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訪華,涉及國家主權的接待技術細節

在尼克松正式訪華前的1972年1月3曰,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黑格帶18人抵京,與中方商討禮賓、安全、住房、電視轉播等所有細節。其中遇到了很多難以解決的分歧和問題,有些牽涉到國家主權,有些甚至需要中國總理和美國總統親自來解決。

美國總統專機專車問題

雙方的第一個分歧便是尼克松的專機問題。美方堅持要求,尼克松在華訪問期間——包括還要訪問上海、杭州兩個城市,全部行程都要乘坐自己的專機,既是安全考慮,也是他們的慣例。中方則認為,當時中美雙方尚未建交,尼克松可以坐自己的專機飛到中國,但在中國境內則必須乘坐中國方面提供的飛機。

雙方僵持了很久,互不妥協。最後據說是尼克松親自出面,美方作了讓步。關於總統座機,最後達成這樣協定:總統專機先飛到上海,上海飛往北京時,不必轉乘中國專機。但是中方要派先遣小組帶領一名領航員登機〒是這便有了中國外交部的唐龍彬等登上美國專機的經歷。「七人小組有點兒代表國家主權的意思。」唐龍彬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為「空軍一號」擔負領航任務的,正是基辛格秘密訪華時為巴基斯坦飛行員擔任領航的飛行大隊長徐柏齡。而尼克松在中國境內的訪問——由北京到杭州、杭州到上海——則由周恩來陪同,乘坐中方提供的伊爾-18飛機。唐龍彬說,當時對這方面瞭解不多,後來才知道美國總統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要乘坐「空軍一號」,尼克松的中國之行的確是破了例,由此也可以看出尼克松到中國的誠意。

空中交通工具解決了,地面的交通工具又成了第二個分歧。「他們一定要自己運防彈車過來,我們堅決不讓。它一運來,汽車裏面裝了什麼,我們很難預料,而且也不好去檢查」。中方堅持尼克松坐中國方面提供的車。美方最後也讓了步。唐龍彬回憶,當時中國只有兩輛蘇聯產的「吉斯」牌防彈車,一輛是毛澤東的,另一輛曾屬於「第二把手」林彪,為了尼克松訪華,這兩輛車都被調用過來。

美國已有的一套完整而系統的安全策略,某些方面在當時的中國人看來未免覺得有些霸道。「無論是談判還是參加活動,美方都要安排他的警衛到現場打個前站,帶上先.進的工具去測試」,而有些地方中方又堅決不允許他們去。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雙方的安全人員同時出現在現場,不過那時候,中國方面似乎還是靠「人海戰術」,四處遍佈便衣;美國人則在技術方面擁有無可爭議的優勢。當時陪同美國記者的接待人員資中筠回憶,尼克松在杭州遊園時,經常會發現美國安保人員拿起一個黑色小盒子在說什麼,「聽他的通話,他是在通知另一個警衛:現在總統走到什麼地方了、他身邊都有誰。我才知道原來他們的警衛是那麼做工作的。」資中筠也是後來才知道,讓她覺得「挺新鮮」的小盒子中文叫步話機,「那時中國人根本沒見過這種東西」。

公眾形象與「友好氣氛」

在中國盛大歡迎晚宴之前,尼克松遇到了一個麻煩。不過這個麻煩跟中方無關——美國國務院來的外交官傅立民因為尼克松的私人秘書霍爾德里奇沒提供書面稿拒絕上臺翻譯尼克松的致辭。「我堅持要書面稿的原因,是我知道其中力卩進了一句毛澤東的詩詞。我想知道是哪一句。」傅立民說,那時「崇拜毛澤東是中國的特點」,為了表示對中方的友好、對毛澤東的重視,美方特地在講話稿里加了句毛澤東詩詞。「詩詞是不好翻的,我必須知道哪一句,不然上臺把毛澤東的詩詞翻錯了,那是很糟糕的」。

