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場」到「主角」

一年一度的冬季達沃斯論壇在美麗的瑞士小鎮如期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這個世界經濟的「大趴」首次到訪並發表演講,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並期待著中國能夠為全球經濟的復蘇開出「藥方」,指引航向。

其實,近十年來,中國已經用自身的行動在全世界做出了表率。已在中國舉辦十屆的「夏季達沃斯」,更是持續釋放出響亮的「中國聲音」。瑞士的冬季達沃斯論壇和中國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交相輝映,山海互動,交織演繹出一曲絕妙的世界經濟交響曲。

達沃斯的中國情緣

脫胎於「歐洲管理論壇」的「世界經濟論壇」,是以研究和探討世界經濟領域存在的問題、促進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為宗旨的非官方國際性機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每年冬季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已經成為全球政界、企業界人士以及民間和社會團體領導人研討世界經濟問題最重要的「非官方最高級會議」。

從1979年開始,中國首次收到來自達沃斯的邀請。從此,中國同達沃斯論壇聯繫日漸密切,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多次應邀派團參加達沃斯論壇年會。

1991年11月,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曾專程來華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出席1992年的達沃斯論壇年會。1992年1月,李鵬總理首次參加達沃斯論壇年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此後,中國領導人多次率團與會。

從1981年開始,達沃斯論壇與中國企業聯合會每年在華共同舉辦「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國際研討會」,為中國企業與外國投資者直接對話提供了一個平臺。1996年,「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國際研討會」更名為「中國企業高峰會」。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際影響日益壯大,施瓦布認為,世界經濟論壇需要從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脈搏中獲得動力。2005年,施瓦布提出了「中國夏季達沃斯」的設想,2006年,世界經濟論壇在北京設立辦事處。

從2007年開始,「中國企業高峰會」暫停,而「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一分為二,以冬夏季節的交替為標誌,在瑞士和中國分別舉辦針對「全球500強」和「成長型企業」的「世界經濟論壇」。在中國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行業峰會暨全球成長型企業年會」,也被簡稱為「中國夏季達沃斯」。中國成為為夏季達沃斯論壇的永久主辦國,並形成了由大連和天津兩座城市輪流舉辦的「雙城特色」。

夏季達沃斯論壇不僅為「全球成長型公司」創造了一個與成熟企業共同討論、分享經驗的平臺,也為世界經濟論壇注入了顯著的「中國元素」。作為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歷經十年發展,已經成為在科技、技術、創新以及企業家精神方面最重要的全球的盛會。

從1979年與世界經濟論壇的最初合作到「夏季達沃斯」在中國落地生根,中國對達沃斯論壇的參與日益廣泛,達沃斯對中國話題的討論也不斷深入。達沃斯見證了中國從傾聽世界到同時被世界傾聽的歷史進程。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夏季達沃斯論壇已堪稱冬季年會的孿生兄弟。施瓦布教授當年提出的兩個年會「山海呼應、冬夏互動、共同發展」的設想得以實現。

議題互動 聚焦創新增長

近十年來,冬季達沃斯和夏季達沃斯始終保持著主題的相互呼應,形成了一種緊密的互動。南開大學副校長、2016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籌備辦議題組組長佟家棟教授曾介紹,夏季達沃斯論壇十年歷程也是整個世界經濟調整的十年,是中國經濟由過去高速增長轉型調整到中高速增長的十年。如果說,近十年的冬季達沃斯圍繞著全球經濟面對新形勢如何走出困境,實現復蘇,夏季達沃斯則聚焦在被視為全球經濟「壓艙石」的中國經濟,如何在新常態下實現穩定有效的持續增長。這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各自的主題儼然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風向標。

回看近十年冬季達沃斯的主題,從2007年「變化中的力量格局」到2008年的「合作創新的力量」,再到之後的「構建危機後的世界」(2009),「改善世界狀況:重新思考、重新設計、重新建設」(2010),「新形勢下的共同準則」(2011),「大轉型:塑造新模式」(2012),「塑造有彈性和動力的經濟體系」(2013),「重塑世界:對社會、政治和商業的影響」(2014),以及「全球新局勢」(2015),「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2016),圍繞著推動全球經濟實現復蘇,一個「新」字幾乎貫穿始終。可以說,金融危機爆發後的這些年,達沃斯年會的主題設置均以「向前看」為標杆,一方面試圖還原世界經濟變遷的因果得失,另一方面則繼續求解那些已經和正在困擾人類社會的各類難題。

