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作家」被取消會籍背後

由於觸犯了刑法,幾名落馬官員的作協會籍也保不住了。

2016年9月初,中國作家協會官網發佈公告稱,鑒於張景山、方竟成、李永新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已被定罪判刑,根據《中國作家協會章程》(以下簡稱《章程》)第26條規定,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決定,取消上述3人中國作家協會會籍。

這已經不是中國作協第一次高調「清理門戶」了。根據南方週末記者統計,從2009年至今,中國作協先後於2009年7月、2010年11月、2013年7月和2015年1月,四次公開取消了9名因涉及貪腐而入刑的落馬官員會籍。加上這一次,總共有12名落馬官員被中國作協「除名」。

毋庸置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不僅作家可以從政,官員也完全有加入作協的權利,關鍵是要界定好兩種身份的邊界。《光明日報》對此發表評論稱:「官員與作家兩種身份的夾纏不清,體現在貪官身上,必然會加劇這些角色的混沌狀態,從而愈發使得官員不像官員、作家不似作家,乃至於互為張目,在損害了權力倫理的同時,也敗壞了文風。」

遲到的除名

中國作協的前身是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簡稱全國文協),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1953年10月,全國文協正式更名為中國作家協會。

按照中國作協官方網站「中國作家網」在作協簡介中的說法:中國作家協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各民族作家自願結合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

作協分為若干層級,在中央層面是中國作協,下面有各省作協,再下面地級市都有作協,有些發達的縣也有自己的作協。此外,石油、煤炭、冶金等行業也有作協組織。

「中國作協是與中國文聯並列、獨立的人民團體,為正部級單位。」江蘇省作協一位退休副主席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初期的中國作協會員中不乏國內一流作家,屬於中國文學界的精英團體,後來中國作協會員人數迅速增加,大量的在職官員也開始加入這個團體。」

現任中國作協主席是鐵凝,副主席則有14位,其中包括莫言、陳忠實(已於今年4月去世)、王安憶、張抗抗等知名作家。2016年11月28日,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公開表示,「現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為10773名,作協發展會員中基層一線的青年作家、網路作家人數越來越多。」

至於中國作協中到底有多少官員,尚未有官方資料。2009年,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新聞發言人陳崎嶸曾被《瞭望東方週刊》記者問到「好像有些公務員、宣傳部的工作人員也加入了作協」,陳崎嶸回答說:「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加入作協的很少。宣傳部的文藝處長或者分管文藝的副部長,每年大概都有幾個加入作協,他們屬於文學組織工作者,為作協義務工作,不是作家。」

事實上,本次遭到除名的落馬官員,此前都不是宣傳系統的官員:張景山是遼寧省農委原副主任,方竟成是浙江金華市文物局原局長,李永新則是河南省安監局原黨組書記、副局長。

在外界看來,中國作協這次除名行動來得似乎有點晚。張景山於2013年10月因涉嫌貪腐被雙開;方竟成2014年6月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0萬元;李永新於2014年1月29日因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被河南省高院二審判處無期徒刑。三個落馬官員中最引人關注的「中原煤老虎」李永新,被中國作協除名時距二審已超過兩年半。

對於這三名落馬官員的名字,福建籍中國作協個人會員柳城(化名)此前從沒聽說過,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無論各省作協還是中國作協,均未對外公佈個人會員中在職官員的人數,「就連普通會員也不知道作協有多少幹部會員,都是出了事才被網路扒出來,比如趙黎平。」

趙黎平歷任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廳長、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等職,於1998年加入中國作協。他先後出版過兩部長篇小說、四部詩集、五部散文集,還創作過電視劇劇本。2015年3月底,已經退休近三年的趙黎平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內蒙古警方逮捕。2016年11月,太原市中院一審判處趙黎平死刑。不過,南方週末記者查詢後發現,中國作協官網至今仍將趙黎平列為會員。

針對中國作協對會員的管理機制和取消會員會籍的程式等問題,南方週末記者向中國作協發送了採訪提綱,但並未獲得回復。不過,一些地方作協透露的資訊顯示,本次中國作協除名的三名落馬官員均由地方作協發現後上報。

河南省作協一位元幹部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李永新於2004年1月加入河南省作協,但當時會員資料並不完善,直到兩年前河南省作協才在一位中層領導的主持下建立了四千多名會員的電子檔案。2016年初,這位幹部上網看到李永新(被判刑)的新聞,核實後上報河南省作協,後者又上報中國作協,程式走完已到2016年9月,河南省作協才與中國作協同時除名李永新。」

