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離胃癌有多遠

  王先生今年40歲,是一名計程車司機,幹這一行已經有十幾年了。同事們包括他自己都認為,開出租的有胃病很正常,因為毎天出車,生活飲食毫無規律,不得胃病才怪。得了胃病怎麼辦呢?吃兩片胃藥就好了。事實也確實如此,每次胃痛得厲害時,王先生就會到藥店買胃藥吃上兩片,然後胃不痛了。但後來就有點不妙:胃病時好時壞,反復發作,吃藥似乎不管用了。直到病情不斷加重,王先生才下決心到醫院。經過幾天的焦急等待,王先生終於得到診斷結果:胃癌,晚期。

哪些胃病會轉變成胃癌

胃病包括胃潰瘍、胃炎、胃息肉、腸上皮化生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等。其中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認為癌前期病變。

胃潰瘍:可以癌變,癌變率約為5%,癌變的原因是由於慢性潰瘍邊緣的黏膜受到損傷、破壞,機體對它進行反復增生和修復。

胃炎:按發病形式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按病變部位分為胃竇炎和胃體炎;按病變程度分為淺表性和萎縮性。在諸多胃炎中,萎縮性胃炎會演變成胃癌。儘管萎縮性胃炎可轉變為胃癌,但畢竟是極少數,而且都是些嚴重的患者。一般從淺表性胃炎進展到萎縮性胃炎,再進展到癌,往往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胃息肉:胃息肉分有蒂與無蒂息肉。無蒂息肉較有蒂息肉容易癌變(高出2.5倍)。息肉體積大的,癌變率高。尤其是息肉直徑大於3釐米者,癌變可達到70%。發現胃息肉以後,可採用纖維胃鏡進行摘除。

腸上皮化生: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組織、細胞。如果在一個組織中見到另一個組織的結構和細胞,這種「移位」現象稱為「化生」。在胃黏膜上發現腸腺上皮,就是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有小腸型和大腸型兩種,其中大腸型與胃癌關係密切。如果中老年人出現的大腸型腸上皮化生且伴有重度典型增生時,經內科治療效果不顯者,應定期做胃鏡檢查。一旦發現可疑癌變,應及早手術。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與胃癌關係較密切。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級。輕度一般不需特別處理;中度需要定期復查;重度疑似癌變,需嚴密觀察。若懷疑癌變或無法排除癌變,或病理檢查與癌難以鑒別時,宜做胃大部分切除,以防患于未然。

早期胃癌與胃病相似

上述胃病雖然具有癌變的可能性,但並非是必然的趨勢和結果。積極治療,定期檢查,能防患於未然,不必要的焦慮、緊張,不利於病體康復。當然,也不能滿不在乎,掉以輕心,任其發展。

早期胃癌的表現,類似於潰瘍病或胃炎的症狀,如反酸、噁心、厭食,體重會進一步下降,且有消瘦、貧血等症狀。生活中,一旦出現類似症狀,人們往往在沒對疾病做確診的情況下,便根據自身症狀自認為是胃病,而進行自我藥療,這種盲目用藥常常會掩蓋了疾病的真實症狀,延誤病情,此類患者最終被確診胃癌時,九成以上為晚期。

定期檢查對症治療

首先,在胃痛、胃區不適或消化道不適的時候,應該及時去醫院做胃鏡、鋇透、CT、彩超及脫落細胞、大便潛血等檢查,搞清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胃痛。

其次,即使確診為胃炎也不能大意,因為盡管許多人的胃痛就是一般性胃炎,但最後發展成胃癌的也不在少數。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又反復出現胃痛症狀的人,應提高警惕。而那些生活無規律、工作緊張繁忙,且長期吃醃製品或發霉食物的人,更應及時體檢,進行排查。早期胃癌治療效果好,5年存活率在95%以上。

注意生活細節保胃關鍵在養

對於胃病,提倡「三分治、七分養」,平常的護胃工作最為關鍵。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規律的生活方式,酒桌上的煙酒應酬要克制;要學著給自己減壓,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對遠離胃癌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