同樣,夏季達沃斯論壇的核心話題,同樣關注的是增長,而且是創新的增長,在全球技術變革和經濟波動大背景下,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如何在變化波動的市場中創新發展,描繪出新的增長藍圖。

2007年9月首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時,沿用了當年達沃斯論壇的主題「變化中的力量平衡」;從2008到2011年,主題分別是「下一輪增長浪潮」「重振增長」「推動可持續增長」「關注增長品質,掌控經濟格局」,從2012年開始,主題瞄準了創新推動增長,分別為「塑造未來經濟」「創新,勢在必行」「推動創新,創造價值」「描繪增長新藍圖」「第四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力量」。

從10年前初來中國,夏季達沃斯論壇始終關注著創新與技術革命對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科技與創新的主題,合拍了中國的產業升級與萬眾創新政策;也合拍了當前世界經濟急切需要突破的方向。冬季達沃斯也緊緊圍繞增長這一主線,並始終眼觀未來,關注創新。神州大地掀起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事實上,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也為全球經濟轉型升級貢獻了中國力量。

去年的冬夏達沃斯,都把主題瞄準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契合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時代的關注,與中國的發展理念異曲同工。達沃斯論壇創始人施瓦布及諸多與會精英看來,在中國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力量」這一主題是再合適不過的。在國家發展層面,中國正在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打造成為推進製造強國建設的核心力量。在全球經濟治理層面,中國正聚焦世界經濟面臨的核心挑戰和突出問題,希望貢獻中國智慧,創新增長方式,挖掘增長潛力。

從主場到主角

十年來,中國作為夏季達沃斯的「主場」,不僅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成長速度與品質,更用自身的實踐與思考,為全球經濟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啟迪。正如本屆冬季達沃斯依然熱盼中國開出全球經濟的「藥方」,中國正一步步實現從「主場」到「主角」,從「組織者」向「領軍者」的身份轉變。在兩個達沃斯的交響曲演奏中,中國正成為揮舞指揮棒的那個最重要的角色。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David Aikman曾表示,「我想不出,除中國外還有任何其他的國家會更適合進行這樣的討論,因為中國正在經歷經濟的轉型,其速度和廣度是我們星球前所未有的。」

在去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指出,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一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使深入融合世界經濟的中國經濟遇到不確定、不穩定的外部環境;另外就是中國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傳統的、粗放的發展方式,與機制性的障礙糾結在一起,使中國推動改革轉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李克強總理明確指出,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需要積極實施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快轉變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的轉變。

回顧中國近年來強調轉變發展方式,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要從過度依賴資源能源消耗和造成環境負面影響,轉向主要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中國的每一個新技術的突破與創新,都吹響了中國參與全球經濟轉型,在向上競爭道路上的一聲聲衝鋒號。十年前,中國說創新,恐怕信者寥寥,一個正在產業追趕的發展中國家,有何底氣對國際社會說創新。十年後,世界已經認為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中國引領世界創新,類似這樣的表述,已經毫無違和感。

實際上,中國當前在不少領域裏,確實顯示出了領先世界的創新趨勢。比如說移動支付,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是全球最大,幾乎超越所有發達國家之和。以至於一些外國人到了中國體驗生活之後,認為這有些不可思議。又比如,在大資料利用意識上,中國企業和機構已經處於全球領先。根據普華永道所參與執行的一項調查,在全球範圍內,接近40%的受訪機構主要依靠資料分析來做出戰略決策,而在中國,超過50%的受訪機構是這麼做的。

在當前世界經濟前路不明的大背景下,中國傾力打出創新的旗幟,並大力為創新進行各種投入與實際政策的支持,這是開闢世界經濟新增長的有益探索。與此同時,中國積極宣導「一帶一路」的建設,帶動其他國家一起實現共同發展,也是一個大國主角該體現出來的擔當。

2017年冬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領導力:應勢而為、勇於擔當」,實際上,在逆全球化苗頭凸顯、貿易投資保護主義盛行的當下,對全球經濟治理,中國更看重的是「擔當」,而非「領導」,只有「擔當」,前行方能「應勢」,發展方能「有為」,治理方能「有力」。中國的「領導力」,不是尋求去「領導」,而是建設一種發自內心的、處變不驚的、柔中帶剛的「力」。

從博鼇亞洲論壇,到世界互聯網大會,再到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的主場越來越多,主角的地位也日益夯實。

(劉朝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