「遼寧省作協核實張景山的會員資訊時,一頁紙上只有姓名、性別、單位,其餘資訊均為空白。」遼寧省作協一位元幹部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省作協搬家時遺失過一部分會員的會籍資料,最近一次整理會員資訊時聯繫到張景山的原單位才發現其已被雙開。2016年7月29日,遼寧省作協將張景山除名。」

方竟成也是地方作協上報中國作協後才被取消會籍。浙江省作協一位幹部介紹,方竟成於1981年由金華市作協推薦加入浙江省作協,1988年至1998年先後出版《哲理之心》、《走向黃河》(抒情詩集)、《愛情友情鄉情》(與他人合著)、《眺望與前方:長篇人物史》、《擎憶共和國的人》(隨筆集)。

「金華市作協最先上報了方竟成涉嫌受賄被起訴的情況,浙江省作協隨即上報中國作協,之後中國作協才宣佈取消他的會籍身份。」上述浙江省作協幹部透露。

曾報銷出書費用的「官員詩人」

中國作協本次除名的三名落馬官員中,李永新因早前被披露貪污290余萬元、受賄887余萬元、挪用公款6450萬元而備受關注。1998年至2009年初,李永新歷任鶴壁礦務局局長、鶴煤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中原煤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黨委書記,執掌河南煤業重鎮長達十年。

河南省作協會員家傑(化名)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身為煤企老總的李永新曾於2003年至2008年在河南作家圈子裏創下五年出八本書的紀錄,「不過目前能夠確定李永新為作者的只有詩集《秋色為誰歡呼》《醒悟即財富》,以及《李永新詩詞書法集》《中華聖人》(四冊裝,與他人合著)。」

一位曾在鶴煤集團十礦任中層幹部的人士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表示,「李永新雖然酷愛文學,但創作能力一般,除了那句被廣為詬病的『火車轟隆運煤忙,運到江邊發電廠』,李永新在鶴煤集團工作期間還創作過『黑煤灰煤硬如鐵,我用鎬頭把它卸』之類的詩句。」

該人士回憶,李永新曾在一個私人場合詢問一些中層職工有無購買他的書,得到否定的答復之後他有些不快,撂下一句「你們應該多讀書」便拂袖而去。這位人士還透露,李永新出新書時十分看重排場,2004年初出的一本新書最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過研討會。為了準備這場研討會,李永新利用鶴煤集團的招牌四處發邀請函。

2005年9月26日,李永新在北京召開新書《醒悟即財富》發佈會,而同年10月3日,鶴煤集團二礦38煤柱工作面發生瓦斯爆炸,導致34人死亡,引起公眾廣泛關注。「集團有一些中層幹部為了表達不滿,買了李永新幾十本新書回家論斤當廢品賣。」該人士說。

從已經得到確認的犯罪事實看,李永新已經被「作家身份」沖昏了頭腦,為了滿足自己出書的嗜好而頻繁濫用權力。根據河南省高院公佈的李永新貪污、受賄案二審刑事裁定書顯示,李永新曾用公款購書且報銷出書費用。2006年6月,李永新為出版《李永新詩詞書法集》,安排鶴煤集團二礦、三礦、五礦、六礦、八礦、十礦將出書費用64.2萬元人民幣予以報銷。該書出版後,李永新安排鶴煤集團向下屬單位免費發放2000冊,價值13.6萬元。

2006年11月,時任河南省先進文化研究會會長的張某戊邀請李永新共同署名出版《中華聖人》一書。該書印刷期間,李永新安排鶴煤集團六礦將張某戊提供的用於出書的24.8萬元購紙發票予以報銷。該書出版後,李永新將1000套攤銷到下屬單位,獲得書款98萬元。

在被取消會員的三人中,方竟成與其他兩人不同,他是從作家起步而逐漸入仕為官的。「閱讀是我最大的愛好,看看書、寫寫文章,我覺得是很愜意的事,我也曾以自己是文人而自豪。」方竟成在懺悔書中自述,年輕時他當過老師、供銷員等,還擔任過文藝小報的編輯,「培養了一批文藝青年」。1994年,方竟成獲得「浙江青年文藝十佳新星」稱號,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不過,成為官員後,方竟成就已經失去了作為文人本來的清高面貌。在擔任浙江省金華市文物局局長、金華市博物館建設指揮部總指揮之後,方竟成開始收受賄賂,最終讓他觸犯刑法而獲刑。