無奈之下,美方只好求助於中方翻譯。傅立民注意到,上臺前,冀朝鑄和唐聞生手裏各拿到了一份稿子,也在很緊張地猜那幾句英文到底出自毛澤東的哪一首詩或詞。後來不出傅立民所料,尼克松的講話裏果然有這樣幾句詞:「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傅立民記得,那天晚宴上他很是鬱悶——他後來被安排給外交部部長姬鵬飛和羅傑斯當翻譯,同桌的還有李先念。「李先念副總理見我很不高興的樣子,就遞給了我一支煙來安慰我。」這是傅立民平生第一次抽煙。而很多年後,傅立民才知道李先念遞來的那支與英國煙味道很像的香煙,是在中國很有名的「熊貓牌」香煙。

在尼克松怒氣衝衝的眼神下,傅立民覺得自己的外交生涯肯定就此結束,但出乎意外的是,在杭州尼克松專門為這件事向他道歉。事後傅立民才知道,尼克松堅稱沒有書面稿的原因,是他的記憶力很好,講話稿過目不忘,想給外界留下一個即興演講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印象。「他怕我到時候拿出講稿來對著翻譯,那就穿幫了。其實他不知道我的記憶力也很好,也能過目不忘。我也完全可以配合他好好‘演出’。」傅立民幽默地說。

對於熱衷選票政治的政治家來說,對公眾形象的在意,顯然非同一般。中國外交部的章含之也曾回憶過一個有趣的細節——:尼克松訪華期間她為尼克松夫人做翻譯。某一天,尼克松向中方人員委婉地提出要換一個女翻譯,原因是站在他身邊的冀朝鑄身材太高大了。

不過,當時為了製造「友好氣氛」,我方也做出了不少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中國方面為美國記者安排的採訪之一,是參觀西單菜市場。「我們已經約法三章:要自然。他們還是不聽,結果那天擺出的肉,又新鮮又瘦,還叫他自己的員工穿上漂亮的衣服排隊去買;青菜也是最好的,原價一塊變成了五毛。結果外賓前腳走,後面新鮮的肉就收到冰箱裏去了,青菜也恢復了價格,‘顧客’們買好的肉也放回去了。去兒童醫院參觀,所有的兒童都換上新衣服r玩具也全換了新的,連院長、護士都換上新白褂子。」

更有趣的是尼克松夫婦登長城那天,零下好幾攝氏度的天氣,路邊卻有一些「村民」在下棋。「下象棋就下象棋,尼克松夫婦手挽著手經過的時候,至少應該站起來一下嘛!」回想這一幕,唐龍彬無可奈何地笑笑,不知是太緊張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下棋人」仍低頭下棋,對總統夫婦「駕到」無動於衷。尼克松說了一句「這是做給我們看的」。

情況報給周恩來,總理知道後很生氣:「這是誰安排的?」後來在與尼克松會面時,他很坦率地說:「我們有些做法比較虛假,是形式主義。」

美方竟要在中國建一個地面衛星站

時任外交部新聞司處長馬毓真回億,在美國乒乓球隊訪問期間,中國沒有地面衛星站。那時候和民航總局達成協定:每天由民航負責把美國電視臺的電視片空運到廣州機場,廣東省外事辦公室派人在機場等候,拿到片子後朝深圳口岸趕。「飛機到了廣州已經是下午了,那時候也沒有高速路,全是輪渡,他們連夜開著車,過三條擺渡,到了羅湖橋邊,也是第二天下午了」;那一邊,美國電視媒體從總部派人到香港,在羅湖口岸對面接下片子——用這種比較原始的方式,總算把那次的電視新聞採訪給應付過去了。

「乒乓外交可以這麼處理,畢竟來的記者少,但尼克松訪華可是比這重要幾倍的大事倩,當然得保證美國民眾在最快的時間看到啊!」馬毓真回憶。美國方面提出:必須得有地面衛星站,他們可以在首都機場附近建一個。但是在沒有建交、沒有任何協議的背景下把美國地面衛星站建到中國來是不行的」。

最後還是周恩來找到了解決辦法。「周總理指示我們租他們的地面衛星站,這樣主權就算我們的了,然後再租給美國和其他國用——大家都不給錢,你不收我的錢,給你用,我也不收你的錢」。這樣,美方將圖紙給了中國,中國方面按照他們的要求,不到一個月就在機場附近修了一個衛星站。美方來了一架專機,裝好設備,這樣,美國方面每天都能看到從中國傳回的新聞畫面。這個大問題總算迎刃而解。

(李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