報告」,炫耀有多少多少比例的民眾「支持獨立」。另外,民進黨在批評大陸的各項事務時,又抬出了「民主制度」,意圖壓貶大陸。——就在民進黨中央昨日發出的《針對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之回應》中,又把「民主制度和價值」抬了出來,以為這樣就可「將大陸一軍」。殊不知,台灣地區的所謂「民主制度」的負面表現,包括「立法院」亂象,及因此而導致行政效率低下,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薪資十多年沒有增加,包括早就已被大陸人民所嘲諷唾棄。就連對於這種「民主亂象」,就連經常為民進黨「保駕護航」的台灣《蘋果日報》,也都對此表達不耐煩的態度,其社評就指出中國經常批判西方民主,在西方經濟一蹶不振,民主政治的缺陷暴露無遺,更給了中國對自身體制的信心。最具象的演出是『華盛頓共識』(美國價值)已遭到新興國家傾向學習中國模式的『北京共識』所挑戰,甚至取代。新興國家放棄美國模式,轉向經濟幾乎沒有在金融危機中受害的中國模式遂成為新興國家的趨勢。連許多西方領導人都開始懷疑他們的政治制度是否隱藏了可能無法解決困境的深度缺陷。

至於所謂「民調」,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民進黨即使是擁有幾百萬票,又如何與大陸十三億人民對抗?必將被淹沒在十三億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柔的更柔」方面,習近平在第三點的「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第四點的「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及第五點的增進兩岸同胞福祉」,都有具體詳盡的敘述。其中有許多內容,是第一次提出來的。尤其是其中的「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創新方式」,「支持兩岸企業合作創新、共創品牌、共拓市場」,「擴大兩岸中小企業和農漁業合作,擴大基層民眾參與面和獲益面」,及「要為兩岸青少年教育、成長營造良好環境,鼓勵他們早接觸、多交往,增進親情」,「我們將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等等,

都是充滿關懷、包容、友善。相信在這次「習洪會」後,將會逐步推展,全面推進。當然,開始時,在將會是向由承認「九二共識」的政黨或無黨籍人士當家的縣市及鄉鎮進行,隨後再伺機推展到全島去,讓「兩岸一家親」的觀念更為融入人心,成為廣大台灣民眾的切身感受和固定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