「自費出書」這筆生意

南方週末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自從黨的十八大以後,涉嫌違紀違法而接受組織調查的中國作協官員會員至少有14人,其中包括中國作協公開取消會員資格的12人,尚未被取消會籍的是原國防大學政治部副主任、少將段天傑,以及原內蒙古政協副主席趙黎平。

這個數量並不出乎甘肅籍作家張弓的意料之外。張弓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無論是自費出書還是出版社包銷,官員會員的書基本不愁銷路。」

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是媒體記者的張弓曾去拜訪甘肅一個地級市的市委書記,得知該書記于當年8月份自費出版三千多冊書法掛曆,每本售價三十多元。通過這個地級市的單位採購,這些掛曆年底前全部售出。「即便按照現在的成本核算,每本掛曆的利潤至少在20元左右。」河南一家出版社負責自費出書的人士認為。

該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介紹,個人出書的費用由書號費和印刷、紙張費三部分組成,其中書號費穩定在每個一萬元左右,「一本300頁的平裝書,如果印冊為5000本,每本的成本價不超過5元,但掌握定價權的作者通常把書價定在30元以上。」

「對出版社而言,自費出書的業務量一般不到總體業務的10%,但這10%的業務中,作協官員會員出詩集、書法作品集、詩畫集的不在少數。」該人士說,「也有官員會員尋求與出版社合作,即出版社印刷、銷售,官員拿稿酬和版稅,但根據作品品質和市場預期分析,最近四五年找上門來的官員作者,沒有一個人的作品品質符合出版社的規定。」

通常而言,官員會員自費出書時,出版社不負責銷售,印好後官員們會全部拉走自己售賣。

張弓介紹,十八大之前他曾到一個南方省份拜訪一位官員,這位官員的辦公室旁邊有一間小屋專門存放自己出的書,來者如願購買就從小屋取書。不過,在十八大召開之後,官員們賣書不再那麼明目張膽了。2013年張弓再次拜訪這位官員時,發現書已經不存放在小屋中,而由這位官員的司機保管于辦公樓樓下的一處房間內。

一些官員加入作協後出書甚至不用自己動筆。2014年,張弓受到一個西北省份在職副廳級官員的宴請,當地一位企業家也在座。席間,官員提出由張弓代筆寫一本講述這位官員事蹟的書稿,企業家當場表示,願意提供一筆潤筆費且包辦出書的全部開銷。

除了出書外,作協的官員會員還有一項收入來源,即參加由企業主辦的各類筆會、作品研討會。一位與官員打交道多年的文化界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官員們就算不出席只提供一份講稿,企業也會提供相應的費用。雙方各取所需,官員可以得到十分正當的收入,企業則能聯絡到想見的官員。」

「文苑之地應保持清靜乾淨」

從2014年起,中國作協和一些地方作協由於經常成為輿論焦點,讓一些官員會員出書時變得小心謹慎。

上述河南某出版社人士介紹,從2015年國慶日之後,官員會員自費出的書中大多不再介紹作者的獲獎資訊,「我很納悶,還問過來出書的一個副處長,反正你們是自銷,介紹不介紹對你們有影響嗎?副處長說,沒准誰查一下這些獎放在網上,我就說不清楚了。」

2015年10月30日至12月29日,中央第二巡視組巡視中國文聯。在次年給出的巡視意見中稱,個別黨員幹部熱衷於出鏡出彩、參加有額外報酬的活動,甚至以權謀私、「借藝生財」。在河南省作協會員家傑看來,這條巡視意見也給作協部分官員會員敲了警鐘。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中國作協取消三名落馬官員的會員身份兩個月後,2016年11月9日下午,中央第六巡視組專項巡視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工作動員會召開。中央巡視組將在中國作協巡視兩個月,從11月9日開始,到12月30日截止。

「隨著反腐的持續深入,一批官員作家相繼被查處。『身』既敗,『名裂』隨之,貪官人生的整體性崩塌,也在意料之中。無論是『經國之大業』,還是『不朽之盛事』,文苑之地都應該保持清靜乾淨。」對於此次中國作協取消三名落馬官員會籍,《光明日報》評論說:「與作協事後迅速地宣佈『清理門戶』相比,如何加強事先准入、事中監管,從根本上規範作家行為,顯然要重要得多。」

(翟星理、陳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