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40火」傳奇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56式火箭筒曾是中國步兵最信賴的攻堅利器,由此成為多次邊境戰爭中的明星。

中國人民解放軍非常重視對官兵戰鬥意志的培養,在特定時期以此彌補硬體的不足。當然,「精神原子彈」並非長久之計。韓戰之後,大批國產單兵武器的服役逐步改變了中國軍隊「氣多鋼少」的狀態。其中,有一款簡單可靠、攻堅能力強悍的裝備,在歷次衝突中屢建奇功,它就是綽號「老40」的56式火箭筒。

舶來品「本土化」的典型

與眾多以「56」開頭的國產武器相似,56式火箭筒也是上世紀50年代中蘇國防技術交流的產物。脫胎於蘇軍RPC-2無後坐式火箭筒的它自1956年起列裝解放軍基層部隊。

顧名思義,「老40」由40毫米火箭發射筒和超口徑破甲彈組成。發射藥固定在彈尾,擊發後產生大量燃氣並從筒身後端噴出,藉助反作用力使彈頭飛向前方。「老40」在同類武器中威力較大,初速84米/秒,直射距離100米,破甲厚度達280毫米;難能可貴的是,「老40」全重僅4.55公斤,為美軍「巴祖卡」火箭筒的一半左右。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是「老40」在實戰中的首秀。因中印邊境多系高寒山地,參戰部隊只能隨身攜帶輕武器,「老40」自然成為攻堅時最適用的。據參戰士兵回憶,「老40」能緊隨步兵衝鋒,準確打擊印軍工事。被它「關照」的印軍火力點罕有復活。

11月20日凌晨,解放軍第32團第2營先頭部隊與印軍第48旅廓爾喀聯隊第6營在查庫鎮遭遇。雙方於黑暗中展開白刃戰。中方尖兵意外發現印軍的一座兵站,以「老40」將7輛滿載彈藥的卡車打成火球。正用車載37毫米炮和機槍攔截中國軍隊的兩輛印軍M3A3坦克感到情況不妙,丟下步兵奪路而走。然而,坦克脫離步兵掩護,就成了伏擊者的「瓮中之鱉」——一輛坦克在後撤時被火箭彈摧毀,另一輛退路被堵,乘員只得棄車逃生。

56式火箭筒不僅在中國軍隊手中逞威,還曾幫助越南共產黨抗擊美國。1968年1月,越共發起「春節攻勢」,派出大批游擊隊員潛行於美軍基地和南越城鎮之間,出其不意地突襲目標。最具震撼力的行動發生在南越首府西貢的堤岸地區。著便裝的越共特工兵分9路,每路6人,配備兩三具「老40」和3支衝鋒鎗,專打無人看守的車輛,或占據建築物展開巷戰。激戰半日後,美軍和南越軍隊總算把越共趕走,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裝備化為烏有。值得一提的是,堤岸之戰後,美軍曾將繳獲的少數「老40」送回國加以研究,為日後發展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甚至「悍馬」吉普車的防護系統提供參考。

珍寶島事件後退而不休

隨著時間推移,軍用車輛的防護能力不斷提升,56式火箭筒的「黃金歲月」也無可避免地走向終結。令中國軍隊意識到這種武器「廉頗老矣」的事件是珍寶島衝突。1969年3月15日8時許,蘇軍向中方陣地發起進攻。早有準備的解放軍邊防部隊出動兩個班實施機動阻擊,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冰天雪地里,先後用「老40」擊中4輛蘇軍裝甲車。50多分鐘的激戰過後,蘇軍被迫後撤。然而,中方在戰後總結中發現,「老40」的威力已不足以對壓陣的蘇軍坦克奏效。受制於只有區區100米的有效射程,解放軍戰士通常只能以「拼刺刀」的冒險方式抵近射擊,最近開火距離僅8米,以至於不少人被巨大的爆炸聲浪震聾。

種種跡象顯示,56式火箭筒必須更新換代了。1969年,69式40毫米火箭筒(俗稱「新40」)迅速定型,射程是「老40」的3倍,破甲威力提高30%,還可通過光學瞄準鏡精確測定目標距離,根據目標速度和風偏量進行修正,令「老40」的很多缺陷得以消除。

69式火箭筒定型後,「老40」開始退出一線,但二線部隊甚至少數邊防軍到1975年前後仍有裝備。而當年用於援外的部分「老40」,至今仍在一些局部衝突中偶有出場。